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
,張湯按照律法將李文處以死刑。趙王劉彭祖的諸侯國境內富有鐵礦,原本靠冶鐵鑄造可以收入豐厚的財富,但自劉徹將鹽鐵收歸官營之后,趙王在鐵上的利益受損,而張湯則是非常嚴厲地推行鹽鐵官營的主政高官,兩人之間平素摩擦不斷,趙王對他心懷怨恨,上書告發說:“張湯是朝廷大臣,掾史魯謁居有病,張湯卻親自到他那里為其按摩雙足,我懷疑他們可能有什么大陰謀?!?/br>因為趙王告發,魯謁居被下到廷尉審理,結果不幸的是魯謁居當時身患重病,竟然病死在獄中。魯謁居死后,廷尉趙禹還在追查這件事情,魯謁居的弟弟因此被牽連也一并下獄,張湯來廷尉府提審其他犯人的時候經過關押魯謁居弟弟的監獄,他雖然想要救人,但表面上卻裝作不認識對方的樣子。沒想到魯謁居的弟弟因此誤會,從而怨恨上了張湯,為了自保他在獄中將哥哥魯謁居誣告李文一事供了出來,并且添油加醋說張湯和魯謁居共同策劃了這么一出陰謀害死了李文。這個案子移交減宣審理,減宣是河東人,當年衛青還沒當上車騎將軍之前,曾經去河東采購戰馬,覺得減宣這個人做事能力不錯,回去之后就向劉徹舉薦,減宣因此受到重用。減宣和死去的李文同為河東人,彼此之間頗有幾分同鄉情誼,加上他平時和張湯有些矛盾,因此秘而不宣地審理此案,準備給張湯來個一擊必中。結果還真被他押對寶了。劉徹原本對于丞相長史告發張湯的八條罪名將信將疑,但這個時候減宣正好求見他上報了李文屈死一案,劉徹因為這個案子心里覺得張湯為人陰險狡詐,傳召張湯來對質八條罪名的時候,張湯一臉不知情的驚訝表情,對于八條罪名全部否認,更是讓劉徹覺得張湯在他面前做戲。劉徹這個人最討厭的就是有人膽敢欺君罔上,因此原本對張湯的罪行只是半信半疑,現在已經是信了八分。“陛下,魯謁居做下的事情臣并不知情?!睆垳€在辯解,張湯這個人文筆和口才都非常好,曾經為劉徹推行政令的時候,在朝會上和持反對意見的群臣辯論,可以說得滔滔不絕,將那些老臣辯得啞口無言,但此時一旦天子心中覺得他欺詐,那么他的優點就成了他最為致命的缺點。“滾下去!”劉徹非常生氣地說,“朕不想聽你狡辯,這些話你留著和廷尉說去吧?!?/br>“臣告退?!睆垳娬f服不了劉徹,只能離開。趁著張湯出門的空隙,張賀一把推開了攔住他的士兵,一貓腰從另外一個守門士兵的旁邊溜了進去。“賀兒怎么在這里?”張湯有些驚訝地想要轉身攔住擅闖宣室的兒子,卻被劉據拉住了胳膊。劉據沖他搖了搖頭:“父皇正在氣頭上,御史大夫還是別再去觸霉頭了,我自會照看好張賀的,你且先回府為自己打算起來?!?/br>“那就多謝太子殿下了?!睆垳泵ν鶎m外走去,太子說得對,他要在接到廷尉傳喚前,盡快給自己找到自證清白的方法。“張賀你怎么進來了?”劉徹看到從外面快步走進來,一頭跪在地板上的張賀,語帶不悅地問。“臣張賀懇請陛下聽臣一言,臣父張湯實乃被人誣陷?!?/br>“走了個大的,又來了個小的?!眲剞D身坐了回去,“朕不是說今日未經允許不得擅入宣室了嗎?你可知道擅闖宣室是什么罪名?”“臣罪該萬死,但事情緊急,臣也顧不了那么多了?!?/br>劉據這個時候走到劉徹旁邊,給劉徹倒了一杯果酒,雙手端著呈給他:“阿翁喝口酒,消消氣,是孩兒想要來宣室才拉張賀作陪的?!?/br>劉徹瞪了一眼明顯護短的兒子,還是接過果酒喝了一口,對張賀問道:“剛才你們在外面聽到了多少?這狀告張湯的上書都是有具體證據的,并不是誣告,你說這是誣告,你的證據呢?”“這李文一案臣并不知情?!睆堎R來之前根本不知道魯謁居這一段故事,因此原本準備好的說辭現在都被打亂,只能避開這個,“但田信供認之事可以說確確實實是誣告,只因臣認識田信之兄田甲,他們兄弟倆都是長安城的本分商人,并沒有做過提前于國家政策囤積貨物牟取暴利的事情,這些陛下您派人去查就能知曉,更何況那田信的人呢?既然供認了,為什么臣剛才去丞相府,丞相長史卻遮遮掩掩不肯承認田信被關押在那里也不肯放人呢?這其中必然有不可告人的隱情?!?/br>“張小公子所謂的隱情,難道是指你讓商人田甲處處插手造紙坊事務,其中哪些不為人知的隱秘嗎?”一個熟悉的聲音從帷幕后傳了出來,張賀猛地抬頭,只見朱買臣竟然從那紗幔后面緩步踱出,原來他剛才竟然得到天子允許,一直呆在那里旁聽。作者有話要說: 撕逼寫得我都暈了,這個事件一環扣一環太復雜好在下章就要結束撕逼part了,大家想看發哪種類型的糖?PS:中間有些細節因為劇情需要和歷史上有一些細微的變動總之大方向對就行了,也很難寫得完全沒bug,比如說稱呼我現在都想換回現代人常用的了,全部用喜歡稱呼感覺挺不通俗的,寫的時候也很糾結啊第75章鳴冤張賀沒料到朱買臣竟然把矛頭一并指向自己,一時間竟然愣住了。那朱買臣何等伶牙俐齒,咄咄逼人道:“陛下您看,這張賀詞窮了,想必是虧心?!?/br>此時再不出聲為自己辯解就來不及了,張賀心一橫,干脆也不打腹稿了,對著劉徹說道:“陛下,這田甲雖然是商人但精于籌劃,因此臣才請他來協助處理造紙坊一事,前些日子他對于造紙官營的建議臣也整理后遞交給陛下過目了,以陛下的睿智,肯定知道他在處理造紙事務上是一個點子頗多的天才,敢問朱長史,臣重用他有什么錯處?”“自然是和張湯一樣,提前讓商人囤積牟利了?!?/br>張賀原本還頗有些緊張,看到朱買臣步步緊逼,卻不小心犯了一個錯誤時,他的臉上露出微笑,聲音也變得徐緩和淡定起來:“朱長史可知我已經向陛下求了鳳鳴紙一名?以后官營的竹紙都以此為名,臣還要在上面燙上相關標記,并且定期更換標記的圖形,這樣就算民間偷偷仿造造紙的方法,那些私造的紙上偽造的也是過期的標記,很快就能認出是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