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那些看起來一本正經的男人們,這種事,王府的暗衛并不擅長,還是得女人出馬容易擺平,流玉自是答應得干脆,也好在瑞王面前邀功, “這個好說,不過……我幫了王爺那么多次,王爺何時給我些甜頭?” 他出手一向大方,從來都不虧欠,“銀子何曾少給過?” 然而流玉并不滿意,“奴家不稀罕銀子,稀罕的是您??!”她只是想借機靠一靠他的肩膀,可才挨到,尚未來得及感受,他已迅速后退離身,害得她沒站穩,險些摔倒。 來到桌前坐下,賀臨風兀自倒了杯茶,冷聲警示,“不是任何男人你都有資格覬覦,踏實做事,自然能贏得本王的賞識,話多的女人,本王可不喜歡!” 回回都是這般冷淡,偏她沒骨氣,一被他召喚就巴巴兒的往這兒趕,只要能瞧他幾眼,哪怕被他奚落,她也心甘情愿,癡癡地凝望著眼前這個冷清自持的男人,流玉不禁感慨, “王爺的眼光真是高??!奴家自認姿容儀態皆算上乘,都未能博得您的青睞,卻不知王爺到底喜歡什么樣兒的?又或者說,這世上根本沒有您看得上的女人?” 他那冷如幽潭的眸色在聽到流玉探究的問話時終于有了一絲波動,腦海中不自覺的閃現出一個姑娘的身影。 她的周遭皆是勾心斗角,可年少的她被人保護得太好,才會出淤泥而不染,始終保持著一顆純凈的心,每每望著她的雙眼,他都覺得自己在被凈化,這樣美好的女子,讓人忍不住想去呵護,想將她包裹起來,一輩子都不讓她被塵埃沾染。 只可惜他的雙手沾染了太多血腥,一觸碰她,就會給她染上污漬,他甚至沒想到,有朝一日,她會拿著他的劍自盡! 那把劍成了他的噩夢,那個畫面也成了他心底最隱秘的恐懼,重生后,他想改變她的結局,避開這悲劇,可老天似是有意懲罰他一般,這一世的她居然對他如此防備,她不再像之前那般,給他天真燦爛的笑容,甚至開始想盡辦法與他作對,抵觸他的靠近, 她的眼神不再純凈,變得憂郁復雜,令他難以掌控,也許這就是他重生的代價,前世因造就這惡果,即使她一直在后退,他仍舊忍不住上前,仿佛只有接近她,他那孤如蕩舟的心才有棲息之地。 他也不曉得自己從何時開始迷失,也許是那袍肩上被她繡過的白鶴生了翅,悄然飛進他心底,也許是那香囊上的經文施了咒,惑了他心神。 旁人要么畏懼他,要么崇拜他的權勢地位,她卻說權勢都是拿命換來的,這代價太沉重,囑咐他千萬保護好自己,不要拿命去拼,身后名皆是虛妄,生前的安穩才是真。 她的每一句都那么真摯,她關心他,但從不依附他,獨自綻放著清華之光,使得他默默欣賞,漸漸的再也移不開目光,可就在他陷進去的時候,她的關懷突然就消失無蹤,再會時,她沒了笑顏,只余防備,突然轉變的態度究竟是為什么? 難道有人在背后挑撥離間?聯想到郭虹茵最近一直幫著怡郡王,賀臨風不禁懷疑,興許是郭虹茵在背后嚼舌根,說他會謀朝纂位,她才會對他生出偏見,逐漸遠離吧? 流玉不過隨口一說,他卻陷入了沉默,這樣沉默,雙目放空的他很是少見,不禁令流玉生出一絲好奇, “王爺在想誰呢?難不成,這世上還真有能動你心的女人?”不對她動心也就罷了,只要別對旁人動心就好,可若他的心已被旁人占據,那她豈不是徹底沒機會?連肖想都沒資格了! 不!不可能!流玉始終堅信,如賀臨風這樣沒有心的男人,是不可能對誰產生感情的,至于那個他要娶長公主的傳言,流玉更是不會放在心上,心想他肯定是為了權勢才會聯姻,宮里的金枝玉葉循規蹈矩,必然無趣,他連她都瞧不上,又怎會喜歡那樣呆板的女人呢? 不過她也只是想想,不敢再多言,生怕他一惱,真將她的舌頭給割了,那可就得不償失??! 得了令的她就此告辭,即刻回去安排,只因她很清楚,賀臨風最看重結果,若然不能幫他做成事,那他便不會再找她,她連看他一眼的機會都沒了! 就為著不確定的下一次相見,每回做事她都不遺余力,她手下的姑娘皆是妖媚惑人辦事利索的主兒,對付男人自有一套,不愁不成事,管他是大越的男人還是大啟的使臣,她們都能將其拿下! 八月二十八,大啟使臣入宮覲見,宣稱燕國六公主在送親途中逃婚,與人私奔,逃至大越境內,請求大越皇帝追蹤六公主的下落。 因著六公主是怡郡王的meimei,是以建德帝特意宣怡郡王上朝探討。連明馳聽聞此事直斥荒謬, “我燕國公主知書達理,以大局為重,怎么可能逃婚?你們大啟侍衛護送不利,將人弄丟,卻反咬一口,良心何安?” 面對質疑,使臣不慌不忙地拱手道:“怡郡王勿動怒,我們也不是信口雌黃,而是有證據在手?!闭f著便讓人將證據呈上,為防怡郡王惱羞成怒將證據撕毀,他們并未將證物呈給怡郡王,而是先呈遞于建德帝,由建德帝過目做個見證,而后再轉交給怡郡王。 連明馳接過所謂的證據一看,發現是張信,上面寫著兩行字:今晚子時,橋東頭匯合。 使臣解釋說這信是在六公主房中發現的,當晚確實有人看到她和她的侍衛一起逃走,之后兩人跳入河中,天黑難尋,被他們逃脫了。 這樣的黑鍋,燕國才不背!使臣說話慣會避重就輕,連明馳才不會被他引導,避開層層煙霧,直擊重點, “藍茵是在去和親途中出事,興許是你們護送不周才出變故,為推卸責任,你們不惜偽造證據,將過錯都推給她也未可知!” 那使臣言之鑿鑿,卻疑點頗多,縱使賀臨風與連明馳有私怨,但此事關系重大,他還不至于公私不分,念在兩國盟約的份兒上,賀臨風毫不客氣地質問, “那崔大人何以斷定,六公主是逃往大越,而不是回到燕國?” 使臣崔嶺不慌不忙地道:“臣等派幾路兵馬各自追蹤,只在通往大越的路上找到六公主的發簪,是以臣等斷定,她應是逃至大越的方向。畢竟她與人私奔,燕國定是容不下她,她應該不會再回去?!?/br> 發簪可以偷,字條可以偽造,沒有實質的證據,連明馳斷然不信他meimei會逃婚,指不定這些都是大啟自導自演的一場戲,一想到meimei可能會有危險,連明馳心急如焚,仍舊強自鎮定,冷笑反嗤, “崔大人的推斷可真是精彩,單憑一張不知來由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