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亮明了爪牙的強勢敵人,年近七旬的應天軍總帥,宋國公馮勝親自坐鎮荊州。他知道此一戰的結果將直接決定未來幾十年大明朝的國運,也沉下心來,決意與李默好好較量一番。他先命令藍若海部從襄陽退回荊州,然后把從關中戰場退下來的冷無求風月明殘部重新整編,將新軍的左中右三部合一,共計五萬兵力,全部統一在他自己的指揮調度之下。與此同時,朱元璋同樣深知這是他輸不起的一戰,派穎國公傅友德領御林軍三萬進駐武昌,與武昌的一萬駐軍及沿途九江的一萬駐軍合并,共計也有五萬兵力。十萬對十萬,雙方為了這一場決定天下命運及歷史走向的大決戰,都已傾盡了各自全部的本錢。風月明自然不愿意錯過這場風云際會,他在以醫術聞名的徐秋雨的妙手之下養了一個多月,內傷雖然未愈,日?;顒訁s已無礙。恰逢宋國公馮勝領旨出征荊州,風鎮岳徐秋雨皆奉旨隨行,風月明便以不能離開徐秋雨的看護為由,跟著馮勝一道去了荊州。馮勝一行人到了荊州,首先做的便是重新整編應天新軍,一時間新軍各部高級將領全部聚集荊州城,自是熱鬧非凡。從襄陽前線撤回來的藍若海帶來了李默軍的最新動向——他們準備進攻樊城。樊城位于漢水北岸,與襄陽隔江而望,若太平教的叛軍奪取樊城,將徹底鞏固漢水上游的控制權,屆時無論是保障自漢中而來的水路補給還是順流打逆流的水戰,對李默而言都極為有利。于是馮勝立刻召開了應天新軍重組以來的第一次軍事會議,議題是如何應對李默準備進攻樊城的舉動。須發花白的七旬老將馮勝傲立在帥臺上,他的身體雖已被歲月侵蝕得骨瘦嶙峋,腰桿卻依然挺得筆直。首先發言的是對前線戰況最為了解的藍若海:“樊城與襄陽自古便是唇齒相依,若被李默攻陷,必成其掎角之勢,宜增兵防守,不與李默可乘之機?!?/br>冷無求亦道:“左將軍所言甚是,如今李默擺開了架勢要與我軍決戰,我們若想收復襄陽,樊城便是我軍最重要的前哨站,如若失陷,后果不堪設想?!?/br>馮勝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示意一旁的徐秋雨發言。掛名軍師的徐秋雨提出了不同意見:“左將軍右將軍的意思都是要守樊城,因為樊城重要的戰略意義。但依在下之見,守樊城雖有一利,卻有三弊。樊城距荊州遠,離襄陽近,我們遠水難救近火,此其弊一也;樊城不比襄陽,不但城小,城墻亦不堅固,可謂易攻難守,此其弊二也;襄樊二城分據漢水南北兩岸,我們無論從荊州還是武昌進軍,都是以下游打上游,此其弊三也。有此三弊,即便我軍能夠死守樊城不失,也必會損失慘重?!?/br>于是眾人將目光轉向帥臺上的馮勝,馮勝露出一絲微笑,既沒有表示支持藍若海冷無求的意見,也沒有附和徐秋雨的說法。他看向站在徐秋雨身邊的風鎮岳,問道:“文昌伯有何高見?”風鎮岳哈哈一笑道:“老夫身處京城已久,平日雖勤修武道,對戰場之事卻不甚了了,還是讓他們后輩發表看法吧。月明,你怎么看?”風月明本立在風鎮岳的身后,聞言出列進前一步,先是躬身一禮,然后款款道:“大將軍容稟,依末將之見,樊城斷不可守,若強行出兵相救,恐正中叛將方瑜的引蛇出洞之計?!?/br>方瑜投敵如今已不是秘密,藍若海不禁扼腕道:“方瑜本是個戰場上的天才,只不知如何受了李默的蠱惑,竟做出這等錯事,著實令人嘆息?!?/br>冷無求道:“前將軍曾與方瑜并肩為戰,想必對他的想法也更加熟悉,不知以前將軍之見,方瑜的計劃是什么?”風月明肅然道:“李默納方瑜之計進攻樊城,不僅是目的,更是手段。右將軍試想一下,像樊城這樣的小城,最多只能屯駐三四萬的兵馬,而敵人卻以倍數的兵力圍而攻之,結果如何?”冷無求默然,顯是陷入沉思。風月明又道:“方瑜不但擅長詭計奇謀,更是位不世出的能工巧匠。聽說他正準備在太平教的戰船上安置火炮,一旦完工,太平教便能以火炮戰船巡弋漢江,不但可以直接炮轟樊城的城墻,更會讓千萬無處可逃的守城將士淪為炮灰rou糜?!?/br>“如此樊城將上演一出人間慘劇?!崩錈o求終于開始認同風月明的說法,沉聲說道。風月明接著道:“其實敵軍若真的強攻樊城還不是最壞的結果,末將最擔心的,是他們圍而不攻。樊城屯糧本就不多,若再有幾萬軍隊駐守,必然消耗得更快。我們若不想樊城內的守軍餓死,就必須不斷派人把糧草運進去。若末將站在李默的位置,此時就可以圍點打援,利用炮艦的火力掩護將前來馳援的部隊一波波消滅。而我們則會因為樊城而泥足深陷,放棄易守難攻的荊州和武昌兩座大城,與李默糾結于漢水江畔的攻防戰,而這對于身處炮口下的我軍來說,可謂大大不利?!?/br>風月明說到這里,其實已說動了在場大多數的將領,只是若就這么白白把樊城拱手讓人,卻又多少有些不甘心。馮勝道:“那么依前將軍看來,棄守樊城之后,我軍又當如何行事?”風月明環視一周愁云密布的在場眾人,忽然露出一絲充滿信心的輕笑,道:“窮則變,變則通。我們只想到棄樊城是讓李默占了便宜,卻幾曾想過,若是李默占據樊城,對我軍同樣有三利?!?/br>馮勝仿佛也被風月明的自信感染,追問道:“哪三利?”風月明道:“首先,由于多了一處城池,敵軍的兵力必然會有所分散,有利于我軍各個擊破;其二,斬草必須除根,若想平定太平教的叛亂,則必須殺死禍首李默。而像李默這等武學上的宗師級高手,我們就算高手齊出或許能擊敗他,但若想把他留下殺死,卻是難上加難。如今樊城恰如一座巨大的囚籠,一旦李默入城被我們困死,任他武功再高,也插翅難飛;第三,樊城說到底是我們的地盤,李默初來乍到必然生疏,讓我們有機可乘?!?/br>“說得好!”馮勝哈哈一笑,“看前將軍胸有成竹的樣子,定已擬好了全盤計劃,何不說來聽聽?”“遵命!”風月明再一拱手,朗聲道,“各位有參加過五丈原之戰的想必清楚,李默在太平教軍中被奉若神明,手下將士人人悍不畏死,絕非尋常烏合之眾的起義軍可比。我們如果想要戰勝他們,就必須先除掉他們的精神領袖李默。只要李默一死,叛軍的戰意便會土崩瓦解,而我們的平叛之戰,也將會不戰而勝?!?/br>他提高了聲調,最后做出總結:“所以我們這一戰真正的關鍵不在戰場,而在江湖?!?/br>身經百戰的馮勝當然明白風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