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4
山上種了一些,都不用管它們的,每年都冒出很多嫩芽,趁著嫩芽沒抽條的時候挖出來,洗干凈切絲和辣椒一起清炒,或者和rou一起炒都很好吃,不知道有沒有人吃過,我不會貼圖片,好奇的寶寶們可以度娘一下“穰荷姜”。另外做個預告,明天的更新將有黑暗料理出沒,要不要猜猜是什么呢?猜到有紅包喲~第72章和離第72天雖然醬菜作坊還沒有正式開辦,但是許多前期工作,姚亦昕已經帶著白十三開始做起來了,現在食鋪那邊也漸漸步入正軌了,黃耘別看年紀小,做事卻十分老道,而且一張巧嘴死人都能給說活了,將食鋪交給他,姚亦昕比自己親自管著還放心,因此也就有足夠的時間來籌備醬菜作坊的前期工作了。作坊的選址早就定好了,是姚家村靠近河邊下游的一處亂石荒灘,姚亦昕命人在這里打了地基,用一人粗的大木頭打了樁子,再用荒灘上的鵝卵石混合了米漿填充回去,這玩意兒在古代可是拿來筑造城墻的,絕對結實,做好的地基估摸著能扛得住七八級的地震,更別提小河那舒緩的水流了,就算到了夏季山洪暴發,也絕對沖不垮作坊。整個作坊直接修筑在結實的地基上,為了方便搬運,地面也全部用小一點的鵝卵石混合了米漿填充做平,做出來的效果不但結實,也非常漂亮,雖然耗費不少銀錢,但一想到這作坊今后將為姚家創造的巨大財富,姚亦昕也就不覺得心疼了。作坊的主體建筑,為了利于微生物發酵,全部用的是泥磚和稻草做成的草房子,雖然看著簡陋,但是這種房子做出來的醬菜,經過大自然充分的發酵才最美味。如今,一溜十幾間草房子早就造好了,訂做的醬缸也馬上要送來了,萬事俱備,就等著招工了。姚亦昕一聲令下,轟動整個姚家村的醬菜作坊招工,正式拉開序幕——如果這個時空也有微博微信的話,那么,“作坊招工”這個話題,絕對能霸占本地熱搜榜第一長達半個月!原因很簡單,姚家醬菜作坊給的工錢實在是非常誘人:洗菜工每個月五百文錢,做醬菜的要簽訂長達十年的長工文書,但是每個月月錢有八百文錢,連負責打雜做飯的也有每個月三百文錢,而且都是包中午和晚上兩餐,晚上熬夜做活的還有一頓夜宵點心,熬夜加班還額外有賞錢!最最重要的是,姚家的白管家說了,他們醬菜作坊也不是一整年都要做工,農忙時節也會給大伙兒放假,讓大伙兒回家把家里的農活做完再回來上工,也就是說,在醬菜作坊做工,完全不影響他們家里的農活,又能利用農閑時節掙錢,簡直不能更貼心!反正,姚家村有一個算一個,但凡符合年齡標準的,都去作坊報了名,反正姚家作坊需要的工人多,做不了高薪的洗菜工和醬菜工,能進去打雜做飯、掃地清洗醬缸也好啊,一個月兩三百文錢的工錢,離家近,還管兩餐飯,比在碼頭扛包可好多了,扛包可不管飯,累得半死,一天掙三四十文錢,去掉吃飯的錢,幾乎不剩下不多。沒兩天,作坊那邊就招滿了人手,因為姚亦昕特意吩咐了,每家每戶至少給分配一個名額,因此這次招工,每家少則一人,多則兩三人,家家都有工作,自然也沒了鬧事兒的,大家一疊聲地都夸姚家少爺心善,照顧他們這些鄉親們,幾個族老也不由得有些心動,想著等今年過年大祭的時候,看看能不能勸姚亦昕接下村長這個空缺了許久也找不到人做的職位。他們姚家村窮了這么多年,實在是太需要姚亦昕這樣一個能帶領大家伙兒發家致富的村長了??!姚亦昕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幾個熱心的族老給“盯上”了,他正在根據預訂的醬缸數量,測算第一批需要采買的食材的數量。文科生就這點不好,一考完高考,數學就還給母校了,而且姚亦昕還不會用算盤,算賬的時候特別吃力!就在這時候,萬能的白總管出來拯救他家少爺了。“少爺,您看不如這樣,咱們呢,先一批一批的采買食材,來一批做一批,最后有剩下用不完的便送去食鋪做菜,也不會浪費,等到第一批醬菜下缸了,不就知道這一批攏共用掉多少食材了嗎?這樣下次采買的時候,咱們心里也就有數了,頂多算上些虛耗罷了,總比您這么算……”白十三沒好意思說,總感覺他們家少爺難得這般蠢萌,看起來竟然還有些可愛。姚亦昕聽到這里也是恍然大悟,他算毛算??!食材用不完,可以直接送到食鋪去嘛,根本不會浪費!而且,就算他算好了也沒用啊,食材還是得一批一批的采買,這個時空又不像他們那個時空,大批量采購蔬菜都是直接按車算,從批發市場一次性買來的,大家伙兒都停留在小農經濟時代,想大批量采購都找不到地方呢。“你說得對!就按你說的辦吧!”姚亦昕干脆利落地丟掉手里的毛筆,擦了擦手,決定出去晃晃,坐了這么長時間,感覺腰都要斷了。算賬真不是文科生干的活計!現如今,姚家村已經不像他一開始回來那樣的冷寂了,村里人生活有了奔頭,一個個的干勁十足的,老人和孩子忙著在家里養雞養鴨,這活計不需要太大的體力,每家養上三五十只雞鴨,每個月產出的雞蛋鴨蛋賣到姚家莊子上都能賺上好幾百文,抵得上一個壯勞力去碼頭扛包的收入了;家里的壯勞力也大多和姚家莊子、作坊簽了雇傭文書,每天包兩餐飯,這就省了家里一筆很大的開支了,而且每個月還有銀錢拿回家,就連村里幾個腿腳不太好的殘疾人,都因為姚家少爺好心,特意給招去莊子上,做些看門、燒火的活計,每個月包吃住也能掙一百文錢,以前他們就是家里的累贅,哪里能想到還能為家里掙錢?整個姚家村都十分忙碌,醬菜作坊采買的第一批蔬菜已經到了,作坊那邊正在卸貨,幾個力氣大的漢子正在將大簍子里裝的豇豆、青紅椒、嫩姜頭等等卸下馬車,下面立刻有人接過去,直接送到接通了水源的洗菜池子那邊,負責洗菜的幾個人連忙接過來,開始摘菜洗菜,這些人都是做慣了農活的,做起事情來非常的麻利,三大車的蔬菜,一上午就能全部洗干凈晾起來,等到晾干了外面的水分,接下來就是腌制了。醬菜作坊這邊的臨時管事,最終還是被宋葉這小子“搶”過去了,也不知道這小子到底是怎么跟他爹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