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4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小爺我喜歡、經常用腦、男朋友是個受蘇怎么辦?!甩了唄!、因為你丑、狂情虐愛(H)、校園求“生”記、論身體是如何愉快共♂享的(H)、一晌叔歡(H)、重生之煙火孽情(H)、我的基友會捉鬼
” 素來唯唯諾諾,病怏怏的盧紘佲居也開口了,“我瓊州適宜種棉花的地兒本就少,若是將我安定勞力抽調,那以后都買棉花去吧!” “買就買!” 毛榆冷哼,“棉花本就不適宜在瓊州種,還不如買去!” “那布料成本不是要上漲?!” 盧紘佲也不甘示弱地道:“我們現在尚能自給自足,何必去外面買?!且內陸那些棉花不適合機織,唯有府尊提供的棉籽適合機紡!” “呵,連個典史都怕的老縣令如今居然也抖出來了?!?/br> 毛榆嘲諷道:“當初也沒見你這么硬朗??!” “毛榆!” 盧紘佲氣得臉通紅,指著毛榆哆哆嗦嗦道:“老匹夫!你竟敢羞辱老夫!我,我跟你拼了!” 說罷手里的本子便是扔向了毛榆。 這下可好,一下炸鍋了! 這些州縣官吏手里的本子都是左弗發的現代辦公用品。在品嘗了硬筆書寫的便捷后,現在大家都用上了這種硬皮速記本和簽字筆。 這些本子左弗都是挑好的買,質量那是杠杠滴,直接這么一砸,毛知州的額頭上直接腫了個包,這下緊繃多日的神經一下斷了,怒火直接爆了出來,只聽得毛榆叫了聲“老匹夫”后,便撲了上去,兩人直接扭打成一團! 這下邊上的人也不吵了,忙上去拉架,結果拉來弄去的,不知為何架沒勸住,反成了團戰。 搞農業的跟搞工業的打,地方上有重要工程的跟有港口的打,嘴里還不斷叫罵,連問候人老母的話都罵了出來,完全沒了官老爺的斯文模樣,跟市井潑婦一般,那叫一個兇狠! 薛耀明跺著腳,連連道:“住手!住手!成何體統,成何體統?!” “休要攔我!” 毛榆的一只眼被打腫了,可他卻不退縮,舉著自己手里的硬皮本對著程繪的面門直直打下去,“勞資早看你這個棉花佬不順眼了!你個七星撲街仔,本事乜有(本事沒有),整日叫,叫乜叫???!丟內老母!” “你個瓜娃子,腦殼沒得腦花兒,寶批龍的龜兒腦殼浪個撒子?!” “老匹夫!” “豎子??!” “夠了!” 左弗猛地一拍桌,大喝道:“你們今天要將我這衙門拆了是不是?!大小都是個官,口吐市井俚語,堂官跟前動手動腳,成何體統???!” “大人,此寮不講道理??!” 盧紘佲氣鼓鼓地道:“他不知輕重,不……” “夠了!” 左弗又是猛地一拍桌,“不要說了!你們的難處我也曉得,若是不行,一些事就緩一緩做吧!反正能抽的人我都給你們拉來了,我再也弄不到人了,除非我們上書朝廷,跟清廷議談,將淪陷之民贖回大明!” “不可,不可!” 一群官員驚呼,“此舉有損國威,不可??!” “損什么國威?!” 左弗冷哼,“那都是我們的同胞兄弟,將其贖買回來怎就有損國威了?!” “府尊,這等事朝廷絕不會通過的!” 毛榆道:“下官跟隨大人好幾年,這些年學習大人師門馬哲先生的著作,懂了資本,懂了生產力,懂了資源分配,不敢說已將馬哲先生的學問研究透,可卻也懂了兩三分。下官自覺已脫胎換骨,非迂腐之人,自大人提議與清人贖人后,回去便思量琢磨此事。 可下官琢磨來,琢磨去,都覺此事行不通。先不說這折子上上去,朝中會如何議論大人,就說清人那邊。如今他們占據了我大明半壁江山,前期闖賊禍國,后又受他們屠戮,中原十室九空,在這器械落后,觀念陳腐的環境里,生產力如何提高?他們得靠人!人才是最大的財富,他們如何肯將人給我們?給了我們,他們還盤剝誰去? 大人,此事萬萬不可提!不然不但沒有效果,大人可能還要遭言官彈劾。我大明開國近三百年,與清廷議和已是頗先例了,萬萬沒有議談求人之事再發生,一旦上這折子,大人必遭攻陷!” “是啊,是啊,毛知州說得對。府尊,你要三思而后行??!瓊州可不能少了您主事??!” 一群官員紛紛議和,“馬哲先生,潤之先生,鄧公選集里說的清楚,在工業產生前,人是最大財富。這清人雖未看過三位大賢的著作,但他們定也有此意識的,國朝初問鼎,人是財富,沒有人他們靠什么養活自己?朝廷本就不事生產,無有所出,韃子除了捕魚狩獵,還會什么?不將淪陷的大明子民握手里,他們靠什么跟我大明對持?!大人,萬不可沖動??!” 第390章 試著搶一搶? 左弗揉了揉眉,感覺腦仁發疼了。 怎么說呢?將偉人們的著作經過修改,掩去了時代痕跡后,發給這些官吏后,他們還真是花了功夫研究的。不但研究了,居然還能跟儒家相結合,創作出了一套適合彼時大明社會運行的理論來。 在學習了相關的科學知識后,再研究偉人的著作后,他們對大明為何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有了明確的認知。 不得不說,這年頭能考上進士的,哪怕是個三甲進士你都小瞧不得。這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不是一般強。而且這些人都有個特點,就是探索心特別強。 他們看到了稀奇的機器,見識了古怪新奇的東西,但他們也看到了左弗用人制度上的特別。 在看了這些著作后,一些模糊的概念得到了解釋,然后,他們忽然發現自己找到了一條康莊大道。 若是順著這條路走下去,那不就是圣人說的大同了嗎? 左弗并沒有將所有的東西都給這些古人看。其實,她給出的東西都已經經過她刪減和修改了。 后世的東西未必適合一個時代,所以有些東西還是要刪減的。但這些古人能將這些理論與儒學結合,創作出適合大明彼時的理論來,著實還是令她驚喜又欣慰的。 她覺著只要這批官員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早晚有一天大明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 當然,眼下并不是暢想未來的時候。因為不解決用工荒,不要說大明的未來了,眼下的瓊州就得翻船。 他們接了大批量的訂單,還有諸多基建沒搞完,勞力缺口現在多達十萬多。許多工人現在已經分三班倒了,一月只有兩天休假,而官吏則是休假都沒有,而且每天辦公時間超過十二小時以上。 這十二小時可真是都在干活的,可不是在混日子。不但要批閱公文,還得親自上山下鄉。一些官員為了省時間,連轎子都不坐了,直接穿上改良過的漢服,騎著自行車去辦公。 就這樣,他們還嫌慢。瓊州如今有一批小福船專門供這些官員使用,不然騎車也得騎死人! 鄭氏就是個吞貨獸。鬼知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