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
,不讓曹時有機會望過來。 曹時見狀微微苦笑,若不是這次上京是有正經事情,而杜家仁義,知他也要上京,便與他一路,這樣路上也能少碰著些土匪打劫的事兒。 從前往事,他雖還時常想起,但自知自個兒早已配不上洛瀅了,是以現下見狀,也是微微苦笑罷了。到底是他性子軟對不住杜家。 待曹時告辭,老太爺才問了此事的因由。 曹家雖不如杜家富貴,又有皇商的名頭,但家底子也是不薄的,在京中也有一處不大不小的宅子。 若是杜曹兩家從未議過親還好,曹時還能在杜家住著,但現下實在是不合適的很。 而曹時知道他托庇于杜家一起進京已是給杜家添了麻煩,是以在姑蘇時就傳信過來讓丫鬟婆子小廝們把京中的宅子打掃干凈,他一上京好能住進去。 “怎么曹時這小子也來了?”因著之前青樓的事兒,杜老太爺對他可再沒有過好臉,是以這會子也沒好氣的問道。 杜夫人看了杜老爺一眼,啟唇道,“曹家近來發生了許多事,曹悅已與那宋家和離了,曹老夫人與曹夫人都病倒了,這曹老夫人好似是覺得之前自個兒耽誤了曹悅也誤了曹時,心里不知悲苦成什么樣兒,是以前兩年便發話讓曹時走科舉這條路了?!?/br> 她頓了頓,接著道,“這曹時確有些才學,又有些運道,誰知他不到一年就通過縣試府試院試成了秀才,這會子來京,是來尋曹家的一個遠親的,這遠親雖沒入仕,但卻開著一個學堂,曹老夫人便讓曹時來京中進學?!?/br> 其實她內心里思忖著,曹老夫人的這一舉動,應是覺得曹時在姑蘇定然讀書也不會太過盡心專注,他棄商從文,這家里的一大攤子都落曹老爺身上了,曹時能不愧疚?而且她來京時曹悅也慢慢開始接管家中商事了,若讓曹時留在姑蘇,這心里不定難受成什么樣呢,這樣一來,這讀書的心神可不得分出去不少? 不得不說,曹老夫人確是姑蘇出了名的睿智人,雖之前也行差踏錯過,但卻知及時止損的道理,依她看來,曹老夫人讓曹時從文,讓曹悅接管家中的事兒,實在是沒有比這更好的打算了。 曹時本就不是從商的料子,曹悅和離歸家后也不好另嫁,這世道對女子本就艱難,二嫁若是嫁不到合心意的人家中,更是有苦說不出。 不如讓曹老爺帶著曹悅處理這些商事,也能磨一磨曹悅這丫頭的性子,以后不管如何,至少有曹家人照看著,再受委屈也得比再嫁去別家的好。 若是杜洛瀅知道杜夫人的想法,心里定會很驚訝,她自一生下來,便在杜家受盡了寵愛,爹娘,祖父母,三個哥哥,再加上底下的下人們,哪一個不把她捧在手心里? 只是家里人疼她歸疼她,但有些事卻有他們老一輩人的堅持,就比如說親定親時,都是長輩們相看好了好兒郎們,頂多快定下來時與杜洛瀅說一說。 特別是杜夫人和老夫人,杜洛瀅再沒想到,她娘會這樣想。 大梁雖然民風開放些,但女子出來行商的還是少之又少的。 杜夫人因想著當著女婿的面,說曹悅的事不甚合宜,便也沒提,但她不提,杜洛瀅心下卻有些急,只得在快回府時尋了杜夫人問,杜夫人把這事細細的與閨女說了。 因著曹悅和離的事兒,杜洛瀅回去時興致便不大高,曹悅性子素來軟和,杜洛瀅對她都是當小妹疼的,乍一和離了,她不定怎么難受呢。 但杜夫人后說的曹家老爺把曹悅帶在身邊行商一事,倒是讓杜洛瀅又擔憂又欣慰,其實還是欣慰多些,曹悅性子軟,和離歸家后若沒個事情做,定然會整日里傷春悲秋的,時常抹淚,這樣也好,雖女子在外拋頭露面會讓世人說閑話,但曹家畢竟在這姑蘇城也是有些地位的,再者,這民風也是越來越好。 但若是一點閑話沒有,杜洛瀅也知這是不可能的,只是一活一輩子,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事事順意的。 曹悅現下手頭有了事情做,心底有了盼望,肩上有了承擔,杜洛瀅信她會努力活下去的。 只是心里還是想著等回了府,定然要修書一封寄去姑蘇。 林沐清見她心情不甚大好的意思,也沒問怎么回事,只處處貼心,又是熱茶又是點心的,杜洛瀅雖現下不可不餓,但心情還是好了不少。 第二日晨起,杜洛瀅險些下不來床,她用被褥蓋住口鼻,只露出一雙眼睛在外頭,眼尾含嗔的瞪了林沐清一眼,林沐清摸摸鼻子,吩咐丫鬟去打熱水來。 杜洛瀅不知他發的什么瘋,晚間可勁兒的折騰了她好幾遭,待林沐清去上職,她才漸漸琢磨出來,怕不是醋壇子打翻了吧,昨兒個見著了曹時,她當時便覺他身上氣壓有些低,果然,到了晚間,就顯出本性來。 這一日日的處著,杜洛瀅與林沐清的感情也愈發如膠似漆起來,兩人閑了也會談一談詩書、雜書之類的,林沐清雖是武將,內里看過的書卻并不比文人少,特別是一些雜書之類的,兩人談起來相得甚歡。 有時候來了興致,也會去莊子上住幾日去,帶上一旁蹦著要去的星兒,就這樣,日子如流水一般飛速的過著,轉眼間就到了杜洛川成親這一日。 杜家富貴,在這大喜的日子里,自然也不吝嗇錢財,只熱熱鬧鬧的按照規制辦起來,既熱鬧,又不顯得太過張揚。 張芙的嫁妝是六十四抬,比之杜洛瀅與張紫桐當時出嫁,嫁妝自然是簡薄了的,但張家本就是詩書傳家的書香世家,也是從張芙祖父那一輩才起來的,家底子薄也無可厚非。 杜家自然也不會因此就看不起張家,說起來,張杜兩家結親,還是杜家高攀了的。 這大喜的日子熱熱鬧鬧了一番,杜父杜母也沒急著回姑蘇,而是讓杜洛文夫婦先回去,這兩年杜老爺漸漸放手,把家中事宜大多都交到杜洛文手里,他一開始還不太行,現下也已處理的有模有樣了。 杜洛文夫婦回姑蘇,卻把杜若留了下來,只說讓他跟著自家小叔念書,他們二人雖也舍不得孩子,但也知道若杜若能與洛川一樣,得中進士,這以后的日子,便可不用愁了。 顧氏哭了一場,終是與杜洛文一起回了南。 其實杜洛文夫婦的做法,杜洛瀅是不甚贊同的,杜若才兩歲,大哥大嫂就那樣狠心?孩子還是跟在父母身邊的好,只是這世上,望子成龍的父母不可謂不多。 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才過了不到一年,杜洛文夫婦也上京了。 杜洛瀅現下都不敢回娘家了,無他,只因著她嫁到林家快兩年了還未開懷,雖林老夫人未說什么,但自家祖母卻急得不行。 她想著林家就林沐清這一根苗,雖還有個星兒,卻還未長成,自家孫女兒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