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2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小爺我喜歡、經常用腦、男朋友是個受蘇怎么辦?!甩了唄!、因為你丑、狂情虐愛(H)、校園求“生”記、論身體是如何愉快共♂享的(H)、一晌叔歡(H)、重生之煙火孽情(H)、我的基友會捉鬼
了,便由你來管?,F在,便先去給文博做個助手,再從記者做起吧?!?/br> “是,梔蕙謹記大人教導,一刻不敢忘!定當盡心盡力,牢記記者使命:公正,不偏不倚,不畏強權,貼近民聲,同情弱者,為正義吶喊?!?/br> 左弗點頭,“那我現在就交給你一個任務,先去棚戶區那兒采訪那幾個住進新家的貧困戶吧?!?/br> 頓了頓便笑道:“畢竟,皇家日報著眼的是天下,而我們金陵晚報著眼的是京城民生?!?/br> “屬下這便去?!?/br> “將這帶上?!?/br> 左弗從袖口掏出一個錄音筆,道:“這叫錄音筆,這樣用……” 演示了一番后,“這樣有便你整理記錄,都記住了嗎?” 尹梔蕙好奇地接過錄音筆,研究了一會兒后,忍不住道:“大人,這真是人力所能為之嗎?這,這真得太神奇了!居然能將人的聲音錄下來!” 左弗笑道:“科學擁有著無窮的力量,但也無盡浩蕩,我的師門也只摸到了邊邊而已。聽我師父說,他們已造出了可上天的東西,可惜世道動亂,師門也潰散了,好多資料都遺失了。所以,我才要成立一個逆向工程小組,來研究師門遺留下的物品,希望能給予我們一點啟發,不至于在黑暗中摸索,沒個方向。 等我們將這些摸索透了,技術吃透了,我們就能創新,向科學的盡頭再向前一步。 清音,你不知道,在我聽了我師父的描述后,我是有多激動??茖W代表生產力,生產力的提升可以改變這世道,可強國,可富民,只要我們依照這條路走,再以圣人之言整理我們的精神世界,總有一日,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會煥發出無限的生機,每一個人都能吃得飽,穿得暖。 每一個孩子都能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每個老了的人即便無兒女也能得到照顧?!?/br> “大人,這就是您的抱負嗎?這是大同??!” 尹梔蕙激動地道:“聽說您在瓊州府時已在當地實現了大同,若是我大明都這樣……” 左弗笑著道:“瓊州嗎?或許不錯,但那還遠遠不是大同。那離著我所理解的大同還差得太遠了,我要的大同恐怕我這輩子都完不成。不過沒有關系的,這不還有你們在嗎?一代人完不成,就兩代人,兩代人完不成,就三代人……一代代朝著這個目標走下去,我們總會實現的!” 第548章 來戰啊 所有的事都按照計劃進行著,朝堂抨擊左弗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城市整改,尤其是修路,免不了會給出行帶來不便,只是一個城市的新生這也是免不了的陣痛。 絕大多數的百姓還是能理解左弗的。當然,朝堂上這些人可就不一定了。 沒事都要挑刺的這些言官自然看不得左弗這個擾民之舉,這彈劾是一封接連一封地往上遞,在早朝時也對左弗多有攻擊??上?,左弗并不是那種好拿捏的人,別看她在朝堂沒什么根基,可一張嘴皮子端得利索,扣起帽子來比他們還狠,斗了幾個回合,言官們好處沒撈著,這事反而傳到了民間,遭到了全城百姓的唾棄。 而金陵晚報便在這樣的氛圍中發刊了。 “賣報了,賣報了!” 下午申時末,一群穿著綠色襖子,年約十來歲的男童女童在一個十五六歲,同樣穿著綠色襖子,手臂上套著紅色綢緞,繡有金陵晚報字樣的少年帶領下,在各街坊,酒館,茶肆內吆喝著。 這些孩子都是各坊應征民夫的孩子。這些孩子雖生在京都,可生活卻并不比尋常百姓好多少。平日里,也就是能混個肚圓兒,偶爾能上一頓rou食,生活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 生活本就不易,填飽肚子尚不容易,又怎可能有余錢是讀書?這年頭,讀書可是費錢的事。 左弗走訪了一些貧困戶,見這些民夫家中困難,便選了一些孩童出來賣報。一份報紙一文錢的收入,看著不多,可一天賣上個二三十份,對于一個貧困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了。 茶肆里的說書先生早早就從報社那兒領到了金陵晚報,見此刻高朋滿座,喧聲鼎沸,便是拍了拍醒木,道:“諸位父老,今日在下從應天府那兒弄來了一份報紙?!?/br> 話一開了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說書先生很滿意這效果,咗了口茶,道:“諸位都知常州日報,瓊州日報吧?前不久朝廷也弄了個皇家日報,只是那報紙都是大學士文曲星寫的,在下肚里無甚墨水,也實在念不來那報。 不過,從今日起,這金陵晚報出了,在下就可以給大家念報了。諸位要問了,這金陵晚報又是個什么來處?呵,諸位更聽仔細了沒?在下之前提了常州日報,瓊州晚報,又說是從應天府那兒接來的報紙,所以??!” 醒木又是重重一拍,“從今個兒起,咱們南京人也有自己的報紙啦!而且是小左大人主持的,這報紙啊,在下已預覽了一遍,這個精彩??!內容大體跟瓊州,常州日報差不多,連載的話本也有,今個兒上了個新故事,我給大家念念啊……” 所有人都探長了脖子,若說左弗辦的報紙什么最吸引人?無非就是這連載話本了。 話本雖上不得臺面,可自問世以來便極受廣大群眾歡迎。印刷話本的作坊往往也能因此賺得缽滿盆滿。 但話本雖好看,可卻不便宜,哪怕是那種質量很差的,往往一本話本就要一兩銀子以上,這可不是什么便宜消費。 不過報紙的問世卻是很好得解決了這問題。常州日報販賣到南京雖要被黃牛盤剝去不少,價錢翻了幾倍不止,可饒是如此,也是消費得起的。 而且報紙上可不光光有連載話本,還有時政要聞以及常州大儒們對考題,考卷的點評。 這對寒門子弟來說那可就是了不得的事了!這等于隔山學藝,受這些大佬啟發下,勝過自己瞎琢磨幾年呢! 而現在金陵也有了報紙,那以后他們也不用被盤剝了。等這說書的讀完報,無論如何也要買一份回去的。 金陵的第一份報紙收藏價值可是很高的! 至于皇家日報? 那也能叫報紙?完全是在云端飄著,毫不接地氣,一堆之乎者也,沒點水平還看不了。 “凡人成圣傳?!?/br> 說書先生說得唾沫星子亂飛,臺下一群人也是聽得如癡如醉。報紙上的話本都十分經典,但像今日說的這個故事卻是大開眼界。 雖一章只有兩千字這樣,可僅僅一個開頭就徹底把他們的心給勾起來了。 故事說的是一個貧家小子,寒窗苦讀多年連登科,結果中了狀元沒多久卻是被歹人害死了。死后,這位心有不甘,竟是帶著記憶輪回,且輪回到了另一個言可殺人,詩可圣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