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3
暫收涼州西海軍西平郡二品駐將竇長東將印,及二品駐將李河兵符,扣押竇長東李河及其子與副將,以及全軍監軍回京受審謊報軍功一案。余下都尉以上軍官押在軍中,查明事實后再行處置。擢升涼州晉昌郡駐軍從三品中郎將郝刀,朱水為正三品將軍,赴西海西平二郡護定大局,確保邊境安危。隨后,陛下令欲徹查各府駐軍監軍的消失以極快的速度從洛京向四境擴散開。但等他們得到消息到底慢了一步,一些做賊心虛的更是因此露出破綻被皇帝早前就派下來的暗探抓了個正著。各軍人人自危,年關的喜氣蕩然無存。十二月初九,臘八節才過,朱定北一早便上了馬車往長信侯府而去。他們約定這日去寧衡名下的別莊梅苑賞玩,梅苑在東郊,幾人先到長信侯府碰面再同車去往別莊最是方便。鎮北侯府離長信侯府最遠,他是到的最晚的一個,他來時,已經嚎了好幾嗓子的秦奚見了他又撲了過來,滿臉委屈道:“那該死是竇長東什么時候不死,非得這時候跳出來,連個年都不讓人好好過了!我行囊都收拾好了,結果被我阿爺硬生生從馬背上扯下來。我好恨??!”朱定北嘴角微不可見地抽了抽,樓安寧把他從朱定北身上撕下來,沒好氣道:“晚一年去又不會掉一塊rou,你都喊了一早上了,好歹換個詞,我都聽煩了?!?/br>秦奚瞪了他一眼,自己悶著氣找賈家銘去了。朱定北略覺心虛地摸了摸鼻子,迎上寧衡戲謔的目光,正經了臉,道:“可以走了嗎?”幾人便上了長信侯府的車架,一路又鬧又笑地往梅苑去了。出了東城門,樓安寧推開車窗回頭看了眼遠去的洛京城門,把車窗放下,回身道:“昨天可嚇壞好些人呢。我聽說有幾個軍機重臣回府之后就病了,肯定是心里有鬼?!?/br>從昨天開始洛京城的氣氛便無形地緊繃著,使得這些聰敏的孩子哪怕是對著熟悉信賴的摯友,也只在出了城門之后才敢討論這件事。賈家銘道:“陛下這次看樣子不準備輕拿輕放,只怕收拾了一批人之后,還會有大動作?!?/br>秦奚撓了撓頭,“什么大動作?”在他看來,那些犯下罪行的將士逃不了懲治,但該殺的殺了,改懲處的處置了,這件事便就圓滿了,還會有什么大動作呢。樓安康看了朱定北一眼,壓低聲音道:“這些年陛下都沒怎么大管過各州駐軍,肯定會趁這個機會,整肅軍治,收回一大部分軍權?!?/br>秦奚了然,不過他卻不怎么擔心這件事:“反正將士還是有戰可打,兵權被陛下收回去,他們該怎么訓練還是怎么訓練,該打戰還是得往前沖,除了對那些手握軍權的將軍——”他頓了下,有些僵硬地瞧了眼朱定北,才壓低聲音嘟囔道:“也沒什么區別?!?/br>朱定北被他小心翼翼的動作弄得一笑,接過他的話道:“樹挪死,人動活。舊制沿用了這么多年,弊端已經遠遠大于益處。四方邊境不時有御敵之戰還總算沒把將士的底蘊搞壞,但內境幾州駐軍,了不得有一些剿匪,或是災年疫病時的防護任務,現在就算把他們拉出去和羌敵或者匈奴干場實戰,恐怕一百人里活不下來一個?!?/br>幾人聽了都是一驚。他們到底格局還未打開,哪怕知道大靖軍治上出了問題要變革,但也看不到具體之處。朱定北這般說,是讓他們真真切切意識到了軍治問題的嚴重性。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若是將士連戰都大不了,朝廷每年還挖空一半國庫養著他們,還有什么用?第84章長生作畫馬車出了東城門,往東郊梅苑緩行而去。朱定北見他們對軍治問題充滿了求知欲,想了想,挑著話對他們解釋道:“現在推行的軍制是泰安十七年定下來的。先帝登基之前的二十多年,四境戰事不斷,還有藩王之亂,在十七年是才在屢屢的應急求全下,推行了不換邊防,不換主將,將印兵符分立,監軍代行太子之巡的軍制?!?/br>“陛下登基頭兩年內外也不平靜,亂了一陣子,因為這個軍制的緣故,各方駐軍根基深厚,很快響應陛下詔命,以最快的速度平復了內亂外敵。正是因此,之后幾年都沒有人提起軍制革新?!?/br>“直到貞元十五年,荊州的一位老將軍提出軍制弊端漸顯,可令行剔除其中不利之處。不過那時候涼州戰事頻發,朱家軍又與鮮卑苦戰,朝臣都怕改制引起內亂禍及邊境,便將此事按下不提?!?/br>“如今,北境還算太平,匈奴喪王也得耗時間定下大局,而單憑一個羌敵還不算難對付。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br>除了寧衡之外,這些尚且年少的孩子并沒有長輩與他們說起這些往事,此時聽朱定北娓娓道來,才明白了來龍去脈。賈家銘敏銳,聽罷沉吟了會兒,說道:“若是如此,那內境的駐軍恐怕不愿意軍制改換,若是他們聯合起來……”朱定北贊賞地看向他,“所以就看,這前鋒一戰陛下能下多大的狠手了?!?/br>賈家銘眼睛一亮,確實,這個問題卻只有陛下能夠解決。若是陛下這次足夠殺伐決斷,先挫了他們的元氣和氣勢,之后再有動作就會容易得多了。樓安寧小聲道:“但愿他們識相一點吧?!?/br>若是真到了不得不用武力鎮壓的地步,讓邊境軍揮戈指向內防軍,內斗一起恐怕要不安定好長一段時間,死很多無辜的人。秦奚道:“舉凡新政推行,非一日之功,搞不好明年還在改,我連駐軍營都去不了!啊啊,想到我就鬧心,可惡!”這抱怨換來了幾人的白眼。長信侯府的別莊離京城不算遠,馬車出了城慢行了半個時辰便到了。別莊平日都有專人打理,早前便接到消息說侯爺要帶伙伴來賞梅,再三準備,很是周到。昨夜下了一夜雪,磚石路上干爽,而兩旁的灌木矮樹上的雪還保持原樣,一眼望去,銀裝素裹,很是怡人。幾人裹著厚披風,進了別莊便往梅苑而去。還未走近,便有淡淡的梅香縈繞在清冷的風中,待走入梅苑賈家銘和樓家兄弟眼睛便亮了幾分。世家里的第一梅苑并非徒有虛名,梅香素雅,迎面或紅,或粉,或白,或黃的梅花爭相綻放。離得遠看,寡淡的梅花卻也有濃墨重彩的崢嶸景象,走進了,那梅景緩緩沉靜下來,每一棵梅數,甚至每一朵梅花都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