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瓣的,開得比麓京的要大上許多?!?/br> 梁越認真看了少年一眼,微瞇起眸來。越地的梅花確實比麓京的要大許多,但能種出重瓣梅花的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他家。 這位少年… 或許應該是一位少女。 “你不用知道我是誰,也不用知道我住在哪里,我們會再見的?!?/br> “喂…我去哪見你啊,我們怎么再見哪…”少年嘟噥著,“話也不說清楚就走了,我去哪里找你啊…” 馬車進了城,不起眼地消失在麓京的車水馬龍之中。半個多時辰后,七拐八彎停在了皇宮的門口。 駕車的老者手持令牌出示給守門的侍衛,侍衛一見之下大驚,忙飛奔著去通傳。一層一層的通傳,很快宮里傳遍了消息:太子殿下回京了。 后宮里的虞太皇并梅皇后二人同時得到消息,齊齊出了自己的宮殿。婆媳二人站在通往長生殿的必經之地,遠遠眺望著。 緩緩走來的少年郎沉穩有度,玉樹臨風,端地是一位清貴出塵的翩翩公子。 虞太后感慨道:“哀家瞧著,極像阿瑾?!?/br> “兒臣也覺得長得像阿姐?!泵坊屎蟮?。 “十五年了,就像一眨眼似的,哀家怎么覺得似乎昨天還見過阿瑾?!庇萏罄狭嗽S多,這些年在玉華宮里頤養,真的做到了不問世事。 早幾年她還有些心思,思量著陛下獨寵阿瑜,宮里連個美人都沒有。后來陛下親口承認自己的身體有疾不能有子嗣,她是極為震驚。 難過了好幾天,想到了先帝。先帝的后宮后來再沒有皇子公主出生,只怕是那些丹藥對身體有害。 陛下年少時沉迷修道,只怕那時候就傷了身。 她難過著擔心著,愁得吃不好睡不好。直到陛下冊立壽王的長子為太子,她這才算是踏實了,也就歇了給陛下張羅的心思。 一切都是命。 當年她改了主意,把阿瑾賜給了壽王,誰知道兜兜轉轉陛下最后娶的還是梅家的女兒。說句實話,阿瑜和阿瑾比不了。 不過這幾年她也算是看出來了,阿瑜才是最適合陛下的那個人。 梅青晚瞧著一團喜氣,眼神還如少女般清澈單純,“兒臣想阿姐了?!?/br> 少年被太監引著進了長生殿,身著常服的皇帝正在那里等他。 這對名義上的父子,是第一次見面。 皇帝考校了他一番,很是滿意,“朕很是信得過你的父王母妃,心知他們必是將你教得極好,看來你確實不負所望。不知他們身體如何?” “回父皇的話,父王和母妃身體一切都好,他們很是掛念父皇和母后?!?/br> 皇帝面有悵然,“這一別竟是十五年,朕拆散了你們一家人,你就不怨朕?” 梁越抬頭,不卑不亢,“兒臣不怨,唯有困惑?!?/br> “你有何困惑?” “兒臣聽母妃說過,母后早年被惡人所害身體虧損得厲害,怕是很難有子嗣。父皇對世人道是自己有疾,恐怕是替母后遮掩。兒臣讀遍史書,只知但凡為帝者,無一不是享盡天下所美。為何父皇寧愿自毀名聲,也不愿納妃?” 皇帝聞言,饒有興致,“還是你母妃看得明白。你看朕這身衣裳,還有朕腳上的鞋襪。都是你母后親后縫制。此中樂趣,哪里是滿宮的妃嬪給比的?!?/br> 梁越注意到他身上的衣服,那繡的也不知是花還是葉子,歪歪扭扭的一團子。還有那鞋子的針腳,看著也不是很密實,實難看出其中有什么樂趣。 “你還小,不會懂的?!?/br> “兒臣確實不懂?!?/br> “你沒有身臨過黑暗,便不知道亮光的可貴。朕曾身陷虛無黑暗之中,如同一只困獸般獨自哀鳴。那時候朕便想,若能有朝一日得見天光,朕愿舍棄自身所有為天下萬民謀福。人活一世,求仁得仁。朕求了,也得了,不能再貪心?!?/br> 梁越似懂非懂,想起父親和母親的恩愛,隱約明白一些什么。 父子二人去玉華宮見虞皇后,梅青晚自然也在。 一番祖孫同樂,父母兒子相聚,玉華宮里歡聲笑語,便是連宮人們都感受到那份喜悅,當起差來走路都帶風。 風聲傳到梅府,梅家這一代的大姑娘梅瓔猛然想到什么。那位公子從越地來,他還說他們會再見。 難道他是自己那素未謀面的太子表哥? 梅大姑娘震驚了,然后捂著通紅的臉竊喜。等她再次見到梁越時,她一改往日的張揚,變得極是婉約。 李如楠和梅青曄看著明顯不同于往常的女兒,很是納悶。 梁越見了梅老夫人,梅仕禮夫婦。 那行止有度的風儀以及一應不差的規矩,讓梅老夫人幾次濕了眼眶。到底是阿瑾的孩子,這一身的氣度確實不凡。 梁越離開時,梅瓔追出門去。 “太子表哥,你昨天是怎么認出我的?” “重瓣的梅花,是我父親為哄我母親開心種出來的,只有我家中才有?!?/br> “原來如此?!泵翻嬮L松一口氣,她還以為是自己的扮相被他瞧出端倪?!拔艺嫦肴ピ降乜匆豢?,聽說那里氣候宜人景致優美?!?/br> “如果可以,我也想再回去看看?!?/br> 梁越望向天際,麓京離越地數千里,恐怕他這一生很難再回去。對父親和母親的思念,只能在記憶中去回味。 父皇說,人這一生求仁得仁。他曾立志如同父皇一般成為一代明君,著實不能太貪心。 梅瓔道:“那你以后回去,我能不能陪你一起?” 少女臉頰紅紅,眼中充滿憧憬,像初開的重瓣梅花。此后多年梁越才回憶這一刻,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多年后,史書有記梁氏的兩代明君如同重瓣的梅花一樣傲骨天成,澤世無雙。他們一生只娶一后,專心致力于朝政國事,成為后世稱頌的明君。 至此本書已全部完全,感謝大家的一路支持。 新書,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 愛你們!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