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
后, 兒子的親事緩著點不要緊,反正兒子現在也沒心情想那些……” 江皇后氣了個倒仰,好哇,這蘇蘭仙將兒子耍得五迷三道的,難道沒娶上蘇蘭仙,兒子便連別人都不要了嗎?她蘇蘭仙真當自己仙女下凡,人人爭搶是吧? 江皇后敷衍兒子一番,心里打定主意要替兒子選個好的,同時又恨上了蘇家,吊著自己這么幾年,不說好或不好,讓自己跟兒子以為是女家矜持,盡量展現誠意,心里都是肯定總會結親的。 殊不知人家早看上了別的皇子,見孟辰現在一手不世軍功一手皇上偏愛,便押寶在了孟辰身上,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江皇后這頭大罵孟辰果然是個白眼狼、衰煞星,林富又讓人傳消息來,說是孟辰親自下令,讓許瑤潔的丫鬟改名回來,江皇后那張罵人的嘴僵著好一會兒,才訕訕地閉起來。 孟辰這舉動可說非常明顯了,他不但知道蘇家想跟他結親,還拒絕了蘇家! 江皇后覺得很不可思議,她跟兒子求著蘇家多少年???孟辰壓根看不上,拒絕的速度竟然這么快……江皇后心中有些復雜。 但她好歹是反省自己結論下的太快,原來孟辰并沒有私底下與蘇家勾結,一切都是蘇家一廂情愿。 江皇后越想越覺得蘇家實在欺人太甚,她開始不停想著各種辦法要找蘇家麻煩了,此為后話不提。 且說孟昴從坤寧宮出來,便在路上遇到也進宮向許端妃請安的二皇子孟亢。 孟亢笑著迎上來,還勾肩搭臂道:“八弟,好巧在宮里遇到你,上回二哥帶你去的那酒樓如何?咱們不若今日再去喝一杯?” 孟昴皺了皺眉?!岸?,我實在不喜歡那些女人濃厚的脂粉味,熏得人想吐,還有那些酒太烈了,我隔日宿醉一天,父皇交代的文章都沒寫,挨了一頓訓,你還是別約我去那種地方了!” 孟亢在心里翻了個大白眼,那酒樓里的姑娘們可是風情萬種,柔若無骨,個個揚州瘦馬,難得一見,為了討好這個八弟,他忍痛把珍藏的地方跟孟昴分享,誰知孟昴這個呆頭鵝,竟然不懂欣賞,還嫌棄?真是太沒眼光了! 孟昴完全沒有察覺孟亢的腹誹,自顧自笑說:“我最近覺得像七哥那樣與兵將們拚搏功夫,意氣風發,著實令人向往,正想著是不是該求父皇也讓我到軍營歷練一番,二哥,要不你和我一塊兒,咱們一起去同父皇說?” 孟亢臉色一白,忙道:“我自災區回來,瘦了好一大圈,身體有些變虛,動不動就染上風寒,實在不適合去軍營,還是八弟你自己去求父皇吧!” 孟昴滿臉可惜?!拔蚁胝覀€伴,如果只有我一人,倒是有些猶豫?!?/br> 孟亢心中不以為然,笑話!誰要去什么軍營???他每日寵幸美人兒都寵不過來,瘋了才折騰自己去那些臭大漢聚集的地方! 不過孟亢的眼神陰沉下來,對孟辰起了深深的忌憚。 自從災區回來,母妃勸他暫時別惹事,最好別在父皇面前晃,免得讓父皇又想起自己謀害朝廷官員的事,孟亢也十分同意先避風頭。 不過如今分封諸皇子王號的朝議甚囂塵上,自己如果泯然眾人,誰還愿意站他的隊?故而許端妃跟孟亢商議后,決定先捧著八皇子,躲在八皇子風頭下,借機發展自己的勢力,等到時機成熟,便把八皇子踹到一邊,自己上位。 所以孟亢便開始跟孟昴拉交情,上回帶孟昴去酒樓,便是要用美人計,讓孟昴被迷得暈頭轉向,任他擺布才好。 在孟亢眼里,孟昴就如同小時候一樣,蠢笨無比,自己兩三句話便能耍得他團團轉,心甘情愿當他的槍使,孟亢心里嘲笑過孟昴好幾回,只面上裝做一個和氣熱情的兄長。 結果孟亢沒想到,孟辰大庭廣眾下一番八皇子當為東宮的話,一下子就把江皇后跟八皇子的心給攏絡過去,孟亢氣得在皇子府里連打了好幾個小妾,都沒辦法消氣。 連拍馬屁都比不過孟辰,他怎會這么倒霉? 此時又聽到孟昴推崇孟辰的話,孟亢便擺出語重心長的樣子?!鞍说?,聽二哥兩句話,二哥也是為了你好,你瞧吧,你自己都覺得七弟在軍營混得風生水起,咱們都比不上他,那為什么七弟要將你捧得那么高,說你當為東宮呢?你難道相信七弟自己沒什么想頭?說不定,他是表面拱著你,背地里看你笑話呢!” 孟昴耷拉下臉,心中動搖了一瞬,但是抬眼看到孟亢擠眉弄眼的猥瑣表情,忽然想起了小時候,就是因為二哥孟亢的挑撥,自己才會跟七哥打了一架,到現在也沒能跟七哥和好。 現在二哥又想來慫恿他,孟昴倒是看明白了,他不高興道:“二哥,父皇經常叮嚀咱們幾個兄弟要友愛相助,你把七哥想得這么壞,父皇會不高興的?!泵详膾暝_孟亢的勾肩搭臂,又說:“反正這話我不愛聽,我先告辭,我得去找父皇了!” 孟昴說完就自顧自往御書房方向而去,孟亢被留在原地,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氣得想沖上去狠狠揍孟昴一頓。 果然是個傻的!哼,他就不信孟辰說那些話是真心的,總有一天等到孟昴被孟辰反咬一口,他再看他們兩個笑話好了! 孟亢巴結孟昴的危機感卻是很準確的,朝臣們分封諸王、勸立東宮的奏折堆積如小山之后,敦淳帝終于松了口,表示諸皇子的確到了可入朝聽政的年紀,之前既然派了二皇子、七皇子差事,那么其他皇子也不該厚此薄彼,一個個都該上朝了。 朝臣們緊盯敦淳帝的旨意不敢眨眼,首先敦淳帝便命八皇子孟昴入吏部聽政,平時負責與經歷們整理歷年官員升遷紀錄。 差事雖小,可敦淳帝先點了八皇子,這讓朝臣們聯想到七皇子先前直言八皇子當為東宮的議論,果然敦淳帝有意于八皇子!人心瞬間就大量轉了風向,坤寧宮也熱鬧起來了。 之后敦淳帝又陸續點了四皇子入戶部,三皇子入禮部,五皇子入兵部,大皇子入工部,至于二皇子,因從災區回來就聽說時常傳喚太醫看病,似乎身子不大好,便暫時不用入朝,安心休養為要。 這些皇子們反應不一,暫且不論,孟辰則是得了京郊大營督責軍餉與兵器的差事,雖不在朝廷六部之內,也不像其他皇子可以上朝聽政,但敦淳帝卻是將京郊大營的命脈交給了他。 此后京郊大營不管軍銜比孟辰再高,都得看孟辰的臉色,否則自家部伍們的待遇可能就會受到影響,別說什么將孟辰做的事告到皇上面前去,孟辰那一張嘴就能噎死人,理由說的可理直氣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