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5
此次選秀當然是由皇后來主持,只不過很多事情也都需要聽皇上的意見才行。 不過到底跟先帝在的時候不一樣了,先帝在時,大多數時候都沒有皇后,選秀雖然由妃子來主持,但做不了主,能做主的就只有先帝一人。 胤禎之前不敢跟老爺子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只同額娘說過,他以前常惹老爺子生氣,所以老爺子也從來都沒有給他賜過側福晉和格格,到了自家四哥這里,胤禎的膽子就大多了,有什么就說什么。 “早在十二三歲的時候,我就同額娘說過,不打算再納旁的女子了,也省得日后麻煩,現在也還是那個想法,所以這次選秀四哥就別考慮我了,也幫我跟四嫂說一說,我這邊就先略過去吧,等將來弘易到了年紀,再麻煩你們cao心?!?/br> 至于弘易到時候是什么想法,他這個做阿瑪的就不管了,畢竟他的價值觀是早就已經形成的,并非這個時代主流的價值觀,沒必要把兒子也強扭成他這樣。 四爺現如今已經可以做到波瀾不驚了,還能立馬對這些奇奇怪怪的話進行分析,十二三歲的時候,也就是說那時候還沒有跟完顏氏定婚,十四弟不會撒謊,那就不可能是完顏氏的原因。 四爺雖然不太能理解吧,但是他已經習慣了,十四弟的很多想法他都不能理解。 也罷,十四弟畢竟已經有弘易了,將來后繼有人,!,他又何必強人所難,本來于大多數男子是件享受的事兒,但十四弟不樂意,那也就算了。 四爺在對著十四的時候,一直都很好說話,兩個人雖然是兄弟,也只有十歲的年齡差,但他心里頭基本上把十四當做兒子來看,有時是弘暉的哥哥,有時甚至是弘暉的弟弟。 現在就是弘暉的哥哥。 “這次選秀最主要的還是弘暉的婚事,看看定下哪家的女兒合適,到時候會讓皇后篩選出幾個人來,咱們幾個再做商議,弘暉年紀小,這事兒就別跟他提了?!?/br> 胤禎還是想為大侄子爭取一下的,自己去相看不可能,私底下談戀愛那就更不可能了,但是像他當初一樣稍微提個意向出來,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總得問問弘暉喜歡什么樣的,畢竟是要過一輩子的人,就算不能彼此喜歡,好歹也不能讓弘暉生厭不是?!?/br> 跟討厭的人過一輩子,那絕對是一種折磨。 “他年紀尚小,接觸過的女子也大都是長輩,怕是心里頭連個想法都沒有,問問也行,不過朕不覺得他能說出一二來?!彼臓斝Φ?。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十四弟一樣,小小年紀,就能對未來福晉有了清晰的意向。 大多數人在這個年紀,對于喜歡還是一種朦朦朧朧的概念,壓根就不知道喜歡什么樣的,又怎么能告知長輩。 貌美孝順知禮,這些都是尋常的要求,太過寬泛了些,提不提都沒什么區別。 做叔叔的到底是沒有做阿瑪的更了解弘暉。 胤禎私底下問起來的時候,小家伙支支吾吾,臉都紅了,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不過,倒是難得一見弘暉這么害羞的樣子,以至于胤禎心情頗好,還追問了好幾句。 “喜歡溫柔賢惠的,還是喜歡活潑開朗的?” “喜歡端莊大氣的,還是喜歡嬌俏可人的?” “喜歡精致小巧的,還是喜歡明艷大方的?” …… “十四叔快別問了,侄兒也不知道,一切都有皇阿瑪和皇額娘做主,什么樣的都無所謂,侄兒就算是不喜歡福晉,也會敬重于她的?!?/br> 這潛臺詞胤禎聽明白了,小孩子才算選擇,大人當然是選擇都要了,尤其是弘暉,想不要都不行,滿朝的文武大臣可不會看著弘暉像他一樣只娶一個福晉。 ! 行吧,能看見弘暉難得一見的害羞模樣,他也不算白問一回。 自家兒子跟大侄子越來越像,他幾乎可以從大侄子身上,看到將來兒子是什么模樣了。 趁著小家伙還沒長大,就是得多逗逗,等長大了,就沒法逗了。 弘易的時間安排不比當阿瑪的寬松,他已經七歲了,去年就已經進宮讀書了,上書房的規矩未改,還是跟以前一樣,天不亮就得起床,天黑了才能回來,夏天不能扇扇子,冬天不能用炭火。 胤禎以前是夜貓子,這兩年倒是還好些了,老爺子三年的消息都已經過去了,京城不再像是最初的時候那樣人心動蕩了,再加上有弘暉幫忙。 除了不能像五姐那樣,在大清各地四處游走,他也倒并不是那么勞累了。 有時間進宮陪額娘聊天,有時間跟四哥一塊打養生拳,有時間帶著福晉去莊子和園子上小住。 曾經的種田五人組,如今雖然沒有種田的功夫和精力,但也時常相聚,在幾位福晉合伙開的酒樓里,親兄弟明算賬,更何況還是合伙的生意,他們也是要付賬的,基本上都是由九哥來買單,誰讓九哥財大氣粗呢。 唯獨自家兒子,沒去上書房之前還好,日日都能見面,他每日還要檢查兒子的功課呢,文武都檢查。 但是等到去了上書房之后,一個月就只能見上七八次,弘易只有一天是待在府上的,其余時候要見自家兒子,胤禎都得去阿哥所里找,再要不然就是去上書房,還不能耽誤小家伙上課 實在不是特別方便。 胤禎逗完了大侄子,進宮告知四哥,到底是當阿瑪的更了解弘暉,蹭了一頓茶點,就去阿哥所的兒子了。 如今還是上書房的授課時間,兒子正在讀書呢,他這個當阿瑪的,只能可憐巴巴的在阿哥所里等了。 等人的時候,順便吩咐人把晚上的菜單通知給御膳房,反正他們父子二人的口味是差不多的,喜甜喜辣,他喜歡的膳食,弘易也大都喜歡。 阿哥所里伺候的下人,對此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就連!連御膳房那邊也都習慣了。 住在阿哥所里的,要么是皇上的兒子,要么是皇上的侄子,除弘易外,其他人都喊十四叔叔,十五雖然已經成家立業生子了,但兒子尚小,還沒到入上書房讀書的年紀。 弘易不是一個人回住處的,而是帶了堂兄和堂弟,九伯家的弘暲堂兄,還有十伯家的小堂弟弘暄,弘暲比弘易大了五個月,兩個人是在同一年入上書房讀書的,弘暄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