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
要的事要做。在將祖龍交上來的靈材收進混沌珠后,顧元鳳微微垂下眼簾,望著下首聽他講道的眾人。將紅云單放到一邊先不說,三清往后成為了不生不滅的圣人,只這也是比較遙遠的事,最重要的是龍、鳳、麒麟三族,在開天大劫后將有龍漢初劫,也就是應在他們三族身上。單從結果來看的話,在龍漢初劫結束時三族元氣大傷,始麒麟化身麒麟崖,祖龍被鎮壓在龍泉洞,而元鳳也在落鳳坡身死道消,可以說下場凄慘,但這只是結果,仍需要知道的是在這之前,三族氣運無與倫比,不然也不會聯合制霸洪荒,只是后面盛極而衰。而如今剛進入洪荒時代,三族正處于被天道眷顧,氣運昌盛的階段,在這樣的階段做什么都只會事半功倍。畢竟是順天而行嘛。顧元鳳這般想著,眼角眉梢卻不見絲毫鋒銳,反而顧盼神飛,文彩精華,叫人見之忘俗,甚至連恨鐵不成鋼的大日天龍都下意識擺正了姿態,就姑且聽聽他能講出個什么所以然來吧。事實證明,顧元鳳先前所言非虛,這里是說他做到了觸類旁通,對如何從天仙修煉到金仙是手到擒來的,還有對老子在頓悟中產生的疑惑,都能給予獨到的解答,更有他從頭到尾態度都很端正,讓除開不知道他真面目的大日天龍還有麒麟等等之外的其他人,都不約而同的產生了一種顧元鳳很值得敬仰的認知,直到有一日天道有所感應,降下代表著無量功德的異象——顧元鳳他口吐金蓮了。這本來也沒什么的,像當初盤古倒下身化洪荒時,天道就降下萬丈金光,還有朵朵祥云,以及地涌金蓮等等,又口吐金蓮的重點在于金蓮,不,是在于伴隨著這異象的功德,這不但代表了天道認可了顧元鳳的所作所為,還給予了對修為進益有利的功德。再說口吐金蓮里的金蓮并不是真的金蓮,只是一種幻象,而顧元鳳他一點都不在意,他只是在眾人齊齊驚呼,并側目過來時,笑得天地為之色變,轉頭對著有所感悟的始麒麟說:“舌燦蓮花呀,看來天道也認可了我的能說會道大神通,我可真是太高興了?!?/br>頓了頓后,顧元鳳用毫無起伏的語調喟嘆道:“蒼天有眼啊——”始麒麟:“……”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顧元鳳:以說證道。魔祖:以殺證道。道祖:以造化玉碟證道。顧元鳳:鴻鈞你可以退群了。魔祖:附議。第19章洪荒(19)說起天道來,它好像存在感不怎么樣啊。只認真說起來,天道衍化大道的過程被盤古身化洪荒打斷,只衍化了四十九,還差其一,可以說天道現在稱不上完整,需要有誰去合道,而無論天道完整前,還是被補充完整后,天道都是無所不在的,且它就如同有著嚴密規則和龐大邏輯運算能力的計算機,又或者說是人工智能,還是并沒有衍生出自我思考能力,并沒有什么喜好憎惡感情的人工智能,負責監督并推動著洪荒的正常運行。這其中所提到的“嚴密規則”,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因果論。欠別人的因果必須得還清,否則會影響到修為,當然這其中也有一條,那就是被欠因果者身死道消,那他和他人結下的因果就隨之煙消云散,這一點可以參見在既定命運下的紅云。又因為天道沒有喜好憎惡,嚴格按照既定規則走,那它就斷然不會克扣顧元鳳開壇講道該有的功德,只是這一次好像有那么點好心沒好報,瞧顧元鳳把代表著天降功德的口吐金蓮異象,都給歪曲成什么模樣了?始麒麟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好在顧元鳳在喟嘆完蒼天有眼后,就沒有再提及天道降下口吐金蓮的異象,是也跟著認證他的能說會道一說,而是微微收斂了內在情緒,繼續一派從容淡然的講他所悟的道。而接下來異象就正常得多了,像是天降虹光,地涌金蓮;再像是仙音縹緲,梵音不絕……越發襯得被這樣不凡異象圍繞著的顧元鳳高深莫測,再有他今日穿著本就風雅,如今更是飄飄欲舉,氣度逼人,叫人心悅誠服的同時,更生出幾分敬仰。這一點還只是針對龍族和麒麟一族代表來講的,鳳族對顧元鳳本來就尊崇有加,還有三清中的老子和元始哪怕是怕了顧元鳳的‘能說會道’,可到了這時候他們由衷的崇拜起師兄來了,那就更不用說本來就盲目崇拜顧元鳳的通天了,現下還得加上一個沒看清楚顧元鳳真面目的紅云。以及祖龍。始麒麟倒還好,他并非不敬佩顧元鳳,只是敬佩的很溫和。一來他秉性如此,二來他也著實認識到了顧元鳳的能說會道神通,很讓始麒麟有幾分無力。就像在顧元鳳講道到第十年,大部分聽道的都頓悟進入了入定狀態,講道便宣布暫時告一段落,天道降下的異象也隨之消失,顧元鳳他也終于有時間和修為到了大羅金仙境界的始麒麟和祖龍論道,在開始前顧元鳳假模假樣的松了口氣:“終于消停了。我沒想過只是講個道而已,會讓樓臺變得這么…喧鬧?!?/br>始麒麟:“……”莫名來氣是怎么回事?得虧始麒麟脾氣好,而顧元鳳那怨氣是朝著天道去的,始麒麟只是無力的腹誹了句后,就將這個小插曲揭了過去,開始和顧元鳳就他在修煉中遇到的疑竇進行討論,而祖龍自然不甘示弱,也加入了論道行列,爾后先后有了頓悟,直接席地而入定,他們很清楚在顧元鳳的洞府里,他們是不會遇到任何危險的,相反他們是覺得很安心的。殊不知顧元鳳在他們入定后,竟是駕云離開了昆侖山,來到了不周山山巔。當然了,現下的昆侖山不但有原先天然的陣法,便是歸一宮中也有顧元鳳布下的陣法,更妙的是這個陣法和昆侖山本身天然的陣法是相互嵌套的,殺傷力非同一般,再有想來如今也不會有誰擅闖昆侖山吧?再來看不周山山巔,自從顧元鳳將三十六品凈世青蓮蓮子連同培育其的九天息壤,一起收進混沌珠后,不周山山巔就只剩下由盤古他老人家寒毛化成的,并有著玄干青枝的一棵樹。顧元鳳給它起了名,湜陰樹。所謂湜陰附主,時人危之,為寒毛,因而叫它湜陰樹沒毛病,只是這個名字在時下看來,也只有顧元鳳能很好理解其中深意,于是顧元鳳又給湜陰樹起了個更通俗易懂的名字:不周樹。而在不周樹旁邊,原先并無他物的地方如今還多了一座小院。這院落是如何都比不上歸一宮來的壯麗和宏偉的,只勝在玲瓏雅致,掩映在不周樹的盈盈綠意下,再加上不周山山巔自有的寧靜祥和,頗有種返璞歸真的韻味。這一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