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
????孟辰的瞳孔縮了一下,他走過去寒老旁邊,眸底一片寒冰,片刻后,才開口:“寒老覺得,這傷痕,與二十三年前我母妃脖子上的傷痕,相似嗎?” ????寒老心中一驚,他不自在的望了望緊閉的門扇,將聲音壓得更低:“殿下,這葛姑娘與恭惠皇貴妃之死,要說有關聯實在太過牽強,您莫因此忽略了其他線索,誤入盲區?!?/br> ????孟辰冷笑一聲,緩緩道:“這樣毫不遮掩葛氏的真實死因,分明就是要引起我的注意,我得了父皇的首肯,皇子府親衛都是我在軍營里的兄弟,外人插不進手,唯有今日宴客,四處忙亂,要下手也只有今日能有機會,錯過就難,用的還是與我母妃當年死于非命相同的手法,我可不信這是巧合!” ????寒老聽孟辰話里隱隱的恨意,并不多言,他還是覺得孟辰因為聯想到舊事,才一心認為是陰謀,但一個小小的教習宮女,能起到什么作用?更何況當年的事知道的人微乎其微,要拿來作文章,用意為何? ????“寒老,你再說一次,當初父皇看到母妃脖子上的痕跡,是什么反應?”孟辰眼底抑制不住的沉痛,即使寒老已經同他述說過好幾次,他仍是重重疑問糾結不解。 ????寒老心中暗嘆,慢慢的低聲道:“二十三年前,下官受召到乾清宮,進了殿內,四下無人,一片寂靜……” ????寒老確實就是當今太醫院院使魏本江的師兄,兩人被神醫舉薦入宮,從打雜的學徒做起,憑借過人的醫術與深厚的知識,在太醫院地位崇高,若不是礙于當年太醫院院使資歷久老,他們基于尊敬前輩,兼而年紀尚輕,否則兩人的醫術足以在當年便可得膺院使。 ????魏本寒是長年替敦淳帝請平安脈的,那一日他聽說敦淳帝親自抱著昏迷不醒的汪妃,滿臉慌張的奔進寢殿,然后令他火速過去救人,魏本寒很快地跑了過去,乾清宮外戒備森嚴,殿內卻一個伺候的宮人都沒有,能清空殿內的,只有敦淳帝,魏本寒當下心中一凜,不敢大意的朝敦淳帝走過去,跪下見禮。 ????在魏本寒的記憶里,敦淳帝面無血色,滿頭大汗,他不耐那些虛禮,急匆匆的親自將魏本寒拉了起來,命他趕緊救治汪妃。 ????魏本寒不敢耽擱,立即彎身探看,這一看,卻讓他全身僵住。 ????汪妃哪里是昏迷不醒?分明已經斷氣了! ????他驚疑不定的一邊查看,一邊用眼角余光觀察敦淳帝,只見敦淳帝滿臉急切,還一個勁的催促他,魏本寒壓下一堆疑問,又冒著大不敬用手探看汪妃的脖頸,驗看完畢,他心沉谷底,轉身跪下,朝敦淳帝道:“回秉皇上,汪妃娘娘已回天乏術了……” ????他沒有特意點出汪妃是窒息而死,脖子上那么明顯的掌印,敦淳帝又不是瞎子,哪能看不見?多說多錯,他便只留下這個斷語。 ????他不敢抬頭看敦淳帝的反應,良久,才見敦淳帝移動他的御足,坐在了榻旁,魏本寒跪了足有一刻鐘,才聽到敦淳帝低低的嗚咽一聲,魏本寒大吃一驚,立即以頭磕地,恨不得將耳朵塞住,那一刻鐘,他想了很多事情,最終下定了決心。 ????當敦淳帝終于冷靜下來,命他起身,魏本寒不敢去看皇帝的表情,只聽敦淳帝有些恍然道:“記住,對外說是急病而死?!?/br> ????魏本寒頓了一下,恭敬領命,提了一口氣,才對敦淳帝說:“微臣未能救回娘娘一命,枉費學醫數十載,有愧皇上重用與師父教導,微臣萬死不得贖罪,然而微臣尚未娶妻生子,唯能請托師弟本江料理后事,還請皇上賜臣最后一個體面?!?/br> ????敦淳帝愣了許久,才郁郁道:“朕準了?!?/br> ????魏本寒恭敬的退出乾清宮,在敦淳帝親衛的看守下,回到太醫院,宣布了汪妃急病而死的事,然后便到自己的桌案屜匣中拿出一粒丸藥吞下,隨即往乾清宮的方向跪拜哭道:“微臣有愧皇上信任,醫術不精,這便以死自裁!” ????說完,他臉色鐵青,全身抽搐,口吐白沫而死,太醫院眾人驚慌查看,見他果真斷氣,不禁紛紛唏噓。 ????魏本寒心知自己被牽扯進皇室秘聞,汪妃明明是被掐死的,卻要診斷是急病,那他這個知情人如何能留得一命?當初師父送他跟師弟進宮,他倆就有心理準備,所以在身上隨時準備了假死的丸藥,以便不時不需。 ????他特意假裝回到太醫院才拿出丸藥服用,實則丸藥早就藏在他的袖袋,但若是在皇帝面前拿出這等催人立死的藥吃,只怕皇帝會無端生出許多驚疑猜忌,故而有此一出戲。 ????總之,敦淳帝依照他的遺愿,讓師弟魏本江來收尸,他們師門的默契讓魏本江很快就察覺了師兄的狀態,之后便是一番運作,讓魏本寒假死遠遁。 ????魏本寒從此隱姓埋名,游歷天下,靠著行醫茍活,直到幾年前去了藤州,因戰亂急需軍醫,他便趁亂用假的戶籍入營,只是想著賺幾日錢,再到別處去。 ????恰孟辰受到刺客暗殺,箭上淬了毒,軍醫們束手無策,孟辰命在旦夕,魏本寒原不想再與皇室有牽扯,但眼見藤州生靈涂炭,將士死傷慘重,而他又不斷想起二十年前那個連死因都不得大白天下的可憐女子,孟辰就是她香消玉殞后留下的孩子…… ????魏本寒一咬牙,不顧會暴露身分的危險,冒命救治孟辰,兩人的緣分便從此而起。 ????既然已與孟辰扯上了關系,孟辰又是外表狂妄內心精明之人,很快就因蛛絲馬跡猜出魏本寒的出身,魏本寒招架不住,又觀察孟辰此人的品性許久,覺得他是可信任之人,便干脆將當年之事托盤而出。 ????孟辰沒想到當年生母之死竟有這般隱情,又對敦淳帝的反應介懷不已,時至今日,已成為了他的心病,要找出生母死亡的真相,也是他回京后最大的計劃之一。 ????聽完魏本寒又一次描述敦淳帝在汪妃死后的反應,孟辰眉頭深鎖,不見緩解。 ????孟辰也曾懷疑父皇為何要隱瞞母妃的死因,但在宮中長大的他,深知那座高聳的深宮隱藏了多少骯臟沉重的秘事,父皇肯定有他的苦衷。 ????父皇當時立刻召來魏本寒,便是有挽救母妃生命的意圖,再加上從未在人前落淚的父皇,竟然不顧魏本寒在場,為了母妃之死傷心落淚,孟辰便把母妃之死往別的方向猜測。 ????父皇在一眾兒女之中,顯而易見的寵愛他,他知道或許這其中參雜了愧疚之情,但濃烈的父愛做不了假,父皇二十多年都未曾向他解釋,孟辰并不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