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長公主行事暴戾,嗜血酷殺,實在有違天和,應早離朝堂、軍隊。 有從人倫大道上講:千年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養家,女持家,如今滿朝百官皆是男子,武將中能獨當一面者眾多,不需要再用長公主來當元帥和將軍了。 還有掏心掏肺的為季敏著想的:長公主乃龍女,本應錦衣玉食,無上榮華,可此前不得已帶兵上陣,如今戰事已平,就應讓公主早日卸甲,享人間富貴。 這些奏章,如雪片般飛到了皇帝的龍案上。 但皇帝一直壓著,不予回復批示。 只十日后,京城又傳來消息:江東連日大雨,麗江江壩坍塌,十余州郡被淹,水災嚴重。 這一下,朝堂上下,百姓之間又是一片嘩然。 之前的石碑,老百姓雖然議論紛紛,但想著長公主的軍功,還是半信半疑。 但江東一事,馬上便有一種傳言傳遍京城:因長公主為女子純陰之體,執掌朝綱,才引起此次天災水患,如她再不交權,災難就會不斷。 言辭措措,百姓們嚇得不行,都信了…… 文臣們的奏章又如雪片般呈上來:若想賑災,先退永平長公主。 就當這些人以為此次還需再費口舌力氣才能達到目的時,永平長公主第一次上朝了。 金鑾殿上,永平長公主摘盔卸甲,自請交出兵權,撤去安國大將軍之號。 楚紹一直都記得那一日的季敏。 她站在大殿中間,站在一群男子中間,站在群臣的口誅筆伐之中。 面色平靜,姿態挺拔,就像一個孤勇的戰士,雖敗,卻依然堅守著她的尊嚴與榮光…… 朝陽宮內,季敏在書房內用錦布拭擦自己的三尺梅花槍。 槍尖鋒刃寒光閃閃,上面浸染著敵人的鮮血,封印了無數的亡魂。 這是她十三歲突圍救父,名揚天下時,有義士感動于她的忠孝,贈此槍于她。 這槍原是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寶槍,可惜霍大將軍英年早逝,留下芳傳千古之言:匈奴不滅,無以家為也。 今日,天下依然未定,但她也要封起銀槍:“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br> 季皇后站在房門口,看著季敏略帶寂寥的背影,一陣難過。 她曾經深深地反對季敏學武,反對她從軍,她已經有了帶兵搏命的丈夫和二兒子,她不希望女兒走上這條艱苦的路。 她希望她的女兒能夠嬌憨明媚的享受青春年華,得到女孩家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可是當女兒面對眾口鑠金,不得不收起搏擊長空的羽翼時,她心中卻是滿滿的心疼。 “母后,”季敏回頭看見母親臉上的表情,便明白母親心里的想法,忙笑著安撫:“我沒有事的?!?/br> ……將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從季敏率軍返回京城的時候,便想過可能會有這樣一天。 她身為女子,統御大軍,現又占了元帥這樣的高位,必定會有心有不服的人,想把她拉下來,取而代之。 但她依然選擇無所畏懼,沖鋒向前,逐唐太妃,整頓軍紀,更是碰了某些人的利益。 他們構陷于她,也是意料之中。 打仗不以一城一池得失為榮辱,比起費力氣去澄清謠言,不如讓敵人露出馬腳,然后以退為進,另尋戰機。 昨天她也是這般勸父皇的,父皇疼愛她,不欲她受委屈。 但政局動蕩,父皇也不得完全施展。 她不能讓父皇再為她承擔壓力。 如今救災為首要之事,她的小委屈都不是什么大事。 …… 這一次,世家大獲全勝,便有那得意自滿之輩招搖道:皇帝能怎樣?公主又能怎樣?還是離不開世家的支持與困箍。 但也有那目光長遠之人,暗自嘆息:這季敏果然是人中龍鳳,寵辱不驚,非同一般。 竟然主動交出兵權,平息事態。 雖然世家看似贏了,但這天下都是人韓家的,等過了這段時間,皇帝隨時可以再次任命季敏為大將軍,為元帥。 等到那時,就是人家秋后算賬的日子了,他們能做的還是早一些安排,做好退路吧。 六月二十,是唐家唐太公的七十大壽。 人生七十古來稀。 唐家又出了兩代皇后,唐太妃是唐太公的嫡親女兒,季皇后是唐太公的親外孫女。 故此,這七十大壽是要大擺宴席,好生慶祝一番。 但此次宴會,最受矚目的是,永平長公主做為曾外孫女也要來賀壽。 這可是永平長公主卸甲交出兵權后,第一次出現在公開場合。 所有人都想看一看,永平長公主現在會是什么樣子。 唐家此時,二房媳婦在唐太公面前是哭哭啼啼,因為她唯一的兒子就是唐老四,被季敏一箭射死。 “父親,若那季敏來了,你必要好生說說她,替我的兒子、替我們唐家出口氣啊?!?/br> 作者:又想了兩個文名,想請小天使看看,你們覺得三個文名那個更喜歡。留言發紅包,求收藏。 A:怎奈他秀色無儔 B:我見公主多妖嬈 C:公主的白月光 文中世家的解釋參考百度,有四句詩來自 ☆、撩人 按理說,明天就是唐太公的壽辰,做兒媳的怎么也不該此時哭嚎弄事。 但二房夫人這樣做:一是氣不過,她好好的兒子被人殺了,還不能報仇,眼見的仇人明天上門,還怎么也得鬧一鬧。 二來,唐太公從兩年前大周滅國后,就在家中布了道場,每天只管尋仙問道,不問任何世事。 而太夫人又早逝,如今家里大事小情都由大房、二房兩位夫人掌管。 二夫人自認有底氣糊弄看上去已經糊涂的唐太公,讓他在壽宴上羞辱季敏一頓,也算出出氣。 唐太公盤膝坐在藤床上,手拿拂塵,閉眼誦經。 聽了二兒媳的話,他慢慢睜開已經渾濁的眼睛,靜靜地看了二夫人。 二夫人被看的有些頭皮發麻,但接著嘴硬道:“父親,您得替小四兒做主??!” 唐太公又看向旁邊兒站著的同樣哭喪著臉的二兒子。 “你過來,跪下!” 二爺不明所以,但也得聽話當爹的話,跪在床前:“爹,小四的確冤啊?!?/br> 唐太公忽然舉起拂塵柄,劈頭蓋臉的打向二爺。 二爺的眼眶都被抽青了,但也不敢躲,嘴里直說:“父親,這是干什么呀? ……你這混賬東西,娶了個混賬媳婦,生了個混賬兒子。 爹的不能和兒媳婦動手,當然得打你了。 老太爺因用力。一口氣都沒喘上來,大咳起來。 旁邊站著的大爺連忙給父親順順背:“爹,您有話慢慢說!” ……有話慢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