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
等了,就算他風月明可以為了和方瑜的約定守城死戰,他卻決不能任由燕王也落入這等危險的處境當中。風月明決心突圍。兩個時辰之后,在北元騎兵的一片叫囂聲中,沙城的北門和南門同時洞開,兩位少年英挺的將軍各率領千五騎兵殺出城外。出北門的是任政,出南門的是云河。北元軍迅速做出應對,只見賽哈帖木兒身后帥臺上令旗揮舞,附近的北元騎兵開始向北門和南門處聚攏。這些身披重甲的騎兵結成密集的鐵陣,以南北兩個半圓形的騎兵戰陣把任政和云河的人馬牢牢鉗制在城門外兩百步的范圍之內,任他們如何沖殺也難以突破重圍。既然沖不出去,那便回城去也。任政和云河各自傳下命令,帶領手下突圍無果的千五騎兵退回沙城城門之內。攻了二十三日未能破城,如此城門大開的機會豈容放過?賽哈帖木兒再傳將令,北元騎兵銜尾掩殺,緊跟著任政和云河的退軍強沖進沙城南北兩座不及關閉的城門。明軍堅守了二十三日的沙城,終于在第二十四日的上午告破。然而入城的北元騎兵幾乎是立刻就發現自己中了圈套。任政和云河的人都是輕裝上陣的輕騎兵,入城后立刻如海綿吸水一樣消失在沙城內復雜狹窄的各個小巷之中。而跟隨他們掩殺進來的北元重騎兵就沒有這樣好的機動性了,他們沿著正對城門的大道進城,卻不幸遭遇了各式陷阱陷坑,以及火雷和絆馬索,弄得這些最先入城的北元騎兵人仰馬翻,狼狽至極。與此同時沙城的東門洞開,風月明揮舞著龍膽槍一騎當先殺入敵陣,燕王朱棣在他的右側墮后半步,馬快刀更快,一時間殺了因注意力集中在南北兩門而陣型松散的北元軍一個措手不及。跟在兩人身后的是風月明的六千瑯琊鐵騎以及燕王朱棣的八千北平軍。任政和云河從南北入城后繞過小巷,又跟著大隊從東門殺出,為突圍的隊伍殿后。賽哈帖木兒至此終于明白風月明的突圍方向,令旗連揮,調集主力至東門城下,與明軍展開廝殺。一場由詭計開頭的突圍大戰全面打響。朱棣是天生的戰士,他伴隨砍刀散發出來的王霸之氣可令任何敵人為之膽寒。這當然更是屬于風月明的戰場,他手中的龍膽槍如同飛天的鳶鳥入海的游龍,行跡無定,每次槍影閃過,必有北元士兵落馬。北元軍的優勢除了騎兵的數量,更在于他們卓越的單兵作戰能力。此次突圍不同于昨日風月明的輕騎突襲,在北元重甲騎兵的層層包圍下,明軍的移動力降至最低,他們不得不在馬背上與蒙古騎兵展開殘酷的搏擊,傷亡慘重。朱棣的北平軍此時展現出比風月明應天新軍更加良好的質素,他們在和蒙古兵單兵對抗的情況下不但不落下風,甚至經常還能占到些便宜,久而久之朱棣的北平軍開始聚集在明軍陣型的外圍與蒙古兵廝殺,而應天新軍則被包在北平軍中間,補位,補刀以及使用弓箭掩護自己的隊友。風月明無奈陷入苦戰,北元軍的人數實在太多,僥使他英勇無匹,想要前進一步也必須踏著敵人的尸體才行。兩軍從上午一直打到日落,風月明已數不清他將多少敵人挑下馬背。他唯一知道的是,敵人已經完全控制了沙城,并從東門殺出封住自己回城的路線,現在的他們除了死戰突圍已再無退路。“當!”風月明龍膽槍封住一位北元千夫長砍來的馬刀,他一聲厲叱,用槍尾一掃把那千夫長掃下馬去。本以為對方會就此摔落地面,不料那人雖然落馬卻緊拽著馬鞍,一用力又坐回到馬背上。風月明一陣暈眩,知道這是自己真氣枯竭真元受損的征兆,他強行壓下自己幾欲嘔吐的不適感,龍膽槍連刺三槍,前兩槍為虛,第三槍為實,終于騙過了敵人,把龍膽槍扎入了他的胸腹。可戰場就是這般無情,任你武功如何高強,一個人的力量對上千軍萬馬仍是蚍蜉撼樹,難以逆轉注定的戰局。風月明劇烈地喘息著,連續的搏殺讓他沒有絲毫回氣的機會,真氣已近枯竭,他只能完全憑借自己的體能與敵人周旋,這和兩個完全不懂武功的大漢rou搏廝殺并沒有本質的區別。身邊的朱棣同樣也到了力竭的階段,他的砍刀已遠不如初時鋒快。又一個千夫長帶著他的千人隊朝朱棣涌了過來。朱棣大喝一聲,奮起余勇,接連擋下繞馬燈般圍著他轉的三騎攻出的三刀,卻已沒有反擊的力量。風月明拍馬靠近過來,龍膽槍連刺帶掃,總算暫解朱棣之困。這名千夫長顯然是蒙古人中的技擊高手,和風月明連戰八個回合未分勝負。到了這個階段,風月明終于感受到一絲絕望的苦澀,難道自己就要這樣在北元軍的怒潮之中力竭戰死嗎?風月明環目四顧,看著一片混亂的戰場,歉然道:“末將終究是拖累了燕王?!?/br>朱棣卻灑然一笑道:“莫說此話,且隨本王奮戰到底,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彼髅饕驯凵蠠o力,卻仍然借用腰背的力量,配合砍刀的重量又砍翻一人。風月明精神為之一振,龍膽槍再掃飛一人,喝道:“那么就請容末將奮戰到底,看看有沒有福分陪燕王共賞明天的日出?!?/br>朱棣一仰身躲過一記馬刀橫掃,順勢從側面踢出一腳,把那人踢下馬來,笑道:“想殺本王,可沒那么容易!”這時忽然從賽哈帖木兒的帥臺一側傳來了尖銳而急促的鳴金聲,風月明和朱棣相顧一怔,風月明道:“我沒聽錯吧,賽哈帖木兒竟然鳴金收兵了?”朱棣跳起身來站到馬鞍上向遠處眺望,仰天長笑道:“他當然要收兵,我們的援兵來了!”他運起僅余的內力大喝道:“武定侯率領宣府的三萬精兵來援,我們贏了!”“我們贏了”這四個字被朱棣運功傳遍全軍,明軍聽了士氣大振,紛紛開始追擊開始撤退的北元騎兵。風月明學朱棣般站在馬背上向南眺望,朱棣手指著領頭一位須發皆白卻精神抖擻盔甲鮮明的老者說道:“他就是武定侯郭伯伯???,其實要論起輩分,本王應稱他作郭爺爺?!?/br>風月明見馬背上的郭英甚為英勇,在北元軍中奮力沖殺,絲毫不顯老態,激動道:“既然武定侯來到這里,說明宣府之圍解了!”“走!”朱棣坐回馬鞍上,“前將軍還有力氣嗎?敢否與本王再沖殺一場?”風月明也坐回馬背,笑道:“樂意奉陪?!?/br>兩人縱馬而出,身后的明軍高聲呼喊,氣勢震天。整個戰場因為郭英的援軍而完全反轉過來。藏在大纛旗下的也速迭爾見勢不妙第一個向東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