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4
有所察覺,也試探過了,卻沒有試探到底。 她泡了杯鹽水,他蒙對了,她就放心了,也就沒繼續試探他了。 她怎么可以這么麻痹大意呢?她怎么不多試探幾次呢?她早該發現他失去味覺了呀! 個失去味覺的人,因為她想吃麻辣魚,而二再而的給她燒魚,就是以這種笨拙的方式。 這個傻瓜! 她真的好心疼好心疼。 她真的看不下去了,轉身跑進了衛生間。 她把自己關在衛生間里,開了洗池的水龍頭,任由自來水嘩嘩直流。 她不敢放聲大哭,她克制住自己,她不想讓溫言回發現她哭。 他這么努力瞞著她,無非就是不想讓她傷心難過。他不想讓她知道,她就只當不知道。 她只能無聲無息地哭了場,流了很多很多的眼淚。 也不知道究竟哭了多久,直到炎炎在外面叫門:“小姨,我要尿尿!” 聽見小朋友的聲音她這才慌亂地擦掉眼淚,掬起捧水洗了下臉。 洗完臉,她把衛生間的門打開。 炎炎匆匆忙忙跑進衛生間。兩人對視,炎炎注意到她那雙通紅的眼睛,“小姨你怎么了?你哭了嗎?” 沈書魚下意識去掩飾自己,伸去摸眼睛,否認:“沒有,小姨沒有哭?!?/br> 炎炎似信非信地看著她。 她把門合上,坐到沙發上。 找來遙控器打開電視,隨便找了個綜藝節目看。 “溫言回,飯好了沒?”她扯著嗓子對著廚房方向喊。 “沒那么快,你陪炎炎先玩會兒?!睆N房里傳出男人熟悉清潤的嗓音。 不知道為什么,現在聽到溫言回的聲音她就忍不住想哭,心里酸澀得要死。 —— 炎炎從衛生間出來就去了廚房。 他湊到溫言回跟前,小心翼翼地開口:“小姨父,我告訴你個秘密哦!” 溫言回邊給草魚抹上淀粉,邊問:“什么秘密?” 炎炎探出小腦袋往客廳方向看了眼,看到沈書魚正在看電視,他這才放心,悄聲說:“我剛看到小姨哭了?!?/br> 溫言回聽,條件反射皺起眉頭,“小姨怎么了?” 炎炎:“她的眼睛紅紅的,肯定是哭過了,她還騙我說她沒哭。你們大人就是喜歡口是心非?!?/br> 溫言回抹淀粉的停頓住,電光石火之間意識到了癥結所在。 —— 晚上溫言回努力弄了桌豐盛的菜肴。 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那道麻辣魚。 炎炎小朋友的口味隨沈書央,小小年紀就很會吃辣,無辣不歡的主。 麻辣魚上桌,炎炎就夾了塊魚片品嘗起來。 魚rou送進嘴里,小朋友就直接皺眉,“小姨父,這魚怎么這么咸??!” 溫言回:“……” 他趕緊給炎炎接了杯開水漱口,“鹽放多了,炎炎你別吃了?!?/br> 沈書魚拿起筷子吃魚,表情平靜,鎮定自若。 炎炎驚訝地看著她,“小姨,你沒覺得咸嗎?” 她聳聳肩,語氣清淡,“不會??!我覺得剛剛好?!?/br> 炎炎:“……” 炎炎狐疑地看著她,又夾了塊魚rou放進嘴里。 “明明很咸??!”小朋友直皺眉。 沈書魚自顧吃魚,派泰然。 看到她這副樣子,溫言回心里五味雜陳。 他直接拿掉她里的筷子,“魚魚,不要吃了,點外賣好了?!?/br> 沈書魚:“別啊,干嘛點外賣??!你好不容易燒頓飯,我得給你面子呀!” 溫言回眼神平靜無波,淡聲道:“魚魚,小孩子是不會說謊的?!?/br> 沈書魚:“……” 她怔住,半晌沒動。 他看向炎炎,“炎炎,你先回房間看動畫片,我有話要跟你小姨說?!?/br> 炎炎瞅著這兩人氣氛不太對,他聽話地進了屋。 炎炎離開兩人的視線,沈書魚再也繃不住了,眼淚倏然滾落,宛如成串的珍珠。 看到她的眼淚,溫言回整個人下子就慌了。 “魚魚,對不起……好端端的哭什么呀?” “什么時候的事情?”她抬頭看他,淚眼婆娑。 “你出國后不久,我生了場大病,病毒傷害到了味覺神經,味覺就失靈了?!?/br> 沈書魚:“……” 也就是說十年,整整十年他都生活在寡淡無味的世界里。酸甜苦辣咸,人世百味,他樣都品嘗不出來。 “你治療了嗎?還能不能治好?”沈書魚把拽住他的袖子,語無倫次。 “治不好了?!彼Р恋羲难蹨I,語氣無力。 聽到這里,沈書魚的眼淚掉得更兇了。 “怎么會治不好呢?我們去國外治,國外醫療水平高,肯定能治好的?!?/br> “到哪里都治不好了,別白費力氣了?!彼人潇o多了,因為他早已接受了現實。 確診的時候,醫生就明確告訴過他了,病毒損傷了味覺神經,這是不可逆的,他的味覺永遠都不會再恢復了。 后面他也看了好幾個醫生,得出的結論都是樣的。 剛剛確診的時候,外婆走了,沈書魚遠在國外,他有段時間非常消沉,只覺得生活灰暗厚重,不會再好了。抽煙喝酒夜之間就學會了,每天都過得渾渾噩噩的,不知道努力的意義,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那會兒不求上進,只想墮落,無異于就是行尸走rou。 人吶,往高處走難如上青天??扇绻胍獕櫬?,那簡直是分分鐘。 過了很長段時間他才慢慢走出來。接受了現實,和自己和解,不再為難自己。讓生活逐步恢復正軌。 他嘗不出味道,他的世界注定就是寡淡無味的,他認命了。 “那你為什么瞞著我?上次我拿鹽水試探你,你就不該瞞著我的?!?/br> 溫言回抬抹掉她眼角的淚水,面露疼惜,“怕你哭?!?/br> 他這輩子最見不得她掉眼淚。只要她掉眼淚,他就如臨大敵,慌亂不堪,不知道該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