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9
系統發出預警,只以為自己參與賭博被拘留,直到自己被分開關押,醫院的監控錄像擺在面前,他才白了臉,無論如何想不通,僅憑著那畫質模糊的半張臉,警方究竟是如何把他找出來的。 陸離的AI人臉識別顛覆傳統安防的最新成果,秒級定位也經此一戰成名。被首都警方正式合作采用,在地鐵口、火車站商場等公共場所建設起來還不到半月,便接連抓獲兩起通緝在逃命案犯人,公司在各大新聞版塊掛了一周,一時間風頭無兩。 特別調查組。 路南崢瞧著審訊室單向玻璃內正在審問中的男人陷入沉思,他又一次在案子中發現了許秋來的蹤跡。 程峰,齊進,到施方石,包括面前這個收錢辦事的打手,他們從罪行暴露到伏法,中間總是似乎總是少不了她的影子,許秋來才不到二十歲,這么多串聯在一起的事件當中,她到底扮演著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凌眉剛剛從現場歸隊,她瞧著長官緊皺的眉頭,猶豫開口:“路隊,化工廠對門酒店停車場的那大爺,我問了,他說拷走錄像的姑娘長得很漂亮,我拿了照片給他看,他一眼就認出來,是許秋來沒錯,看來連宋景的事,她都是知情的。早知道,她當時跟我舉報宋景混進醫院跟齊進見面的時候,我就應該匯報隊里,提起警惕的?!?/br> 另一個常跟在路南崢身邊的小刑警也附和:“是啊,也許我們都把她想象得太無害了,一個在讀大學生,無緣無故怎么會總對我們的案子感興趣?” 他頓了頓,猶豫著猜測,“我有一個想法,可能她回到這座城市,就是回來替父親報仇的。啟辰所有當年背叛她父親的人,都是她報復的對象?!?/br> 第134章 陸離年初十開始回公司工作,AI人臉技術識別部門與警方合作在各大公共場合全面上線系統,個個忙到沒時間回家睡覺,他休息了大半個正月,回來才發現有超過8000次的新的代碼變更和提交,自然不好意思偷懶,有幾晚干脆在辦公室沙發湊活睡,直到員工上班來找他批復,才起床洗漱,接著工作。 公司機房打通后又擴了幾倍,服務器一刻不停引擎和靜音風扇運行的聲響。 陸離全神盯著代碼閃現的屏幕觀察測試結果,小展昭在旁接了條短信,興奮開口:“陸神,之前你托我找師傅修那光赫的硬盤,修好了!包裹從車間那邊送過來,剛到前臺?!?/br> 陸離終于從屏幕間抬頭,有些詫異:“怎么忽然能修了?” “嗨,說是車間里有個當年在光赫下游制造廠的師傅。畢竟那么老的硬盤了,cao作也太精密,開始他沒把握,怕希望不大,就沒跟我說。光赫當年發行這一版本硬盤的時候,走的是高精路線,發行量小價格昂貴,且型號特殊,下游零件全是獨家生產鏈,多虧師傅家里有個全新完好的,把電子元件拆下來,借了工廠的無塵車間和儀器焊接,這會兒修好了才通知我?!?/br> “等這邊弄完,一會兒你過去驗收一下,看看數據能不能恢復?” 陸離直接扔開手邊的工作起身,“你過來盯著,我先去看看。多少錢你到財務那邊幾倍報銷都行,替我好好謝謝他?!?/br> 小展昭接替位置稀奇嘀咕,“什么東西這么緊張,當年怎么不備份呢,現在大動干戈來修多麻煩?!?/br> 陸離確實沒想到硬盤還能修好,許秋來剛把硬盤交給他時候,他自己也拆開看過,結構實在精密,就算有精準的大型儀器和熟練的師傅,修復幾率也微乎其微?,F在想想,元件雖然難找了一些,但也好在它是幾年前產品,今天的硬盤的磁頭與碟片快到近乎rou眼不可辨的大小,想再修好真是丁點兒希望也沒有了。 約莫花了四十分鐘,陸離才將文件的系統錯誤和壞扇區徹底修復好,導出文件。 許秋來坦白過硬盤的出處,是從程峰密室保險柜里偷出來的,他原本猜想應該是啟辰內部的一些重要的文件資料,未曾想,里面只有一組被命名彗星的文本,儲存著一組不到十萬行的代碼,很小的源代碼文件,若是其他行業的人打開,瞧不懂,就當邊角文件刪掉了也有可能。 一組過時的代碼,程峰可能就是隨手放保險柜里忘記了,陸離倒是沒惋惜自己白費的時間精力,就是失望讓秋來平白期待一場。 他目光落在代碼第一行,隨意瀏覽起這組多年前的源代碼。雖然代碼過時了,但瀏覽研究起來,還是能窺知一個年代的語言構成和內核開發的流行風向。那時候內核模式下運行的多數內容還使用C語言和C,文檔里至少百分之九十是這兩種語言編寫,如今兩種語言在cao作系統的開發過程中使用越來越少。 他越往下看,越覺得這代碼其實很具前瞻性,編寫人的設想基本已經囊括和遇見了今天cao作系統的一部分發展方向。陸離饒有興趣退出文件查看了核心代碼的源數據以及最后編輯時間,瞧著字母后方那一組日期數字,陸離的背脊忽然挺直,神情從隨意漸漸冷凝。 這組被命名彗星的代碼,應該是光赫正在開發中的cao作系統,時間早于九州1.0整整半年,如果彗星編程項目當年能順利完成上市,也許根本不會發生后來那些悲劇。 陸離用最快的速度重新打開文本,一整天,他幾乎是不吃不喝,以平時放緩慢十倍的目光從第一行開始瀏覽代碼一整天,直至最后一行。 中間一度有下屬來敲門,全都被他拒之門外,陸離不知道該怎么形容自己的驚愕和震撼,因為他恰好不巧是這世上少數看過九州1.0核心源代碼的人群之一。 精確比對之后,他發現未完成的彗星和九州1.0,基礎架構和設想竟是如此地相似,撞一點倒也還罷,可撞了框架,撞了構思,他再也不能單純用主程構想隔空撞車來簡單解釋,就算九州1.0更豐富更精簡更優化,添磚加瓦包裝更漂亮,可本質是沒有變的。 陸離從沒有聽說過九州1.0有原身,它是國內第一套造作系統,出生尊貴,一面世就風光無限。兩千萬行代碼,30多萬個文件夾,200多萬個文件,在當年也是個巨型編程項目,匯聚無數工程師的心血。 想要求證他的疑問,對別人來說也許很難,對陸離來說卻很簡單。 亞璟電子由環亞出資成立,百分之七十以上控股,雖然這幾年都是那個姓蘇的老女人在運營,但百分百還是他們陸家的東西,他想問點什么很簡單。只需要給幾年前參與九州1.0組長以上級別的工程師隨便打個電話問一問,就能立馬清楚,編程的框架到底源自哪兒。 可陸離的手指遲遲沒有動彈,他不敢賭。 秋來知道彗星的存在嗎?也許她一直都清楚,只苦于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