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6
何止是把家底兒都拿出來了,是把聚寶盆都拿出去賣了,舶來品的生意從此就跟他沒關系了,而這兩年做生意賺來的銀子,能拿的也都拿出來了,甚至連府上的西洋鐘都拿出去賣了,才湊足這二十萬兩。 十萬兩算他的,還有十萬兩算十弟。 他們兩個承了十四弟的情,若是皇阿瑪沒有下旨讓十四弟去盛京,那這份情可以慢慢還,但出了這事兒,若還是想著以后慢慢還,那沒還完之前,這心里頭都踏實不了。 胤禎可不知道這一份錢代表了兩個人,他與福晉又不缺銀子花,何必收這二十萬兩呢,九哥要還人情的意思他明白,不過這人情可以日后再還,會有那一天的。 他或許不需要九哥和十哥的人情,但可以把這份人情轉給四哥嘛。 胤禎這大半年可以說是得罪了很多人,包括兄弟們,來寬慰他給他送行的兄弟們也就那么幾個,四哥、五哥、九哥、十哥、十三哥,這回就連慣來喜歡做老好人的八哥都沒來。 倒是姐妹們,除了五姐外,要么是嫁去了蒙古,要么就是還待在宮里不方便出來,不過她們的信都托五姐送到了自己手里。 沒出嫁的,送過來各種各樣的小物件,出了嫁的,甚至把草原上的牛羊都當做禮物送來了,福晉她們的酒樓和鋪子,甚至都可以好幾個月不用從草原進貨了。 除了兄弟姐妹,他從前的伴讀和哈哈珠子,也都特意上門來看過他,甚至還有洪石,這位都已經升為四品佐領了,也難怪在豐臺大營都能得到消息,還能請得來假出來看他。 不過這些人能來都不奇怪,本來關系就很好,但是戴梓能來,就真的出乎他的意料了。 雖然坊間盛傳,戴梓能夠沉冤昭雪,能夠從盛京回來入工部做官,都是因為他的原因。 當初戴梓剛回京的時候,也是他到城門口去接的,而且陣勢浩大,滿城皆知。 但他與戴梓在那之后并無往來,實在沒想到,這個時候戴梓會上門。 這個世界上有愛屋及烏,就會有恨屋及烏,如今對于朝臣來講,要么是恨他的,要么是對他避之唯恐不及的,能來見他的人,實在不多。 戴梓要比當年剛剛從盛京回來的時候顯得年輕,不過再怎么顯年輕,也已經是一位老先生了,頭發都已經白了,臉上的皺紋也回不去了。 “臣在盛京待了十幾年,那個地方雖然是世人常說的苦寒之地,但并沒有那么艱苦,也就是冬日要比京城這邊冷一些,可卻不失為一個好地方,那里雖然封禁了,可還是有很多的漢人,不比旗人少,也有商人,也有工匠,跟大清的其他地方沒什么不同,而且那個地方山林多,荒地也多,好多人都想著過去開荒種地,貝勒爺若是去了,就會知道盛京的好了,天高地厚,甚是遼闊?!?/br> 戴梓來這一趟也沒別的意思,他曾經也覺得盛京這個地方各種不好,但等到回了京城以后又時時想念,想念那里的山山水水,也想念那里淳樸厚道的人。 若是旁的皇子阿哥去了盛京,或許會不適應,或許會心灰意冷,但換作是十四貝勒,他倒覺得那是飛鳥入林,游魚入海。 第 50 章 胤禎和福晉是在過完年才離開的,康熙四十五年的二月份,春日來臨,天氣漸暖,倒也不至于越往北走越冷。 京城這邊兒好多人幾乎是貪彈冠相慶,鈕鈷祿家的阿靈阿甚至是在春風樓大擺宴席,然后就被老十給揍了。 當外甥的打舅舅,這放在哪兒都是稀罕事兒,更別說老十以前跟阿靈阿的交情還不錯了。 起初是老十先動的手,但阿靈阿也不是站著不還手的人,兩個人扭打成了一團,身上、臉上全都有傷,想瞞都瞞不住。 但是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康熙就當是沒看見,管都沒有管,阿靈阿是混賬,老十打也就打了,再說這是兩個人打架,就算是他來評,那也是各打五十大板,沒人跑到他這里來申冤,這事也就翻篇兒了。 從京城到盛京,胤禎這一路走得很慢,他不慌著趕路,晚上一定要有落腳地,每天要走的行程都是規劃好的,若是碰到喜歡的城鎮,還會停留上幾日。 胤禎只是在游山玩水,琉璃就不一樣了,往日她在京城,根本就沒什么機會出京,也就沒機會四處查看她的這些產業。 路上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雖好,但生意更重要,好不容易來一趟,這些個商鋪、酒樓,該見的人要見,該翻的帳要翻,該改的地方要改。 整個人忙得不得了。 明明多半個月就能走完的行程,兩個人硬是走了兩個多月,二月份出發,到達盛京的時候,已經是五月初了。 讓胤禎沒想到的是,福晉在這兒居然還會有產業,而且從年前他接到圣旨開始,福晉就已經安排人在這修宅子了。 盛京的貝勒府跟京城的貝勒府面積是差不多的,里面的演武場也幾乎是復制了京城那邊兒的,甚至連院落都是如此。 只可惜沒有牡丹園。 五月的盛京可一點都不冷,這里雖然比不上京城繁華,可該有的東西都有,他在京城是被發配的,但是到了這盛京,卻成了頂頂尊貴的人。 到盛京的頭幾天,幾乎什么事兒都沒做,時間全都用來接!接待那些有頭有臉的旗人了。 在這個地界,漢人同樣有很多,幾乎和旗人的數量差不多,而且來這里的漢人大多都是為了開荒種地的,還有一部分的商人和工匠,社會地位都不高,不像南邊兒,有漢人官員,就算是普通的漢人,也可以去參加科舉。 不像這邊兒,哪兒有什么科舉。 大清對這一帶實施了封禁,漢人是不允許進入的,為的就是把這片土地當做是旗人提供兵丁的地方。 不過這邊兒確實是地廣人稀,雖然實施了封禁,但想完全管過來并不容易,照樣有漢人遷徙過來,開荒種地只要不是特別打眼,也沒有人管。 盛京還有一小部分很特殊的人,那就是被流放過來的官員,不過這些官員在盛京日子大都還不錯,能被流放到盛京而不是旁處的,就說明在皇阿瑪那里已經是優待了,所犯的罪名也大都不是什么大罪。 這里的旗人也都向往過漢人生活,喝茶、看書、作詩,是以,好多人都以跟這些流放官員交往為榮,畢竟這些人不光是漢人,還是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