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7
福王也沒避忌,提拔了他為王府內大管事。他是看著世子長大的,又是徐家老奴,對世子的忠心顯而易見,因此他嘮嘮叨叨,只恐怕世子年小,未理解自己的意思。涂硯今年虛歲十四,比林銘玉小了一歲,身量修長,面上瞧著溫潤爾雅,頗是沉穩。但老管家知道自家世子實則很是溫順,頗有些小孩兒脾氣。制止住老管家的說辭,涂硯笑道:“不必多言,我已經知道皇爺爺為我指他做伴讀的事。先前五姑姑便跟我說過,林銘玉是個非常聰明、有趣并且正直的人,當時便有意找他做我的伴讀,恰逢他外出。如今有這一遭,可見我們兩個是有緣的,若他品行果然好,我自會待他如賓如朋。我先去更衣,以免失禮,管家替我招待他吧?!?/br>老管家笑著領命而去。林銘玉喝了一巡茶,又喝了一巡茶,樂福王府待客是極好的,但喝了這么多茶,就快要憋不住了……他心里有些后悔,一時興起,來拜訪名義上的小主子。原打聽到世子今晨便回,特意來晚了些,卻不想世子的時間也改了。這就是做伴讀的不好,伴讀,說好聽了是陪讀陪玩,說難聽了,身份上也不過是奴才,地位稍微高一些的奴才罷了,對著主子,等一等是好的了,若是碰著難伺候的主,任打任罰都是有的。老管家去而復發,對著林銘玉道:“林公子久候了,世子已經回府,稍候便來?!鼻浦郎蠜]喝完的殘茶,露出一個笑臉,喚道:“給林公子上茶,用前兒宮里賜下來的明前龍井?!@茶湯色極好,又清淡,我家世子爺最是愛喝,林公子嘗嘗?!?/br>林銘玉笑,心內抽抽,還喝,還喝真要失禮了。好在沒等多久,涂硯就來了。涂硯換了一襲寶藍色錦袍,玄色緞面靴,風度翩翩,豐神如玉。林銘玉今日穿的竹青色長衫,他身量比涂硯還高半拳,面容精致,未語含笑,兩人站在一起,各自被對方的容貌驚怔了一番。然后雙雙對視笑起來。“戶部侍郎之子林銘玉見過世子,請世子安?!绷帚懹翊騻€千兒。涂硯把他扶起來,搭著他的手臂笑道:“不必多禮,銘玉,早就聽五姑姑說過你文才出眾,前些年我讀過你寫的,,心思靈巧,我很喜愛。日后,在學業上,還請多多指正呢?!?/br>“世子言重了,銘玉惶恐?!绷帚懹駥@個事還是很知道點兒廉恥的,被人家這么一夸,想不臉紅都難??!求您別說了。涂硯卻因他的臉紅而覺得有趣,善意而體貼的轉移了話題:“方說不要多禮,如今又這般生疏了。我的性子最是不愛拘束的,相處久了你就曉得了。我只當你是友,你也要放開些才是?!?/br>林銘玉笑著稱是。涂硯也不強求,拉著他說起話來。方認識,也沒啥好說的,就是問問平日讀的什么書?愛做什么消遣?得知他不需要去學堂里聽課,很是羨慕:“……你的父親、堂兄皆是探花,自然是足夠你學習的。在家中治學,自在得很吧?”“還行,父親對我的管束并不古板,把課業完成了,便任我消遣自個兒的事?!绷帚懹袢滩蛔⊙壑袔?,涂硯更是羨慕了。他在家中受盡寵愛,雖然有兄長,有弟弟,但都是庶出,在父王面前說不上話,對他毫無威脅,也因此,他們之前也很難有啥相親相愛的兄弟之情。因受寵,父王、外祖父、舅舅、甚至皇帝,對他寄望很高,身上的擔子自然就重,盡管他向往自由,卻也只能如同籠中之鳥,在享受安逸的同時要盡自己的責任罷了。涂硯是個務實的人,心里知道得很清楚,只有他自己努力了,才能讓自己的地位更牢固一些,能享受的時間更長久。說著話,不覺已經到午時,涂硯留了飯。林銘玉推辭不過,便不再客套。樂福王府的廚師廚藝極好,難得席間上了三五道蘇杭菜,涂硯笑:“你在蘇州長大,想來是慣于嘗家鄉的口味的,廚子是宮里賜下來的,蘇杭菜,京都的菜色都很擅長,你嘗一嘗,味道是不是跟你在家里吃的一樣?”涂硯的細心讓林銘玉對他觀感更好一些,雖不至于感動,心里也是極為熨帖的。這樣一個細心體貼的人,相處起來應該更開心一些。畢竟是伴讀,還有六年的相處時間,開心是很重要的。用膳之時,樂福王爺聽說世子留伴讀吃飯,因忙著圣上萬壽節的差事,不得空過來瞧,也打發了人過來說“不必拘束,與世子多多親近”之類的話。林銘玉站起來垂手聽了,謝過王爺方罷。要么說感情是飯桌上談出來的。午膳過后,瞧著涂硯有了倦容,林銘玉便告辭。涂硯親送到院門,道:“……這三日且不必來陪讀,我還有三日假。待假休過了,你來王府尋我,你是先一回入宮陪讀,我帶你認認路?!?/br>林銘玉謝過了,再次行禮告退。回府之后,林府里主子們都不在,林銘玉轉身鉆進了書房。今兒在王府,倒想起圣上萬壽節之事,各地外駐大員必會請旨來京賀壽,如涂凌光這樣的官職,本是沒這個資格的。但他同時還是皇室宗親的身份,以昌平王府的地位,應會得到入京的旨意。自去歲調往福建駐防,不到一年便升任福建將軍,又因對涼瀛戰爭控制得力,為國庫賺了許多的庫銀,涂凌光的名聲也傳了開來?;实叟紶栆矔谡f起當今局勢之時,贊一句皇室兒郎俱是英勇男兒。涂凌光雖然人在福建,京都中惦記他的人可不少。這般年輕的將軍,又在皇帝眼中留了名字的,日后前途不可限量,更不說他身后站著的是整個昌平王府。昌平王本人便是驍勇無比,世子為嫡長子,與涂凌光乃同胞兄弟。原是在京都六部行走,但世子自小體弱,在京都生了一場大病,險些沒救過來。昌平王有一個正妃,一個繼妃,側妃兩個是皇帝欽賜的美人,但都沒能給王爺留下半點兒骨血。如今膝下的三個孩兒,世子涂凌云、次子涂凌光、幼女涂凌華俱是先王妃所出。昌平王母族出生平平,但他本人自小就光芒奪目,性格又有些孤僻,不受兄弟間的拉攏。若他平庸便罷了,他偏偏是個不怕事的,年輕的時候鋒芒畢露,很是讓人忌憚。待娶了正妃生下嫡子,才收斂起來。但這個時候,他的存在,已經是有心繼承大寶的兄弟們心中的一根刺,昌平王不屑這些爭斗,自請西北帶兵守護疆土。世子因皇帝看重,留在六部觀政。在六部三年,世子的表現不上不下,可用一個“平”字來概括。而次子涂凌光比之兄長,更是平庸平凡,如果所有的紈绔子弟,愛游樂愛飲食愛美人?;实垭[隱失落,也便把目光轉了開來。這之后,世子突然一場大病,很是兇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