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
書迷正在閱讀:俘虜2、三生無幸、這些年的幸?!页闪怂麄兏缸恿说睦掀?H)、家道中落后被前任捧紅、【全職高手同人】我們結婚吧、總是被男主攻略的穿越日常[快穿]、我見公主多妖嬈、極樂[第二部](H)、道爺,安好?、逐南
紀云心道:先帝果然是個貪圖美色、喜新厭舊的好色之徒,“那個人”擁有完美的rou/體,更兼有趣的靈魂,也只是盛寵了半年,一旦不能滿足他的欲/望,就立馬被冷落。 九個月后,紀云生下十皇子。 轉機來了。 先帝的嬪妃們一共生育十二個皇子和五個公主,但是存活的很少,到目前還活著的只有三個皇子和一個公主。 皇嗣珍貴,所以,失寵的紀云母憑子貴,封了淑妃。 恢復身材的淑妃一舞傾城,再次吸引了先帝的目光,重新獲得盛寵。 紀云看過孔雀的“繞柱而舞”,孔雀跳舞時的那個風sao勁啊,簡直sao斷腿——孔雀跳到一半就傷了腿和手,四舍五入算是sao斷腿。 但這一次紀云的復寵沒有重cao舊業跳魅惑的“繞柱而舞”,這次紀云編排的新舞,輕盈圣潔,就像畫中的九天玄女,符合她淑妃的高貴身份。 紀云在背后裝了兩個大白翅膀,全程幾乎都是踮起腳尖跳舞,猶如一只純潔的白天鵝。 先帝為之傾倒,之后兩年,紀云幾乎是獨寵。 根據起居注記載,淑妃紀云唱的一些新奇之曲歌詞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從不咬文嚼字,即使大字不識的老百姓也一聽就懂。 “紅塵多可笑,癡情最無聊,目空一切也好,此生未了,心卻一無所擾,只想換的半世逍遙……”, 淑妃給這首歌取名為,是她唱的次數最多的一首歌。 淑妃紀云還給蘇軾的重新譜曲 紀云好奇,問田七,“你可會唱哀家譜曲的那首?” 田七道:“這個簡單,宮里幾乎人人都會唱?!?/br> 田七唱起來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田七唱罷,紀云指著淑妃另一首歌,“繼續?!?/br> 田七越唱越興奮,“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付誰勝出,天知曉……” 田七就像個點唱機,紀云那里不懂點那里。 如果在現代,田七絕對是KTV麥霸,沒有她不會唱的。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獨中堅強……我知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天青色等煙云而我在等你……” “……愛江山更愛美人,那個英雄好漢寧愿孤單……” 田七唱到半夜,聲嘶力竭,嗓子都快唱啞了才罷。 田七的歌聲余音繞梁,當晚,紀云做夢都是歌曲聯唱。 次日,紀云起床后,搬了太師椅繼續在紫藤花架下自己的起居注——昨天孔雀的繞珠而舞把花架跳塌后,永興帝命人一夜之間重新搭了個花架,更大更堅固了。 淑妃紀云這兩年獨得先帝恩寵,先帝忘記了身為皇帝要雨露均沾,不再踏入其他嬪妃的宮殿,只寵紀云一人。 一時間,后宮粉黛無顏色,就連初一十五例行在皇后那里過夜的規矩都不管不顧。 或許這就是愛情。 老皇帝年紀都可以當紀云的祖父了,確老夫聊發少年狂,為愛癡狂,被淑妃深深迷住了。 老皇帝先是封了淑妃紀云為貴妃,而后封為皇貴妃,成為妃嬪之首,形同副后。 老皇帝曾經對紀云說:“你還有什么驚喜是朕不知道的?” 老皇帝以前的寵妃基本不超過半年,但紀云不一樣,她總能給老皇帝新鮮感,讓老皇帝覺得每一天都像是初戀的感覺。 兩年后,先帝的原配嫡妻郭皇后病情加重,油枯燈盡,薨了。 皇后之死,紀云這個寵妃成為眾矢之的,后宮的人嫉妒她,前朝的官員指責她魅惑君王,整天弄些yin詞艷曲、奇yin技巧(其中就包括方便面)來討皇帝歡心。 更有甚者,有朝臣上奏本,指責皇貴妃紀云是禍國殃民、魅惑皇帝的楊貴妃般的紅顏禍水,皇帝若再這么寵下去,會晚節不保,變成唐玄宗這樣的昏君。 皇貴妃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但,皇貴妃沒有坐以待斃,她以退為進,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根據起居注記載,紀云在先皇后葬禮上哭暈過三次,之后身體不適,郁郁寡歡,什么舞蹈都不跳了,也不唱那些新奇的歌曲,她洗凈鉛華,發誓為先皇后吃齋念佛,整整一年都沒有沾過葷腥。 為了表現為先皇后守喪的誠意,紀云徹底斷絕了“rou”,手里捧著窩窩頭,菜里沒有一滴油,她還拒絕了先帝侍寢的要求! 一年之內,皇貴妃清心寡欲,就連先帝去拍門求歡,她也不肯開門。 先帝求愛不得,由愛轉恨,怒斥皇貴妃,“都是朕把你寵壞了!你就是欺負朕喜歡你!既然你不愿意侍寢,后宮不需要你了,你干脆出宮做姑子修行去,求仁得仁,給先皇后祈福!” 紀云對榮華富貴沒有一點留戀,將年幼的十皇子托付給金賢妃(就是金鎖)撫養,就這么出宮了,在清風庵帶發修行,每天為先皇后抄寫佛經。 就當后宮的人以為紀云從此失寵,老死宮外時,紀云卻又給了世人驚喜。 紀云在庵堂的后院種菜,自給自足,她發現了一種西洋商人帶到大明的根莖類植物,極容易存活栽種,耐水耐旱,旱澇保收。 因為來自海外番國,所以叫做番薯,番薯長在地里,呈現瓜狀,所以也叫做地瓜。 紀云先是努力推薦給清風庵附近的村莊種植,因其好養活,再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的優點,很快從京城擴散出去。 兩年之后,北方大旱,很多地方糧食顆粒無收,但地瓜卻活下來了,數不清的窮人們被地瓜拯救,紀云有了個外號——地瓜娘娘。 地瓜的種植緩解了饑荒,朝廷開始在全國大力推行,紀云在民間名氣大增,有人甚至把紀云當成神靈,給她建立生祠,立長生牌位,宣揚她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轉世云云。 紀云由此洗脫了禍國妖姬的壞名聲,先帝按捺不住了,跑去清風庵看望紀云。 紀云穿著青布道袍,梳著道髻,手拿拂塵,飄然出塵。一雙美目卻含情脈脈,泫然欲泣的看著先帝。 禁欲和放縱、絕情和多情、出塵和入塵,這又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媚態,紀云又一次給老皇帝帶來了驚喜。 先帝是個色胚,那里受得了這種撩撥?當場就撕破了袈裟、扔了藏經、敲破了木魚。 佛前燈成了洞房花燭、草蒲團成為芙蓉軟褥、眼中只有你我,那管什么八千四萬彌陀佛。 老皇帝和紀云破鏡重圓,他借口順應民意和天意,將紀云接回宮廷,這一次,紀云再次得到升職,封為繼后。 紀云封為皇后,她生的十皇子成為嫡子。 按照帝國有嫡立嫡,無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