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9
,二則也是因為她把太皇太后當作自己的標桿,而不是曾經的孝莊太皇太后,少管事,少說話。 對老四的后宮都如此了,對于十四的后院,太后就更不打算管了,溫憲的額附,實在讓人瞧不上眼。 可選秀選的從來都是女子,她就算是想,也不能給自家女兒挑面首吧。 祖孫三代人湊一塊,基本上不聊外面的局勢,光繞著兩個孩子聊,一個是坐在這兒的弘暉,一個是在府里辛苦讀書的弘易。 小一輩兒里,太后最親近的就是這兩個孩子了。 老四余下還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太后接觸的并不多,不像弘暉,六七歲的時候就在宮里頭讀書了,不光老四看重這個長子,她也看重長孫。 等四爺來了,還沒聊幾句呢,四人就浩浩蕩蕩的帶著一群人去了慈寧宮,去看看太皇太后。 這事兒光靠太醫調理不行,還得是讓太皇太后自己想得開才行。 彩衣娛親,雖然老套了些,但還算管用,這當然不能指著四爺和胤禎,太后也不是個會逗趣的,弘暉倒是挺會哄堂弟的,跟十四叔當年如出一轍,但哄老人就不擅長了。 宜太妃沒出宮之前,在太皇太后面前逗趣最多的是她,之前都說八福晉郭絡羅氏是個直爽的性子,其實跟宜太妃比起來,郭絡羅氏還差了些。 前者的直爽討人喜歡,后者就有那么點不招人待見了。 不光是太皇太后吃這一套,太后也吃這一套,兩個人的原本還是情敵呢,年歲又差不多,!年輕的時候關系并不怎么樣,后來四爺成了太子,宜太妃的兩個兒子都是投了票的,也算是站在太子那邊了。 這對情敵的關系才開始緩和起來,性格迥異的兩個人,竟然還處成了朋友,宜太妃搬出宮的時候,太后跟太皇太后一樣戀戀不舍。 而在宜太妃出宮去之后,哄太皇太后高興的人變成了貴太妃,也就是曾經的小佟貴妃,孝懿仁皇后的meimei。 這次他們來的不巧,正好貴太妃也在慈寧宮。 貴太妃輕易是不開口的,若她早知道有今日,借著jiejie當年的關系,還能籠絡當年并不是皇上的四爺,但于家族而言,皇上當年是被佟家放棄的那個。 而如今的太后曾經也跟佟家交惡,更別提還有溫憲公主的事兒了,勤親王當年還打了舜安顏。 這三個人現在是大清朝頂頂尊貴的三個人了,可有一個算一個,都被佟家給得罪了。 她要是有個兒子,還能盼望著兒子將來把自己接出去,可她膝下并無子嗣。 至于娘家人那邊的想法,她并不看好,隆科多就算是能得皇上重用,但有勤親王和怡郡王在前面,還有九貝勒、敦郡王、親王他們在,隆科多且得往后排呢,能被重用到哪里去。 往后宮送人看起來也不是個好主意,皇上跟先皇不一樣,當年佟家先把jiejie送進了宮,jiejie死后又把她送進了宮,往前數,順治皇帝在的時候,姑母也是被送進宮里來搏前程了。 說句難聽的話,佟家幾乎是靠女人興盛起來的,先皇顧念母族,所以才讓佟家的姐妹接連進宮,如今的皇上可不需要顧念佟家什么,連jiejie當年撫養的情分,也早在這些年被佟家自己給磨光了。 她在宮里頭無權無勢,佟家也沒人會聽她的,只能是盡力給自己找個路子了,也免得將來被拖累的徹底。 69章、二更 老八被貶為庶民,之前跟大清的生意往來自然也就沒了,商隊在事發之后,就再沒出現過。 對此,也就只有兩個解釋了,要么這事兒有老八的參與,所以才能避開的那么及時。 要么就是郭絡羅氏已經帶著弘旺逃出海了,跟著商隊找到了老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老八也就沒有讓自己的商隊來大清。 但無論是哪一種解釋,這生意都是做不成了。 老八被貶為庶人的原因,也就只有平民百姓不知道,在大清的上流圈子里,這事兒并不是秘密,想捂也捂不住。 對于已經出海的直郡王,這事兒并沒有瞞著,早在下旨把老八變為庶人的時候,就給直郡王寫過信,送信的也是直郡王安排在港口的人,無論是直郡王,還是老八,行蹤都神秘的很,連信件的傳遞靠的都是他們的人。 直郡王畢竟是老爺子的兒子,會有這么一出,也是因為在直郡王和老八之間,老爺子過分偏愛直郡王了。 在跟老八斷絕生意往來的第三個月,四爺收到了來自于直郡王的信,當然這并不是第一封信,老爺子駕崩,直郡王就曾經寄來自己手抄的佛經,盡管當時老爺子已經下葬了,可還是將這些佛經燒在老爺子的陵前。 這是在老爺子駕崩之后的第二封來信,之所以特殊,是因為直郡王在信上說要接過老八曾經做的生意。 用他的話來說,老八已經是庶人了,額娘和福晉又犯過如此大錯,甚至老爺子的死跟老八有沒有關系都不一定。 所以這生意老八是肯定做不成了,倒不如他來做,日后的火槍火藥,他也能拿出銀子來買,而不是伸手向大清討要。 四爺也不是不能理解這個大哥的想法,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是老爺子,還是兄弟,對直郡王來說,到底是不一樣的。 問老爺子要東西理直氣壯,但是問感情沒那么深的弟弟要東西,可能就開不了口了。 他之所以有顧慮,幾位議政大臣也拿不定主意的原因,還是出在郭絡羅氏身上。 先帝的死跟郭絡羅氏有著絕對的關系,這樣的罪名,光是被貶為庶民可不夠,但是一朝逃脫海外,隔著茫茫的大海,想捉人都捉不到。 若是老八不在意父母之死,那郭絡羅氏可能還在海的那一邊享福呢,就算是老八苛待郭絡羅氏,也必然不!不會將郭絡羅氏處死,海外成了法外之地。 對于所有的知情人來說,郭絡羅氏都是一個極不好的例子,殺了人,犯了罪,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謀劃,就可以遠走海外,逍遙度日。 而郭絡羅氏能出逃,不就是因為有老八的船隊。 假使再有人安排行刺,或者是旁的犯罪行為,如果到時候借助直郡王的船隊出海,也不是不可能的。 朝廷固然可以加強防范,但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