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賜’的人,她要是動了紅纓,那就是打老太太的臉,別說老太太會怎么想,就是老爺和主院那一窩攪事的賤人,拿捏著這件事,就沒她好日子過。不過徐氏也沒把這紅纓供著,身上沾了污水來這蘅蕪苑的人,那就是上頭丟了的破鞋,想倒騰,那也就是在她眼皮子底下倒騰,只要不過分,誰會管她是如何給房里的人立規矩的。徐氏占著母親的名頭,沒少支使紅纓,有了個供使喚的人,她自個兒輕松了不少。現下要真把人給送出去,徐氏還真有些舍不得,尤其是現在她捏著紅纓的痛處,不怕紅纓不聽話,這么個好用的下人,這時候給弄出去,豈不是便宜別人虧了自己?徐氏越想越是這個理,又打量了幾眼紅纓腦門上的血痕,這時候倒是越看越滿意了。徐氏索性拉過紅纓的手輕拍了兩下,臉上帶著親密又滿意的笑,朝衛雙行勸道,“為娘可沒不喜歡紅纓,你就讓她留下吧?!?/br>衛雙行瞧著兩個各懷鬼胎的女人,一個腦殼兩個大。衛雙行耳朵熱了一下,他有些煩躁,但也不想白跑一趟。衛雙行直接起身朝徐氏道,“有心愿什么的,說出來看看?!?/br>衛雙行的問話很是怪異,徐氏愣了一下,不過她哪不明白現在有好處撈,不要白不要。徐氏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好一會兒了,才在衛雙行不善的目光中吶吶道,“清兒你今晚參加宴會,好好同那施公子交好,為著此事,你父親想必會夸獎你……”徐氏稍微停頓了一下,語含期待地問,“清兒能不能借此機會朝你父親提一提,讓他來蘅蕪苑坐一坐?”徐氏見衛雙行臉色不善,怕他反悔似得急急忙忙道,“清兒放心,娘親一定好好在你父親面前表現,等娘親得了寵,清兒也能過上好日子?!?/br>徐氏越說越興奮,衛雙行略略點頭算是應下了。徐氏說了一堆,衛雙行就要個結果,要安父今晚來蘅蕪苑睡一晚。衛雙行回去后就進了系統,看到結果后略略有些失望,他去看望徐氏,系統只獎勵了10000L營養液,這還是他必須實現承諾的情況下,對比請旺財吃一頓飯,就獎勵1000L來說,性價比太低了些。不過聊勝于無,衛雙行算了一下,他現在欠著系統1500株,每株需要澆灌三次,一次一株需要10L,那么他總共需要45000L營養液,這不是個小數目,一時間他找不出,急也沒用。衛雙行琢磨著怎么才能抓住晚宴這次機會,好好的收入一大筆,可他初來乍到,一來手上沒有人脈勢利,二來對安錦清生平之事也是一知半解,想來想去去,最后只得了四個字——見機行事。作者有話要說:多謝親愛的葉子留言,還有燥君,團子,么么噠,感謝團子地雷~第17章挨家法的衛渣數百年前,皇室劉家不過是偏安一方的小小諸侯。當時靖國連連戰火,民不聊生,高祖劉民順應天下大勢,揭竿而起,最終得了天下,介時天災人禍頻發,國民罹難,便有不少商人蓄意囤積商糧,低價買進高價售出,從中謀取利益,卻對一地餓殍視而不見。高祖震怒,繼位后以‘商人,無不唯利是圖,jian猾狡詐’評價之,自此朝中上下不但沿用了前朝‘商人不得入仕’的禁令,商人的地位也越發低下了。幾百年的時間足夠靖國發展成泱泱大國,靖國百姓安平樂事,商業也漸趨繁華,國都中京更是商鋪林立,買賣晝夜不絕,商貿福澤綿延通流互往,甚至已經滲透進了番邦異國,朝廷國庫的收入重心漸漸從農業賦稅轉朝商業稅奉。為此朝廷年年減免百姓賦稅,輕徭薄賦很是得民心,成祖劉光眼界開明,對待商人的態度也由暗轉明。崇化二十年,崇州地動,靖國首富沈明德朝成祖皇帝獻上半數身家,以救濟災民,成祖龍心大悅,當下便賜沈家為‘皇商沈記’,同年發了圣旨恩典,昭告天下,解除了‘商人不得入仕’的禁令。此令一出,卻是民心所向,一時間商家百姓奔走相告,著實引發了一場入考學、潮。安府也是如此。不過由崇化二十年至今,也只五年的時間,還不足以讓安家養出一個名正言順的士子官員來。人自古就有三六九等,一等皇室宗親,二等朝廷命官,三等高門府第,四等青紅紗帽,五等富商白丁,六等清白百姓,七等平頭庶人,八等流民賤籍,九等娼妓戲子。安府一方富豪,九等人中屬五等富商白丁,意思是安家身價清白,無罪案記錄。但也僅限與此。五等和四等的差別,那也是天差地別。四等青紅紗帽,指的是一些家里出了讀書人的商人,和一些在全國都排得上號的、曾向朝廷繳納過數額巨大的供奉,或是捐獻過軍糧供給的富豪,如皇商沈家。安府在洛陽算是富有,但對上青紅紗帽的哪一條,安府都不夠格。這九等人也不只是在名頭上好聽,別的不說,只說這四等和五等,同樣是商家,但給朝廷繳納的稅供就不是同一個比例,相比五等,四等商家能經營的范圍顯然更廣,利潤空間也就更大,再加上有朝廷的支持,買賣經營起來,自然比別人多了十分便利。這就是安府想從五等變成四等的理由。在籠絡朝廷官員這件事上,安府從過世的老太爺,到現在安錦清的父親安品富,都舍得下血本,安府今日要宴請的大學士王元,便是安老太爺身前留下的一茬善緣了。當年商家不許入仕,老太爺心有悵然,經商之余也很喜歡和舞文弄墨的學子一起廝混,其中也不乏一些家境貧寒的求學學子,安老太爺目光長遠,加上是真心喜歡,有真才實學的學子倒是也結交了幾個,王元就是其中之一。只不過幾十年過去,那些七七八八的關系也越來越淺薄,自老太爺過世,能叫上號的,也就剩大學士王元一個了。這王元,便是安錦清簡介上寫的,曾把上等墨硯贈與安錦清,鼓勵他求學讀書的學士王元了。衛雙行估摸著,安父之所以想起來叫他去參加晚宴,說不得是因為安錦清這個萬年炮灰,曾經和王元有這么一茬,雖是年代久遠,但也更能勾起人的回憶,想著當年的苦,也就記得別人的恩了。衛雙行這是第一次進去府正廳,現下正值春夏交接,安府從淺入深,各處花團錦簇,假山靈石玲瓏剔透,一派欣欣向榮。興許是應了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