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5
笑著與他約了時間,“今天果真有些趕,改天見?!?/br> 沒過幾天,魯盼兒就收到了紫檀百寶匣,確切地說,不應該再叫百寶匣,而是百寶箱。 這個玩意足有一個箱子大,里面分十二層,每層六十小格,里面的小東西數不勝數,花了幾天工夫才看完。 “還是送到倉庫里吧?!?/br> 魯盼兒一層層地合上百寶箱,“太不實用了,每次打開還要先對上機括,費時費力?!?/br> “原本就是清宮貴人閑極無聊弄出來的?!?/br> 楊瑾倒比她看得用心,“百寶匣雖然夠不上文物,不過里面幾樣小東西倒不尋常: 這三只小玉瓶是宋代的,金幣中還混有幾枚歐洲中世紀的……” 總之,皇甫終于得到夢寐以求的虎符了,楊瑾收到了喜歡的碑帖,而魯盼兒也得到了比拍賣會上更大更好的百寶箱。 不過她只看了一回就將百寶箱扔到倉庫里了,借口是要留給女兒當嫁妝,她其實對這東西并不很感興趣。 過了夏天,魯盼兒在襄平的編織廠按計劃準時投產。 新廠房又寬敞又明亮,高高的框架,巨大的玻璃窗,一臺臺編織機排著整齊的隊列,編織女工們帶著雪白的帽子,衣服上罩著雪白的背帶圍裙,正在編織今秋的新款毛衫。 魯盼兒拿起一件白地紅藍兩色樹葉花紋的毛衫展示給劉縣長一行人,“這批生產的毛衫主要銷往國外,這些產品經過國內火車轉運,再乘船漂洋過海,正好趕上圣誕節購物熱潮……” 大家笑著評論,“怪不得這么花哨,原來是賣到國外的?!?/br> “其實國內銷量也不錯,圣誕期后接下來就發往北京、上海等地,正好是國內春節前的購物高潮?!?/br> “應該只有年輕人穿吧?” “的確是年輕人最先接受的,但現在情況早已經變了,我們的張廳長就很喜歡,他穿著牛仔褲配大花毛衫,看起來特別年輕?!?/br> 尤其是他與劉南一起穿著同款的毛衫,那種充滿朝氣的感覺魯盼兒都羨慕,“所以,今年我打算把年前最后生產的幾萬件留在襄平,讓我們襄平縣也年輕時尚起來!” 劉北見過meimei和妹夫穿著大花毛衫,但是他自己卻不由自主地退縮了一步,“魯老板,你還是別留太多吧,賣不出去豈不賠錢?” “哈哈,不會賣不出去的?!?/br> 魯盼兒笑了,“我送大家每人一件吧,你們穿著就算給我做廣告了?!?/br> “白送可不行,但我們可以每人都買一件,而且今年過年縣政府的福利也改成發毛衫。 不過魯老板也得答應我一個條件?!?/br> “什么條件?” “那就是毛衫要用化工廠生產的毛線?!?/br> “為了化工廠,劉縣長可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呀!” 魯盼兒搖了搖頭,“不是我不想幫化工廠,可是他們的產品問題太多?!?/br> “有什么問題,我讓陳廠長想辦法解決,為編織廠提供合格的產品?!?/br> 劉縣長豈能不急,襄平本就是農業縣,工業廠值還達不到百分之十,就在這百分之十中,化工廠又占了一半以上。 這幾年化工廠的支柱產品腈綸毛線積壓如山,根本賣不出去,越是生產越是虧損,眼下不得不將大半生產設備停了下來,工廠也就要維持不下去了。 最初請魯盼兒來開編織廠時,他就想過借此挽救化工廠,但沒想到,魯盼兒所有的生產原料都在外地采購,與化工廠完全無關。 還在建廠時,魯盼兒曾經答應優先選擇化工廠的產品,既然在家鄉投資,幫扶化工廠也是應該的。 但是,真正看了化工廠的線之后,她還是回絕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化工廠的線還是依舊。 過去看起來色彩鮮艷的腈綸線,用現在的眼光就很土氣,根本與霓裳羽衣的產品不搭。 除了顏色,還有更多的問題,線的質量、規格都還原原本本保留著十幾年前的模樣。 “用化工廠的線,織不出這樣的毛衫,”前不久,陳建軍來到編織廠,也提了化工廠毛線積壓的問題,可他一副理所當然的神情,似乎編織廠正是為了解決化工廠毛線而成立的,被魯盼兒幾句話頂了回去,“我已經與陳廠長溝通過,難道他沒有向縣長匯報嗎?” 陳廠長的確找過自己匯報,但是他只說魯老板不愿意支持化工廠,不想買積壓的毛線,卻沒有說過毛線有什么問題。 劉北沉下臉,“陳廠長呢?” 有人回答: “剛剛化工廠來人把他找走了?!?/br> “這個時候走!” 劉北生氣了,“大家為了化工廠而來,他卻跑了,趕緊把人找來!” 化工廠與編織廠隔壁,沒一會兒陳建軍就滿頭大汗地趕到了,“劉縣長,廠里出事了——剛剛幾個工人將一臺機器拆了想偷偷賣廢鐵,我聽到報告后帶著保衛處及時趕過去,阻止了他們。 不過,一個工人跳墻逃跑時摔了下來,受了重傷!” “傷情重嗎?” “很重,廠醫處理不了,已經送到縣醫院了?!?/br> “不管怎么樣,人命關天,你先去醫院,化工廠的事過幾天再說?!?/br> 劉縣長搖搖頭,再無心參觀,“魯老板,我們也先走了?!?/br> ※※※※※※※※※※※※※※※※※※※※感謝墨柒柒扔了1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9-12-08 00:14:47感謝墨柒柒扔了1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9-12-08 00:15:24滟滟的新文,求預收! 第272章 自己判斷 沒兩天, 劉縣長請魯盼兒到家里吃飯。 魯盼兒是第一次來, 才知道劉家并沒有住在縣委大院, 而是一處獨門獨戶的平房,“與我家竟有些相似呢?!?/br> “這老房子雖然比不了貝勒府,可也是清代的建筑, 我們劉氏家族的祖宅?!?/br> 劉北笑著說: “這一代的老建筑特別多,等新區的房子蓋好了, 會騰出來用于旅游?!?/br> 又給她介紹了家人, “這是我母親,這是我愛人, 還有兩個孩子?!?/br> 劉嫂熱情地拉著魯盼兒坐在炕上, “婆婆舍不得老宅, 縣委大院都不愿意去。 就是舍不得這里的火炕?!?/br> 北邊天氣冷得早, 剛過中秋早晚便覺得涼浸浸的,魯盼兒上了炕,笑著說: “我在農村長大,小時候一直住平房,家里也燒火炕,確實很舒服。 不過,新樓有暖氣, 冬天也不冷?!?/br> “什么暖氣也比不了火炕好?!?/br> 劉嬸兒年紀大了,挺固執的, 顯然不愿意搬走。 “您老說的不錯, 火炕是好?!?/br> 劉嫂笑著哄她, 端菜上來,“這是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