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
成,也很少惹事,不太會被人利用。畢竟他在娛樂圈地位夠高,其他人無論是拉他站隊還是借他黑人,粉絲們都可以高貴冷艷的表達不理睬。沒想到,這次他的粉絲們居然暴躁了?不知道這其中有多少水軍,又有多少粉絲是真的感受到了威脅。后者,容止倒是更高興。身為華國娛樂圈NO.1的人物,容止比起明星,更像是一位低調的老藝術家。他雖然外表保養的非常好看上去就是四十出頭的樣子,實際上已經快六十了。作為一位華國娛樂圈的老人,他樂意看到有新人接替他。如果他都老了,還沒有新人站在他的高度,那對華國娛樂圈而言,那將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年輕時候爭強好勝,老了之后,該拿得獎都拿了,該賺的錢都賺了,他開始提攜新人后輩,開始期待自己退隱之后的娛樂圈。他是單身主義者,沒有孩子,也不準備有孩子。因此不像業內的一些同輩,還要兢兢業業繼續打拼,為了給孩子,給家庭留下更多的資本。他更瀟灑,也更無私。而且就算那些想為孩子留下更多資源的老一輩,也愿意提攜新人。新人能干了,記得他的好,才會對他的子孫好。容止十分看好藺昕,各個方面的看好。因此他上了幾年沒上的臉博,給藺昕站隊,并表示自己和藺昕在一起工作,什么藺昕惹惱巨星容止,都是無稽之談。等容止發言之后,輿論就開始冷卻了。他們已經被藺昕多次打臉,現在他們腦子冷靜下來,這次是不是又要被藺昕打臉?以藺昕的性格,不太會為了商業廣告而不去首映式,而且商業廣告也不是需要花多長時間。藺昕完全可以抽出半天來參加首映式,然后再回去。對方應該不會有意見。藺昕到底干什么去了?和容止在一起?藺昕要參演容止的電影?容止又要有新電影了?不過容止不是剛拍了一部電影,以他的脾性,今年應該沒有新作品才是啊。還是說容止客串了藺昕的電影?進了其他劇組,如果是在深山老林里拍戲,藺昕趕不過來正常。可許靖說,藺昕是在拍廣告啊。什么廣告,會讓藺昕脫不開身?媒體總覺得要糟。雖然他們被打臉也打習慣了。不就之后,他們的預感成真。華視新聞、國民日報、以及幾個屬于官方的媒體臉博統一報道,希望工程系列公益廣告已經拍攝完成。這既是公益廣告,也是紀錄片,是展現希望工程的作用和成果的紀錄片。友誼參演明星:容止,藺昕。媒體們:打臉預感成真。黑子們:成真就成真,反正這段時間黑了個爽,開心!粉絲們:哦,MD被許靖給耍了(冷漠臉)。這期希望工程公益廣告一共分十個片段,總共有近三十分鐘,在華視電視臺和官網上不同時段播放。這播放當然都是兩三分鐘的片段。沒有合集,想看完十個片段……嗯,等吧。隨機播放。粉絲們:……華視你們是不是有病??!放個合集在官網上很困難嗎?!華視:你說什么我沒有耳朵.jpg。粉絲們:吐血三生,倒地不起。這時候藺昕的粉絲和容止的粉絲們聯合起來了,他們組成統一戰線上,一同在華視官網留言,求打包,求合集,隨機播放什么的,到底能不能好了!華視:你說什么我沒有耳朵,眼睛也沒有.jpg。粉絲們:……我要爆了這個網站!華視:冷漠臉,有本事就來了,who怕who?我是官媒我怕誰?哼?☆、第41章在公益廣告中,容止飾演的是一個老教師,藺昕飾演的是一個農村里長大的孩子。廣告的開端都是一樣的,容止飾演的老教師在山區希望小學中教導孩子,然后是藺昕飾演的長大的山區孩子獲得了錄取通知書。十個短片的內容在這里發生改變,藺昕將飾演十種不同職業,比如擁有農業技術的高科技農民、帶領大家開展旅游農家樂的鎮長、回到鄉村讓更多孩子走出山村的老師、為山村修路的工程師等等。最后公益廣告展示了藺昕為貧窮的山村帶來的改變,從而揭示了這期公益廣告的主題——希望工程,造血工程。“再窮不能窮教育”。希望工程,其核心思想就是源自于這句話。扶貧工程,最開始輸血,即給錢。最后政府發現,給錢沒用,窮的地方的人,他們拿著錢就用了,之后照舊窮。之后,政府便輸出技術和生產資料。不給錢,給雞鴨魚羊,給種子,教他們技術,希望他們能自己富裕起來。但這見效也不是特別大。有的人拿著種子就是不干活,有的人直接把給的雞鴨魚羊吃了。即使窮,這些人寧愿躺著,寧愿去村頭賭小錢,寧愿這頓吃了沒下頓,仍舊不愿意勞動。之后,政府終于明白,扶貧,首先要從思想上扶貧。要讓這些人在思想上想振作起來,想擺脫貧困,愿意勞動,扶貧才是有效果的。只要人想富裕起來,就會最大限度的利用政府給的扶貧資源。老人可以在家里養雞養鴨養羊,年輕人可以在外面打工,也可以承包高產的經濟作物,只要手腳健全,只要家里沒有大病大災,給他們一點機會,他們是能夠自己立起來的。但政府發現,已經成年的人,他們的“貧困思維”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即使他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繁華,他們也不愿意做出改變。政府注意到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成年人的思想已經無法改變,但孩子們可以。他們從小學習基礎知識,知道外界的生活,考到外界的學校,接觸到開放的社會,他們的內心和思維就會改變。這種改變對于地區扶貧而言是長期的,是緩慢的,但是也是根本的。只要一代一代的孩子走出大山,這個地區的貧困的根源就會慢慢改變。這就是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教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海邊他們的思維,以及讓他們抓住改變命運最直觀的捷徑。許多大城市中的富裕家庭,已經在思考應試教育的弊端,希望孩子在學習基礎知識之余,能有更多發展創造性思維、獨立思維的機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