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2
乘坐的車規制和霍去病差不多,此時并排跟在劉徹的天子車駕后面。一行人浩浩蕩蕩往泰山腳下而去。泰山屹立于平原之上,主峰海拔1545,從山腳下往上望去時,青色的山體一層層往上,最高處□□的石頭在藍天下輪廓分明,看起來還是非常高峻,氣勢恢宏的。劉徹按照郊祭太一的儀式,在泰山東面的山腳下封土行禮,所封土寬一丈二尺,高九尺,下面埋有玉牒書。當侍從在土坑里放下玉牒,并且在上面落土的時候,張賀在一旁好奇地打量,看不清天子到底在上面寫了什么。禮畢,劉徹讓其他臣子都在山下等候,自己帶了衛、霍兩位大司馬還有太子劉據,在極少數親信隨從的伴隨下,登上了泰山。泰山之巔是一些造型各異的石頭,從山頂往山下望去,只見群山如在腳下,一片云海蒼茫,宛如人在天上,俯瞰人間。劉徹命人同樣在泰山頂上進行了封土儀式。繁復的儀式結束之后,四周的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一行人就在山頂臨時搭建帳篷,準備休息一宿再下山。因為白日里剛進行了肅穆的封禪大禮,所有人心里都蕩滌著一股神圣的情緒,夜晚的山巔大風咆哮,劉據和張賀在帳篷里依偎在一起,彼此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感受著帳篷外面自然的力量。劉徹夜間就把自己單獨關在了帳篷里,不知道這夜深時刻,他于天人感應中想到了什么,又感知到了什么。第二天張賀是被劉據搖醒的:“子珩,快起來看日出?!?/br>張賀連忙穿上外套,披著一件玄色斗篷,和劉據一起步出帳外。只見四處霧氣蒼茫,腳下云海蒸騰,從那瞬息萬變的云浪之上,一輪紅日正徐徐升起,將金色的光芒照耀在此刻正站在懸崖旁邊,同樣欣賞著這一瑰麗美景的君臣身上。在劉徹的身側不遠處,一塊巨石上銘刻著隨從連夜在上面刻出的紀功詞:“事天以禮,立身以義,事親以孝,育民以仁。四守之內,莫不為郡縣,四夷八蠻,咸來貢職。與天無極,人民蕃息,天祿永得?!?/br>劉徹朝劉據招手:“到我這邊來?!?/br>天子黑色的廣袖一揮,其袖下所覆蓋的,俱是大漢的萬里河山,此刻陽光將每個山頭都淬上金光,仿佛一副濃縮的畫卷。“父皇有何吩咐?”劉據詢問道。“據兒,我要這江山永固,與天無極,你能守好嗎?”“父皇尚且康健,何出此言?”劉徹頗有些感嘆地說道:“我派遣數千人入東海,尋了一個月,也沒有找到那傳說中的海上蓬萊仙山,仙人到底可不可求?當初始皇尋覓的長生之法,究竟是真的存在還是虛妄?這些日子來我想了許多?!?/br>衛青在一旁說道:“陛下,你……”“仲卿啊,我知道你想要說什么?!眲嘏牧伺乃募绨?,“這次你從邊關趕來,我看你的兩鬢又添了華發。昨夜宴飲時,jiejie對我抱怨,說你的身體已經不能再出征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都已經不復當年?!?/br>“可是臣此心仍在沙場?!?/br>“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我老是想著能早日將四夷安定下來,以后據兒接手的時候,天下可以太平安逸。我知道據兒敦厚好靜,定是令我放心的守成之主,那些年輕人也漸漸成長起來了,以后他手下也不愁無良將賢臣可用?!眲氐哪抗馊崆榈赝断蚰_底下的綿延群山,那是他一生所系的江山國土。都說天子劉徹多情又絕情,可他最愛的,始終是從祖輩們手里接過來的這萬里河山。劉徹和劉據說了一些體己話,張賀和衛青就避讓到一旁。也許是高處風大,早晨的泰山頂上還有些寒冷,衛青還是偶爾咳嗽著,他對張賀說:“張校尉可否移幾步說話?”張賀連忙客氣地回答:“大將軍太抬舉我了,卑將能夠從您這里受教,正是求之不得?!?/br>兩人走到一株虬勁的蒼松下,衛青對著張賀開口道:“你和據兒的事情,我從陛下那里聽到了一些?!?/br>張賀臉一紅,沒想到衛將軍也如此八卦,這一貫嚴肅正經的人八卦起來,他有些緊張。“我和太子殿下是兩情相悅,而且我平時循規蹈矩,從未對外聲張過辦法?!睆堎R連忙保證道,“太子在民間素有德望,我不會讓他的私德被人詬病的?!?/br>“你這孩子心思倒謹慎?!毙l青說道,“其實這種事情,在他們劉家的天下,并不算什么有虧私德之事,倒是你自己,卻要小心因此遭人非議?!?/br>“多謝大將軍提醒?!睆堎R點頭道,“我自己心里有數?!?/br>“據兒從小在宮里長大,身邊陪伴的同齡人并不多,這次你跟我出征,我覺得你雖有些急智,但在征伐上,天賦不如你之前向我推薦的趙充國?!?/br>張賀很是有自知之明的,他連忙說:“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多次參軍也是為了增加在軍隊里的履歷罷了,太子門下不能沒有軍隊里的人?!?/br>“以你的能力,只要不單獨領兵打仗還是沒問題的,比我兒衛伉已是強上許多?!毙l青贊許道,“但統領三軍,卻不怎么適合你,這次回京,你可以來我的幕府報道,跟我學習一些內朝文職上的事情。至于這軍隊里,去病是據兒的表哥,趙充國是被你舉薦上來的,我也派他去邊關歷練了,你無須憂愁?!?/br>張賀心中微震,衛青這是示意要培養自己在內朝上處事了嗎?他抬頭看向衛青,只見這位溫文爾雅的中年將軍,此時臉上微有些憔悴,看起來精神氣到底是遠不如他兒時第一次在將軍府上見到時那般意氣風發了。因為等下還要耗費大半天時間爬下山,所以衛青和張賀聊了幾句之后,就先行告辭,回到帳內休息。張賀獨立屹立在風中,此時泰山云海已經幾近散去,天地間一片清明,就連山腳下的農田也歷歷在目。唐代杜甫年輕時仗劍登上泰山,就曾慨然書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縱山小”的名句,張賀此時登高遠眺,心中一半是豪情萬丈,一半是感慨蕭瑟。原來這登上最高點的時候,人多少是會覺得有些孤獨的。雖然不知道劉徹天人感應時到底感悟了什么,才會對太子好一番語重心長,但張賀此時卻覺得,天地是如此浩渺,“天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