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
樁天大的好事兒。 大堂內的學子們抱有此中盤算,自發在茶樓內吟詩作賦,評比文章。 柳長寧覷了眼一群躍躍欲試,鋒芒畢露的青衫學子們。側身,默默的在茶樓不起眼的靠窗位置,找了張圓椅坐上。 小二姐眼尖,忙上前招呼,上得一壺竹葉青茶并一小碟糕點。 見眼前半面銀質遮面的女君無吩咐,這才規矩的退下。 -- 大堂內的討論一聲蓋過一聲,因了學子中,來了位領頭人,此女乃金陵城育德書院第一人,定遠侯府嫡長女周懷瑾。 雖出生士族,卻比大部分紈绔無能的世家女更為優秀,乃拙玉中的寶珠。從小詩詞歌賦,六藝精通。被奉為金陵城第一才女。 倘若不是一年前柳蒼云的文章問世,蜚聲四海。這天下第一才女的稱呼,便得落于此人身上。 明年二月的會試,周懷瑾與柳蒼云同時下場,是以有人拿兩人做比,一人乃寒門子弟第一人,一人公侯之后,詩文精通。 若兩人一并下場,明年的會試角逐,便是寒門與士族間的較量,令人尤為期待。 自周懷瑾出現在茶樓后,原本鬧哄哄的大堂,逐漸有序起來。 她主動拋出關于旱災該如何救治的論題,在場學子們因了她的身份與學識,有序的就旱災救治之事兒逐一發表觀點,闡述救災賑災之法。 眾人擁簇著周懷瑾,討論聲一聲蓋過一聲。 “學生以為,朝廷應開源節流,加大拯災糧餉,由當地官府對救災糧統一發放?!?/br> “李君此言差矣,我朝每年旱澇災害多地俱有發生。倘若只靠朝廷開源節流……定不是長遠之策……” …… 眾人爭論不休。 周懷瑾眸光微閃,她抬眸覷了一眼二樓雅間,她的位置正好對著雅間“蘭”字包廂,從雅間打開的窗口處,隱約能見著一片正紅色的衣角。 眼底印上那抹紅色衣衫,她唇邊勾出一抹貪戀的笑,很快又迅速的將之收斂。 回神兒,不動聲色的側身,沖著身后的年輕女伴使了個眼色。 年輕女子心領神會,上前一步,對眾學習拱手道:“諸位說的句句在理,歷來洪澇旱災皆是朝廷難事。我等皆是愚見,卻不知周君有何高見?” 柳冬恭謹的轉頭,對周懷瑾眨眼問道。 柳冬乃周懷瑾身邊狗腿跟班,自兩年前入得育德書院讀書,因了學識有限,家中貧寒,在書院內步履維艱。后為了出人頭地,攀上定遠侯府世女,伺候身側,境遇這才將將好轉。 她此話一出,眾人的視線皆聚集于周懷瑾身上。 連聲問道:“周君有何高見?” 周懷瑾柳葉眼含著絲溫潤的笑,她拱手,緩聲謙虛道:“諸位大才,瑾莫不能比。既諸位詢問,若以我愚見。洪澇解決之要,一則應務民于農桑,薄賦斂,廣蓄積,以實倉廩。再之,應修堤壩,通溝渠,行水潦,安水臧,以預防為主?!?/br> 此話一出,眾人沉思片刻,臉上俱是欽佩之色。 紛紛拱手,欽佩贊賞。 “周世女大才,吾等弗如?!?/br> “周君此計絕妙!” “端的是天下第一才女,此計應獻與朝廷,萬民莫不感激女君吶!” …… 被眾人一番吹噓,周懷瑾臉上的笑意更甚。 她抬眸故作不經意的瞟了一眼二樓雅間,臉上意氣風發,洋洋得意。 卻不料,人群中忽然發出一聲恥笑,眾人尋聲望去。 人群中走出一位女君,身著一襲蔥綠素面杭綢棉衫,外罩嫩黃披風。 應是剛從茶樓外進來,身上帶著冬雨的濕氣。 她粗眉上挑,越過眾學子,輕佻的打量了一眼周懷瑾,敘舊道:“兩年不見,世女別來無恙。方才聽人在議論洪澇,所言之詞,甚是熟悉,便上前看看是不是在下同窗柳蒼云,卻沒想到是你吶……沒想到你竟然將蒼云那本書籍里關于旱災治理解決方法,倒背如流。端的是對蒼云欽佩有加?!?/br> 她唇邊帶著笑,可笑意卻不達眼底。雖說出的話含蓄有禮,語氣卻似譏似嘲,滿眼輕蔑。 拿他人觀點化為己用,為自己進入官場造勢,此乃文人大忌。 周圍的學子猶豫了一瞬間,不由紛紛退后一步。 其中有不少女君,俱是讀過那本,如今經人點撥,仔細回想。方才周懷瑾那一番治理旱災的言論,哪里是她自己主張,分明是照搬書中解決方法。 這會兒看向她的眼神,多多少少帶了絲疏離。 文人最重品行,卻原來金陵城第一人,原是這幅……德行,端的是名不副實。 周懷謹神色忽青忽白,她長身而立的站在人群正中,心中怒不抑。 倘若只是普通人拿此反駁,她尚且有辦法收拾她。 只可惜,此女身份特殊,乃德高望重、三朝元老賈太傅嫡長女。 賈太傅兩年前歸隱田居,但滿朝文武,半數皆是其學生,在朝堂之中聲望極高。 倘若她以勢壓人,不僅將遭金陵城學子的聲討,朝堂內清流一脈文官怕是明日早上便要參她定遠侯府一本。 周懷瑾仔細權衡利弊,半晌方暗自吞了這番啞巴虧。 卻不料,一直跟隨在她身后的柳冬突然上前一步,滿臉不悅的沖著來人,拔高聲量,呵斥道:“你是何人?膽敢如此放肆與周君說話?” 以往跟著周懷瑾,柳冬狐假虎威,在寒門學子中以勢壓人的事兒做的多了。 此番見有人挑事,當仁不讓,挺身而出。全然沒有注意到身后世女灰灰沉沉的臉。 賈子云掩嘴輕笑,她越過柳冬的肩側看向周懷瑾,一臉不贊同的嘆道:“世女這些年,不僅德行有虧。這尋找下人的眼光也越來越差。就這等沒規矩的奴才,主子尚且沒有發話,也敢出來質問?” “你……”柳冬氣的發抖,她這些年跟在周懷瑾身側,鞍前馬后。但因了周世女的身份,在育德書院,狐假虎威,被人尊稱一聲“柳女君”,如今又托定遠侯府的關系,得了一舉人的身份。金陵城內平民百姓無人敢言語無狀,稱她為奴才。 事及讀書人的身份,柳冬怒目圓瞪,張嘴便要爭辯一番。 卻不料,眼前徒然橫亙一只手。一巴掌快很準的扇在她的臉上,她的臉順勢歪倒至一側。 柳冬捂著鈍痛的臉頰,抬眸,便見周世女陰沉的目光。原本心中生出的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