分卷閱讀130
典范,如今雖然沒揮起鞭子來,但在府里頭已是說一不二的人了,庶子沒規矩,該罰的就罰,誰也不會例外。 而且理親王福晉在外邊也照樣有排面,而且這排面還是她自個兒給自個兒撐起來的。 官家福晉們的慈善越做越大,寧楚格干脆也把額娘拉進來幫忙了,要么說是先帝親自選出來的太子妃呢,在管理方面,不光是寧楚格沒法兒比,就是溫憲也沒法兒跟二嫂比。 妯娌們都已經如此能干了,皇后也沒閑著,四爺登基以前,她是信佛之人,每日都會抄寫佛經,四爺登基之后,佛經慢慢的皇后已經不抄了,宮里由她管著,每三年一次的選秀由她cao持著,平時的愛好,也從抄佛經變成做模范。 所謂的‘做模范’,也是響應皇上的要求,跟皇上的步調一致。 夫唱婦隨,就是如此。 四爺提倡節儉,并非在衣服首飾上,而是在吃食上,糧食從來都是金貴物,于天下萬民來說,從來就沒夠過。 他和皇后在這方面就做出了表率,胤禎也算是表率之一,別看他府里頭的吃食精致,但很少有剩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吃多少點多少,東西再好,吃進肚子里去就不能算是浪費了。 琉璃已經跟戶部做起了生意,朝廷從海外帶過來的貨物,總是還是要往外銷的,商隊雖然是朝廷的,但跟整個大清相比,商隊的人還是少,要想把這些貨物都賣出去,必須得經由中間的!的商人才行。 大頭的銀子讓朝廷來賺,中間一部分的利潤,也還是有的賺。 琉璃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而且據她所知,朝廷將來出海不可能只帶官家的商隊,還是會允許民間商隊進入的,至于誰能擠得進去,一要看人脈,二要看信譽,看跟朝廷做生意時的信譽。 琉璃做生意向來都不喜歡吃獨食,這回也一樣,拉著好幾個妯娌一塊兒,反正銀子是花不完的,多幾個人賺也是一樣。 而在這一年當中,朝廷又組織了兩次出海,一次由敏郡王帶隊,一次由洪石帶隊。 接連三次的成功,可以說是知情人都吃了一顆定心丸,詳細的航海路線,已經有了合作基礎的外族人,再加上越來越有經驗的航海人,朝廷有關于海外的計劃,越來越宏大,也越來越詳細。 甚至已經有打算去探索別的未知的地方了,他們現在的航海圖,說到底是從洋大人們的航海路線上來的,走的是前人走過的路,但海外的地域那么廣闊,總還有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總還有新的世界等待發現。 這件事最初并非胤禎提出來的,但作為看過世界地圖的人,他絕對支持這一論點。 好在,四哥并不著急,朝廷制定的計劃,也并沒有要在十幾年幾十年之內一定完成,如此恢弘的計劃,總還是要慢慢來的,不可能只指望一代人。 還得要看弘暉他們。 從雍正元年開始,一直到雍正十年,胤禎做了整整十年的九門提督,終于在第十一年的時候,成功把這個重擔移交給了十哥。 他只需要負責統領工部,再兼上一個議政大臣的職位,就可以了。 相比之前,已經相當于少了一半兒的差事,關鍵是人比較自由了,工部這邊有自己的一套體系,他雖說是統!統領工部,但真需要他處理的事情基本上沒幾件,至于議政大臣,這個職位雖然要緊,但也不用時時刻刻都在京城待命,跟九門提督還是不一樣的。 雍正十一年,胤禎終于可以帶著福晉和兒子在大清境內四處游玩了,福晉的生意遍及大清,可以說他們一家三口走到哪兒,都有人安排住處。 兒子終于從皇家學院結業了,而且是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結業,本來依著四哥的打算,是直接把弘易安排到豐臺大營去,這孩子的志向跟他年輕的時候差不多,男孩子嘛,基本上都有一個將軍夢。 但胤禎那邊早就已經許諾過兒子了,等從皇家學院結業之后,一定帶他出去玩玩。 但事情也巧了,他卸職九門提督,跟兒子從皇家學院結業趕一塊兒去了,這要還只是去京郊玩一玩,那實在太對不起這樣巧合的緣分。 必須得請假,胤禎不光跟四哥請了自己的假,還請了兒子的假,至少三個月,最多不超過一年,他們一家三口肯定是會回來的。 四爺拿這個弟弟最是沒法子了,磨了沒兩回,不光是同意了,還順帶給十四布置了個任務,別光顧著玩兒,也看看各地的民生,看看有沒有貪官庸官,一封信寫過來,他就可以直接安排人去當地查。 本來不服老的太后,也想跟著小兒子一家去的,但這個想法剛有,就被幾個孩子給勸住了。 出發的時候是春天,胤禎他們決定往北走,先去瞧一瞧盛京,之后再南下。 已經十五歲的弘易,個頭都已經到阿瑪眉毛處了,就算將來不長個子了,現在的個頭在人群當中也絕對不矮。 " 85、二更 弘易的長相大都隨了太后,自然是不差的,比起自家阿瑪,要多幾分精致。 氣質上跟自家阿瑪也很是不同,沒有那么隨和,嚴肅冷漠居多,更像四叔和堂兄弘暉,為人處事的態度也像極了這兩位,他跟自家阿瑪最大的相同點還在喜好上。 兩個人都喜歡射擊,喜歡騎馬打獵,喜歡各種各樣的游戲。 此次跟著阿瑪和額娘出京游玩,弘易確實挺開心的,以后這樣的機會可不多了,看看他的那些堂兄們就知道,一旦入了朝,就很難有什么假期了。 自家阿瑪不也是做了整整十年的九門提督,今年這才請下長假來。 因此,弘易自己總結了一套經驗:能請下假來的時候,就絕不能推脫,該玩兒的玩兒痛快了,以后才不會后悔。 有天底下最會玩的阿瑪,還有天底下最有錢的額娘,無論是往北走,還是往南走,也不管是去爬山,還是去下河,一路走來,弘易壓根兒就沒受什么罪。 額娘要查看自家的生意,阿瑪應四叔的要求,一路上也有留心民生,真正沒什么負擔,全心全意出來玩兒的也就只有弘易一個。 隨筆寫的雜文,隨手畫的畫,都被收錄整齊,就等著回京之后整理出來,等到將來閑暇的時候也好翻翻看,免得忘了這一路上的美景。 三月份出發,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