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1
痞流.氓一樣。 就這么挨個轉了一圈兒,花了整整兩天的功夫,最要面子的人果然是三貝勒,只有這位還了兩萬兩,當然還完了這兩萬兩,那還剩八萬兩的銀子沒還呢。 欠債的人幾乎不受影響,還是該干嘛的干嘛,反倒是他們這些催債的人,整天忙活不說,還一盆一盆的臟水往他們身上潑。 冷酷無情,毫無兄弟之情,拿著雞毛當令箭,小人得志就猖狂,借著開差事打擊報復,早就有了不臣之心……甚至連寵妾滅妻這樣的話都有了。 要知道,四貝勒府上,后院基本上全歸四福晉來管,在宮里頭讀書的是四貝勒的嫡長子弘暉,就算是有個李側福晉,接連生下一女三子,可樣樣也都沒越過福晉去。 十三爺和十四貝勒這邊,那就更沒說的了,別說側福晉了,連格格都沒有,十三爺這邊倒是還有兩個侍妾,硬說的話也能算是妾室。 可十四貝勒呢,人家連侍妾都沒有,哪兒來的寵妾滅妻。 四貝勒和十三爺早在接下這個差事的時候,就已經預想到了,這是觸動絕大多數人利益的事兒,只要他們不是存心和稀泥,就絕對落不到什么好名聲。 得罪人倒還是其次,眾口鑠金,黑的能說成白的,白的也能說成黑的,最嚴重的結果大概就是:被捏造出來的污名,會跟他們一輩子,當世之人會相信,后世之人也會相信。 胤禎早先可沒想這么多,他知道這是個不討好的差事,但沒想到這么不討好。 催債這事兒也就剛辦了個開頭,后邊還有的磨呢,就已經有這么多的污水潑過來了,他都不敢想以后會發生什么事兒,捏造罪名、誣陷,甚至是刺殺? 這些不應該是他們來承擔的,皇阿瑪才是債主,當初給這個恩典的也是皇阿瑪,皇阿瑪賺夠了仁慈的名聲,享受夠了臣子的恭維,如今卻讓兒子來收拾爛攤子。 這不公平。 他不知道歷史上四哥有沒有接這差事,也不知道皇阿瑪到底是坑了哪個兒子,更不知道這些欠債最終有沒有收上來,是不是在毀了討債的人之后,這些個人就可以無債一身輕了。 胤禎可不想替皇阿瑪收拾這樣的爛攤子,他們要犧牲名譽甚至性命才能收拾的爛攤子,若是皇阿瑪肯下定決心,親自來收拾自己的爛攤子,遠不必付出這么多。 “皇阿瑪讓咱們辦差事,如今差事受阻,理應去找皇阿瑪,流言猛于虎,太子和直郡王又一點準話都沒有,光靠咱們上門去跟人家商討,八輩子也磨不出一個銅板來?!?/br> “去找皇阿瑪做什么?讓皇阿瑪下旨命令太子和直郡王還銀子,還是下旨為我們恢復名譽?” 十三爺對皇阿瑪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了解的,皇阿瑪不可能會下這樣的圣旨。 而且皇阿瑪竟然把差事交給他們了,那他們就應該辦好,讓皇阿瑪知道他們的能力,而不是再把球踢回去。 四貝勒倒是想聽聽十四弟有什么主意,若不是之前十四弟親自上門找了五弟、九弟和十弟,可能現在還回來的銀兩更可憐。 “皇阿瑪若是可以下旨讓太子和直郡王還銀兩,那最好了,討債的難度立馬就降低了一半,另一方面我覺得可能大家是真的沒有太多的現銀,皇阿瑪應該在給我們一道權利,我們收不來銀子可以收別的,莊子、鋪子、田產、古董字畫……這些都可以用來抵債,要實在不行,宅子也可以,一點兒都不愿意還的,就把宅子封了,什么時候把銀子拿來,什么時候再把他的宅院解封,過期不還,那就把宅院賣了,能收回來多少銀子算多少?!?/br> 胤禎的意思是,索性把遮羞布扯開,這面子大家誰都別想要,皇阿瑪別再想著當一世仁慈的君主,這些欠了債的人,也別想著光抹黑旁人的名聲,不看看自己的心有多黑。 國庫都窮成這個鬼樣子了,還要面子有什么用,萬一有一場戰爭、有一場自然災害,國庫的銀子都不足以應對,這都相當于已經是火燒到眉毛的時候了,還維持這些虛情假意做什么。 十三爺雖然聽著痛快,但這事兒它不妥當,皇阿瑪不會同意的,皇阿瑪若是能同意這個意見,也不會把催債的事情安排給他們,早自己收不就完了。 他正準備把道理掰碎了講給十四弟聽的時候,哪成想四哥居然同意了。 “就依十四弟所言,不過在面圣之前,咱們還得先寫道折子,把意見落實到書面上,然后才能去見皇上?!?/br> 四貝勒用手揉了揉膝蓋,他雖然能猜到太子和直郡王的想法,但實在不能理解他們的做法,把國庫掏空了,將來就算是能坐上大位,可要收拾這樣一幅爛攤子,得花比現在更久的時間。 人生一世,原就沒有多久,想要實現自己的理念也是需要時間的,難道太子和直郡王就沒有想過,將來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收拾爛攤子上,壓根兒就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來實現自己的理念嗎。 皇阿瑪縱然圣明,難道只考慮自己的名聲,就不為兒孫想想,不為繼位者想想。 十四弟的法子雖然莽撞,但皇上會同意的,討債的差事原就沒幾個人肯接,如今就更不會有人接了,在這事兒上,皇上能用的只有他們。 用他們的手來討債,最大的反噬也都在他們身上,皇上能受到的牽連有限。 反之,若是皇上自己來辦這件差事,那所有的反噬就全都沖著皇上去了。 第47章 二更 這封奏折寫得再怎么委婉, 可也難掩本質。 康熙在看見這封奏折的時候, 把茶盞都打落了,若真是按照這奏折上所寫的,文武百官會怎么看, 百姓會怎么看, 后世之人又會怎么看。 如果不是事情已經到了不得不收拾的地步, 如果不是除了老四他們幾個之外, 旁人不會狠心辦這件差事, 這封奏折上的所有內容,他是一個都不會準的,甚至寫這封奏折的幾個人,也該是要好好冷一冷。 但這不是沒法子嗎, 帝王也有要妥協的時候, 這種時候還特別多。 胤禎在折子被送上去之后,就知道皇阿瑪不會高興的, 這位雖然一直都想做一個仁慈的君主, 但總的來說,算不得是一個慈父,到時候少不得要折騰他們。 “先吃點東西墊墊,湯水就不要多喝了,免得到時候麻煩?!?/br> 胤禎嫌太師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