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
來的命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她弟弟能否成功扳倒瑞王,收回政權! 八月十二這一日,乃是初選之期,今日秋高氣爽,選拔之地定在御花園。 皇家花園中,各色名品菊花競相綻放,玉翎管的花瓣纖細綿長,潔白如雪,花心則由淡黃色點綴,還有一株不可多得的仙靈芝,細長的菊瓣纖若細絲,淡雅的紫色一如少女的衣裙般帶著裊裊仙氣,更為奇特的是,花瓣尾部竟是鵝黃色,漸變的色澤令這株菊花有種不似塵間凡品之感。 眾人只是在書上看過記載,未料今日竟能在御花園看到它的風姿,當真令人嘖嘖稱奇! 園中奇花多不勝舉,而他們更期待的還是一賭長公主的風采! 皇帝并未親臨,由太后主持,又請來信王妃當參謀,沐昭晴亦到場,卻并未以真容示人,而是戴著一方淺紫面紗,畢竟今日要見之人太多,且皆是男子,她既要過眼,又不愿任人隨意打量,思來想去只能用這個法子。 饒是口鼻被覆,但她那雙瑩亮如星盞的眸子依舊令人注目,眼角微微下勾,眼尾稍稍上翹,眸光明明清澈如泉,眼波流轉間卻又惑人于無形。 眾人見狀心下微喜,暗贊這長公主定是仙姿不凡,今日陸修的確被鎖在房中不許出門,但他前幾日已將某本重要的冊子名單偷去呈給皇帝,是以皇帝遵守承諾,特地派人去相府宣召他入宮,說是有要事。 陸治雖是聽命于瑞王,但皇帝宣召這種事他不敢不敢從,最終還是讓兒子入宮去了。 他是想著陸家與皇帝不一心,皇帝肯定不會選他們,卻怎么也沒想到,兒子今日被召見,正是去參選駙馬! 凝望著坐于左側的沐昭晴,如愿前來的陸修唇角含笑,滿心歡喜,他曾見過長公主的真容,對她早已傾心,即便她此刻戴著面紗,他也能憑借腦海中的回憶描摹出她的輪廓。如此蕙質蘭心的姑娘若能成為他的妻子,當真是幾世修來的福分吶! 實則在場的諸位皆是這么想的,或為權勢,或為姿容,他們皆想成為勝出者。 待眾人皆就位,準備開始第一關之際,太監清點人數后發覺不對勁,遂向太后回稟,說是十八個人,卻只到了十七個,那位鄰國質子怡郡王并未到場。 聞訊,郭太后細眉輕擰,面露疑色,“報了名卻不來,這是何故?” 眾人皆已到場,就差這一個,信王妃對此人已然沒了好印象,“連守時這種最基本的禮儀都學不會,也不配做駙馬,是吧太后?” 遲到的確容易被人詬病,郭太后也不好說什么,揚聲下令,“那就不等了,開始吧!” 沐昭晴無甚異議,反正這個連明馳也就是個陪跑的,來不來無甚所謂。 得令的太監上前一步,準備宣布第一局的規矩,才道了兩個字,忽聞拐角處有人唱報,“怡郡王到------” 第五章 居然又來了?沐昭晴有些看不懂,這人究竟在耍什么把戲? 聽到動靜的眾人皆回眸望去,都想瞧瞧這個敢在如此重要場合遲到之人究竟是什么模樣。 但見來人一襲孔雀藍翻領長褂,腰束黑封,從容的步伐優雅鎮定,走動間繡著云紋的衣擺隨著邁出的長腿來回翻飛,要說這孔雀藍大都是上了年紀之人才會穿,偏這少年竟能駕馭這色澤,一身華藍不僅未顯老,反而平添尊貴之氣! 一般秀美的男子都容易給人柔弱女氣之感,但沐昭晴卻覺得此人既俊美又不失英氣,眉眼間盡顯桀驁,如此矛盾的氣息竟在交織在同一人身上,著實少見。 可即使他外形再惹人注目,沐昭晴也無心去賞,只因她覺得此人頗為眼熟,似是在哪兒見過,一時又想不起來,心底隱隱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她總覺得兩人曾經的見面應該很不愉快。 自兩排參選者當中穿過的連明馳近前后便拱手請罪,“臣參見太后娘娘,王妃娘娘,長公主殿下,此番遲來實屬情非得已,還望見諒?!?/br> “哦?”今日也算是個喜慶的日子,郭太后并未發怒,只是饒有興致的問他,“那你倒是說說,何故來遲,哀家倒想聽聽,你的理由是否真的能免你的罪過?!?/br> 連明馳不慌不忙地再次拱手,一五一十的交代,原來他的馬車行至半路撞到一位大娘,看她傷勢嚴重,他便讓她坐上馬車,帶她去醫館診斷,又給她留了銀子和王府所在的位置,囑咐她若是情況嚴重就去王府找他,擺平這一切后,他才乘車趕往宮中,是故遲來。 在場的其他參選者心道這也太巧合了吧!因為他們來的路上也出現了各種狀況,皆有中年人或是少年撞到馬車,但他們想著只是意外,也就沒人提起,直至怡郡王道出此事,他們才察覺到怪異。 既然他都說了出來,太后也沒必要再隱瞞,直言不諱,“這些所謂的狀況都是哀家差人安排的,為的就是想看看,你們遇到此類之事會如何處理。 有人掀開車簾看了一眼,并未仔細詢問,只給了銀子便離開,也有人下車查看后發覺對方倒地不起,與對方講明說自己有要事不可耽擱,派遣下人留下處理,還有幾位壓根兒就沒當回事,連查看都懶得,直接命車夫繼續前行,唯有遲來的這位怡郡王,親自將人送去醫館?!?/br> 感覺被戲耍的連明馳略覺惱火,心道自個兒白忙活一場,誠心救人,居然是做戲,當真沒意思! 太后做出這樣的試探,事先已差人知會沐昭晴,是以她并不詫異,也未作評判,而太后打量著在場神色各異的眾人,忽覺自己這個法子極妙, “所以宮外之事才是真正的第一局,在情況緊急的時刻,當利益與道德發生沖突時,如何抉擇才更體現一個人的品行,不管不顧就離開的那三位,連最起碼的同情心與責任心都沒有,哀家又如何放心將昭晴嫁過去?莫等哀家點名,那三位自動退出吧!” 太后既有此安排,想必早已掌握了實況,他們也不敢再待著,以免被當眾點名,越發丟人,于是自動出列,恭敬告退,含恨離開。 當太后公開褒獎連明馳,夸他處理得當時,連明馳卻無絲毫喜悅,直言不諱,“太后想試探人心大可用旁的法子,這種自撞馬車的行為委實不妥,得虧車夫剎得及時,馬兒也沒有亂踩,若然驚了馬,那人被猛踢兩下,即使臣愿意掏銀子也難搶救?!?/br> 郭太后還在為自己的好法子而得意,信王妃也在夸贊太后高明,連明馳冷不防的來這么一句,周遭的氣氛頓僵,太后面色立沉, “莫非你認為哀家在草菅人命?” 眼看著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