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的事情去了,今年開始,他們家的田都不種糧食了,打算拿來種利潤更高的蔬菜瓜果之類的,原先打算種的黃豆也取消了,因為姚亦昕發現,現在村里很多黃家村搬遷過來的村民,都開始在山腳下買了荒地墾荒了,這些山地一開始不夠肥沃,只能種些黃豆之類的養養地,姚亦昕決定讓大伙兒先種些黃豆之類的雜糧,到時候賣給他,也算是給家里添些進項。白十三已經讓人把黃家村的戶籍遷移手續辦好了,原本那邊是不肯輕易放人的,畢竟每個地方都是按人頭收稅的,但是一看到國師府的令牌,那縣令立刻忙不迭地給辦好了手續,姚亦昕聽到這里也是無語,他好像,又在無意中欠了國師前夫一個老大的人情???不過,不管怎么說,承諾黃家村的事情總算是辦好了,為此,姚亦昕還特意去找了幾位族老,希望能在村里給這些新搬遷來的村民劃出一些宅基地出來。好在前些年因為戰亂,村子里跑了不少人,有點門路的都跑到南邊兒投靠親戚去了,姚家村現在荒廢的宅基地還挺多的,索性就劃出來三十多處,正好每家一處,黃家村逃荒出來的人也沒有多少銀錢,姚亦昕索性讓在他們家簽了長工的提前預支了一年的月錢,當做首付款買下了宅基地,如此一來,這些人就可以先把房子造起來,對他來說,這些人安家落戶,才能更安心地努力替他工作賺錢。就像前世那些大型企業一樣,通常都會給企業里的中層和技術骨干提供住房等各種福利,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有讓員工把企業當成自己家,才會有歸屬感,不會輕易跳槽什么的。尤其是這里,絕大多數老百姓對于家庭和家族的歸屬感都特別強,姚亦昕只有想辦法讓這些人真正在姚家村安家,才能把這些人留在這里,對于家庭的牽絆,比一張賣身契可堅固得多。過了秋收,天氣也漸漸的寒冷起來,姚家食鋪的地鍋雞也火了起來,連帶著鎮上做陶罐的窯廠生意也跟著火了一把,把那老板樂得,每每看到黃耘去窯廠訂做個什么,都恨不得親自陪著,跟前跟后的伺候著黃管事,生怕他們一個不高興換一家窯廠合作,那他可就虧大了。要知道,現如今姚家訂做的各種器具,幾乎已經變成了整個青江縣的時尚潮流,但凡姚家預訂了,用了一段時間,其他家也會來訂做,甚至一些大戶人家也會指名要訂做這類器具,畢竟有些宴席并不適合去食鋪,反正姚家食鋪做的菜式雖然新奇,但好在做法簡單,這個時空可沒有什么專利權,讓家里廚子山寨一下,味道差不多就行了。今年秋天,姚家的兩個莊子,老宅那邊的莊子,大規模種了許多青皮蘿卜和一種長桿青菜,蒜苗也種了許多,姚亦昕準備拿來做好吃的蘿卜干和酸菜,嫩蒜頭打算等明年開春收割了做糖蒜。碼頭這邊的莊子,大多種的是菠菜、茼蒿、小油菜、長梗白菜、香菜和青蒜之類的,因為食鋪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新鮮蔬菜,這邊多種一些,方便采摘運輸不說,成本也降低許多。或許是受到姚亦昕的啟發,現在,青江縣那些原本沒人要的荒灘之類的,也開始有人買了,因為聽說姚家那個醬菜作坊四處在采買蔬菜,這些荒灘開荒三年都不需要繳稅,拿來種菜的話,幾乎是第一年就可以立刻賺錢的,大伙兒都很積極,倒是意外的讓青江縣令今年的政績好看了許多,因為在大元朝,轄區內開荒新增的田地也算是政績的一部分。春去冬來,隨著第一場雪降下來,北方的冬天,說來就來。“十三,這批剛做好的蘿卜干和酸菜,讓人用一斤裝的禮品陶罐裝好,分別送到墨竹山莊和國師府?!痹鹤永?,姚亦昕捧著一個小手爐,看著眾人在廊下分裝咸菜。今年,姚家莊子上的青皮蘿卜大豐收,畝產基本都達到了2000斤左右,簡直讓習慣了在冬天讓土地閑著的姚家村人目瞪口呆,早知道這蘿卜如此高產,當年他們要是利用這些閑置的土地種蘿卜的話,不是早就發了?而且,蘿卜的生長周期短,從播種到采收,只要兩個多月就足夠了,完全不耽誤養地,而且,多栽種一季蘿卜的話,還能順便給家里的地翻兩遍,來年耕種的時候就更方便了。青江縣令聽說這件事情之后,還特意微服帶著衙門里的人一起過來考察了一番,看樣子是打算將秋季這茬蘿卜種植在全縣推廣一下,蘿卜雖然不是什么正經糧食,但是如果按照姚家村這種做法,挖地窖保存起來,等到了冬天,也是一個不錯的蔬菜啊。為了招待縣令大人,姚亦昕特意讓木柴大叔做了一桌蘿卜宴,涼拌蘿卜絲、糖醋蘿卜片、蘿卜小丸子、鯽魚蘿卜絲湯、紅燒蘿卜、排骨燉蘿卜、蘿卜絲rou餅、蘿卜絲包子等等,吃的眾人大呼過癮,沒想到這不起眼的蘿卜,做成菜肴之后,竟然有這許多美味,一頓蘿卜宴吃下來,縣衙眾人更是堅定了在全縣推廣冬季蘿卜種植的決心。姚亦昕對此也是喜聞樂見,還特意讓白十三準備了一些自家做的醬蘿卜和蘿卜干讓幾位大人帶回去給家里人嘗嘗,醬蘿卜就粥吃是最好的,蘿卜干用開水泡發了,只需要加一點蒜末和辣椒干爆炒了,就非常好吃,拿來燉rou也不錯。姚亦昕知道,只要青江縣能在全縣推廣秋冬蘿卜種植,他們家醬菜作坊就能采買到更多質優價廉的原材料,要知道,這里的冬天可是很漫長的,新鮮蔬菜很難保存,大多數人冬天都是靠各種干菜咸菜補充維生素的,如果他的醬菜作坊能有大量新鮮蘿卜供應的話,除了醬蘿卜之外,他還能大量制作蘿卜干和各種口味的腌蘿卜,不但可以供應到邊關去,還能販賣到北方那些城鎮去,這些做好的腌菜耐儲存,長途運輸也不會壞掉,可以說是最適合醬菜作坊用來大批量制作的醬菜了。他們家莊子雖然不小,可產出的新鮮蘿卜制成醬菜和蘿卜干,也只夠他們家食鋪自己用罷了,拿出去賣是絕對不可能的,第一批醬蘿卜和糖醋蘿卜上市后,光是一斤裝的外帶,每天就能賣出去一百多罐。老實說,姚家食鋪的位置真是選的太好了,靠近碼頭,南來北往的商人和船客沒事都喜歡下船逛逛,看到喜歡的就買點帶上船,像是醬蘿卜和糖醋蘿卜這種既好吃又實惠的,更是遇到了就必然會買點帶回去,畢竟對他們來說,一罐一斤裝的醬蘿卜和糖醋蘿卜也不過50文錢,但是卻可以吃十幾天,即便拿回去送人做土儀也不丟人,因為那罐子是姚家訂做的,比外面的陶罐精致許多,還有一種鄉村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