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7
而過,準確地按在xue道之上。這些年寧衡手上功夫已經出神入化,朱定北舒服地喟嘆一聲,不多時呼吸便平緩起來。寧衡手指動作未停,輕聲喚了一聲:“長生?”沒有得到回應,他才慢慢地放松了眼中封鎖的情緒,在夜色之下將一片柔情傾覆而下。昨夜月朗星稀,第二日果然是個好天氣,樓船順利地在海上梭行,避開了層層屏障,進入了寧衡預計的區域。“這里?”朱定北指著一處,問寧衡他們現在所在。他手上拿著的,卻正是幾年前他們從鮮卑狼牙山酋長墓中拿出的那卷破爛羊皮。誰也沒想到,最后破解寶藏所在的關鍵竟真的就在這卷羊皮之上。而發現這個秘密則完全得益于朱定北愛看游記奇聞的喜好,若不是寧衡從寧家的書庫中將最古老的已經沒有人翻閱的行商手札拿給通讀寧家行商錄的朱定北,他們也不會因緣際會在那卷手稿中,發現了羊皮卷上所畫線路和奇怪標注的意義。那些波浪線,代表的正是水域。而那些奇怪標注,卻是昭太后特設的數字暗號,上面對應的則是每條波浪線的水域深度和溫度。在寧衡動用寧家的勢力探查兩年之后,他們才堪堪將目標鎖定了朱崖島偏南出的一處水域。“嗯,是這里。再過一刻時,我們便能到達水域深處?!?/br>寧衡修長的手指在他所說的地方點了點,而后對朱定北囑咐道:“先讓他們下水探探路,你跟在我身邊,不要做讓我擔心的事?!?/br>朱定北太有自己的主意,很多事情他想到便去做了,當下亦不會給寧衡解釋原因,常常讓他擔驚受怕。此次在海上,兇險難測,因此他不得不多嘴囑咐兩句。朱定北十分不雅地翻了一個白眼,撇嘴道:“這句話你已經說過三次了,還想讓我再給你保證第三回嗎?”寧衡愣了下,拍了拍他的頭道:“你聽話?!?/br>這下朱小侯爺不滿了,直接用腦袋狠狠地頂了一下長信侯爺的下巴,成功讓蹲在身旁的寧衡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寧衡見他得逞的笑容,索性盤腿坐在他身邊。兩人就著羊皮卷又對比海域上的位置比劃起來,不多時,樓船便在一處穩穩停住。朱定北抬起頭來。迎著陽光,他瞇起眼睛,低聲道:“終于,到了?!?/br>第133章天下金銀一望無際的深海,誰也不曾料到在這片海域之下竟藏著一處埋沒水中的沙洲。據海上行船經驗豐富的寧家掌舵說,這片沙洲原本是朱崖島附近的一塊小島,后來被水淹沒,慢慢陷入水中才在海上失了蹤跡。水性極佳的寧家人下水幾番探查之后,才終于在沙洲中挖出了一截鐵鏈。幾人看不出端倪,還是對海最了解的掌舵驚咦了聲,道:“家主,這好似是海葬棺槨的囚鏈?!?/br>在海邊生活的人,許多人對海有著極深的信仰,都愿意死后重回海神的懷抱。因此,在廣州府一代,海葬并不是少見的事。而為了防止棺槨在海中被沖開,在棺槨入水前都會仔仔細細地圈上幾層鐵鏈,這一截鐵鏈若得此用,出現在這里也合情合理。這時候又有人從海面冒出頭來,那人稟報道:“家主,屬下饒這個小島一周,其大小有三千米方圓。島上生有藻魚,但島中央離了一處石碑,屬下在水下沒辦法看清上面寫了什么?!?/br>這個人是一行中水性最好的,因此讓他稍作休息之后,寧衡便讓他帶著幾人看是否能將石碑抬上來。幾人齊力試了幾次都無法撼動石碑,在水中也無法拓印,最后朱定北想了個辦法,讓他們用海藻貼著字眼編織看是否能拓下石碑上所述。此法果然有成效,雖然水藻被送上來時已經變形,但按照編織的痕跡復位擺放后,便竟石碑上所寫復原在眾人眼前。誰也未想到,竟然是這樣一句讓他們哭笑不得的話。——秦昭到此一游。這句話凡事寧家人都不陌生!秦,乃太.祖皇帝的名諱。昭,為昭太后之名。當年昭太后與太.祖皇帝每游歷一處山水都會留下這樣的字眼,只是此前都是昭太后隨手刻在樹上或是地上,沒想到這一次卻如此大費周章地鐫刻在石碑上。這也讓寧衡愈發確定自己沒有找錯地方。朱定北看過之后卻是一驚。時刻關注著他的寧衡沒有錯過這個表情,低聲問道:“怎么了?”朱定北遲疑了下,還是道:“這個昭字,似乎是太.祖爺親筆?!?/br>寧衡眉峰一動,仔細看那個昭字,軟塌塌的海藻哪怕復原了石碑上的字樣,但筆鋒刻痕卻是無從看起,他不知道朱定北是從何處看出來的,但他相信對方的眼力。他過目不忘的本事寧衡也知之甚深,寧家的某些珍藏批注里偶爾也會出現昭太后和太.祖皇帝的親筆字跡,因此朱定北若是識別出什么也不奇怪。見他不解,朱定北解釋道:“這個昭字少了一筆。你看,口字成匚,太.祖帝的筆跡寫到昭字似乎都會少一筆,應當不會錯?!?/br>寧衡也知道太.祖帝這個習慣,但以前只以為是太.祖皇在批注時為避諱昭太后名諱才會減去一筆,可在朱定北看來卻像是某一種……閨房樂趣。那拓字之人回憶了下,確認說這個昭字他用手摸過,確實少了一筆。寧衡想了想也覺得有可能,畢竟昭太后隨性而為,并不是會刻意尋人立碑只為寫上這幾個字,因此他對朱定北點了點頭,確認了彼此眼中所想。不會錯了。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再派人到海中島探查的時候,見朱定北站起身來,看著海面躍躍欲試,寧衡連忙將他拉住,打了個眼色給寧叔。后者便去廚房將一早備下的美食端了上來,企圖分散他的注意力??上?,朱定北既不是貪食的樓二少,也不是遷就人的賈十一,仍舊自顧自地趴在欄桿上探身去看水中情形。第一日搜尋無果,第二日,寧家人帶著鐵楸下水,在海下小島上坑坑挖挖,如此摸索了三日,放找到一個密封的盒子。那盒子帶上來時滿是淤泥,洗凈之后才發現竟是極其名貴的玉質盒子,看不出任何密封的痕跡。不過這個小機關對寧衡來說并不難。昭太后留下的手札中,便有類似的密封盒子的打開之法。寧家人將玉盒小心地呈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