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7
裝廠只有一個廠房,幾十個工人,自己沒有門店,產品送到服裝店代銷,利潤很微薄的?!?/br> “我在馬麗麗那里見到小禮服裙的照片時就喜歡上了,打算仿照做一批——過去魯姐也不仿照流行式樣做過格子襯衫、蝙蝠衫之類的嗎? 后來遇到小娟,她主動告訴我改成圓領更合適一些,我哪里知道是魯姐設計的? 更不清楚霓裳羽衣也打算生產,完全是誤會?!?/br> “至于那件紅禮服,都是馬麗麗的主意,她想跟劉南別苗頭,卻只告訴我她想提前看看禮服的款式?!?/br> “不管怎么樣,這兩件事已經發生了,今天我找魯姐道個歉,請魯姐高抬貴手,撤了訴訟吧。 我們可是十多年的朋友了,楊老師又與我表哥和表嫂關系特別好……” 陳媛哪里是來道歉的? 她分明一點兒也沒錯。 若是旁人,果真有些原因的話,自己也不是不能退一步,可陳媛是美籍華人,在美國生活十來年,那里對于產權、專利、抄襲等特別敏感,她不過揣著明白裝糊涂罷了。 既然陳媛很會講歪理,魯盼兒也犯不著跟她生氣,淡淡笑了笑,“聽了你的解釋,我倒覺得訴訟不用撤,畢竟你什么錯兒也沒犯過,法官自然會認定你清白無辜?!?/br> 陳媛被這句話堵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抄襲了魯盼兒兩件服裝之后,她并沒有什么內疚之心,甚至聽到霓裳羽衣報了案,也沒特別放在心上,畢竟服裝抄襲案很難判斷,國外的名牌服裝公司也束手無策。 可是當輿論沸沸揚揚傳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時候,陳媛開始擔心了,尤其是當她得知霓裳羽衣居然提前將設計圖和訂單做了公證,越發忐忑不安。 形勢對自己和麗莎服裝廠太不利了。 過來求情的建議是老趙出的,他反對與霓裳羽衣打官司,“我們實力太差了,證據對我們也不利,若是官司輸了,損失會很大。 好在魯盼兒不像寧林那樣心狠手辣,她一向喜歡與人為善,也許就會答應了呢?!?/br> 陳媛也這么覺得。 比起老趙,她與魯盼兒接觸時間更長,關系更近。 雖然對老板不服氣,陳媛也親眼親身經過了許多事: 老趙還是在磁器口做生意時,魯盼兒曾提點他設計新款服裝;她對自己和店里的其他員工都很和善,大家有什么難事,只要能做到的,她差不多都能答應。 很多人都知道,魯盼兒是個好說話的。 低一次頭,好言好語請求一番,能避免未來的官司,避免高額賠償金,陳媛決定試一試。 可是,一切都沒按自己和老趙的預計發展。 陳媛不由得道: “沒想到你現在變得不近人情了?!?/br> “那你覺得我應該怎么樣? 無限包容你們,隨便你們抄襲我的設計?” 魯盼兒自問為人不差,但是,那也要看對誰,陳媛這樣的,自己就沒有必要團結,“如果說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就是不近人情,那我就不近人情了?!?/br> 陳媛突然意識到自己輕看了魯盼兒,她之所以下決心從美國回來開服裝廠,就是以為一切都很容易,當年魯盼兒的資金、條件還都不如自己,如今已經是京城里有名的富商了。 可是,真正做起來,麗莎服裝廠遠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 陳媛突然意識到,能將霓裳羽衣從一家小店發展到一個龐大的服裝集團,自己過去的老板并不是尋常人。 但陳媛還是充滿信心,“抄襲官司沒那么容易打贏,尤其在中國,幾乎沒有相似的案子,最終霓裳羽衣只能白費了力氣?!?/br> 老趙就是這么告訴自己的。 “過去中國沒有的東西,現在慢慢都有了。 抄襲官司也是一樣,霓裳羽衣不介意做第一個?!?/br> 陳媛又被堵得沒話說,時隔幾年回國,她果然覺得周圍的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但是,還有一個殺手锏,“如果魯老板不肯撤訴,我就會開始反擊了。 要知道,輿論并不只掌握在你一個人的手里?!?/br> 這次事件還涉及到了馬麗麗,確切地說,如果沒有馬麗麗在背后撐腰,她未必敢做得這么過分。 所以,出了事,馬麗麗也不會置之不理,她認識許多大老板,可是很有能量的。 “隨便你?!?/br> “你與寧林之間,這么多年發生的事情,如果一件件地發表在報紙上,一定會吸引很多讀者的吧?” “我們不會撤訴?!?/br> 魯盼兒鄭重告訴陳媛,又提醒道: “造謠也是犯法的?!?/br> 比起抄襲,誹謗更難認定,陳媛一揚頭,“既然這樣,我們就走著瞧吧?!?/br> 沒兩天,鋪天蓋地的報道便出來了,許多街頭小報都刊登了北京一位女富商與絲綢供應商關系非同尋常,也是為此她才走向成功,雖然沒提名字,但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魯盼兒。 當然,他們不只在這方面造謠,還將魯盼兒形容得刻薄、小氣、不講道理,也是因為如此,霓裳羽衣的員工才會滿懷仇恨地將設計圖偷是出來賣。 于是,買到圖紙的陳媛和提前穿著禮服露面的馬麗麗就都成了受害者——她們只是花錢買了設計圖,根本不知道是偷的。 霓裳羽衣立即追加了訴訟,不只要求陳媛就新款服裝事件道歉和賠償,還要為散播謠言付出代價。 魯盼兒沒有直接出面反駁謠言,有些事不是越辯越清的,尤其是涉及到男女關系,大家相信的往往是最離譜的說法。 做了這么多年女富商,這樣的事也不是沒見識過,世上總有陳媛這樣不要臉的。 沒想到,魯盼兒沒發聲,卻已經有人主動出來幫她了。 霓裳羽衣接到政府部門的一筆大訂單,為參加國際化會議的官員們訂一批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服裝。 這批服裝的經濟效益自不必說,只輿論上的影響就一下子壓過所有喧囂的小報。 報紙、電視輪番采訪報導,魯盼兒獲得的獎項、取得的成績,對這一次訂單的設計理念都被記者們一次又一次地呈現給讀者觀眾們,與訂單相關的所有事項也都成了熱門,服裝的選料、加工工廠、刺繡工人…… 畢竟是國際化的會議,展示中國人的形像,這是什么層次? 多少小報也沒法兒比。 魯盼兒與會務組溝通服裝設計思路后,順路拜訪王曉霞,“我一猜就是你的手筆,多謝了!” 雖然已經升任為廳長,可王曉霞的辦公室還與過去布置得相差無幾,辦公桌之外就是幾個碩大的書柜,擺得滿滿的書籍,她就在淡淡的書香氣中笑了,“這個活動的服裝原本也要找你,畢竟是獲過國際大獎的設計師,世界時裝中心時常展示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