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8
如小暖,也有點繞不過來了,現在她能做的,也只有相信三爺了。 外邊的事交給他,自己要做的就是照顧好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還有在戰亂起來之前,囤好糧食,顧好店里的生意。只盼著華孚比美人婆婆的動作更快,就算建隆帝可恨,他也不能死在美人婆婆的手上,讓她擔負這弒君的惡名。 親眼看著司天監中正官宏雅在慈寧宮內,祛除慈寧宮中的陰邪之氣后,建隆帝才叮囑李皇后和嚴易守好太后的長明燈,然后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了宜壽宮。 躺在龍床之上,建隆帝只覺得露重被寒難成眠,便吩咐道,“德喜,去請貴妃?!?/br> 德喜毫不意外,快步去了重華宮,將已安歇的華貴妃請了來。 美人在懷,聞著她身上淡淡的香氣,建隆帝才些微有了睡意,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再睜開眼時,天光已微微泛白。一夜好睡,建隆帝精神恢復,熟識起床,讓美人給他更衣。 “淑兒昨夜沒有睡好?”看著美人眼下微微犯青,建隆帝關懷地問。 華貴妃低頭,語帶關懷,“臣妾睡得很好,萬歲勿擔心臣妾,您要小心龍體,您這幾日瘦了很多?!?/br> 建隆帝想到剛離他而去的母后,心中一片凄涼,“母后在世時,朕覺得生死離朕還遠得很。母后這一去,朕就覺得死期漸漸逼近。朕老了……” 華貴妃抬手環住建隆帝的腰,“您不老,只是累了?!?/br> 建隆帝拍了拍她的背,“你再睡會兒,朕去慈寧宮看看?!?/br> 建隆帝走了,華貴妃怎能在宜壽宮安睡。她回到重華宮,便感受到鄭美人不加掩飾地嫉恨目光,這種目光華嬪最熟悉不過,她不甚在意,邁著從容的步子,回了自己的正殿。 第1233章 美人心計 昨夜她的確沒有睡好,這幾日她都沒有睡好,她為小暖擔憂,為她肚子里的孩子擔憂。她想來想去,只有拖著建隆帝一起下地獄,此局才能解開。 此事難度不小,她宮里用的東西都經過幾道嚴查,下毒是不可能的。不能下毒,就要直接殺了他。 可建隆帝實在警覺,華貴妃沒有武功不易得手。就算得手了,也 第1233章 美人心計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內容更新后,請重新刷新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 2k全文字更新,牢記網址: target="_bnk">" target="_bnk"> 第1234章 圓通稱帝 最新網址: 接下來,無論小暖問什么、怎么暗示,華淑都假裝聽不懂,與她云淡風輕地聊著身邊的瑣事。小暖第一次感受到了三爺面對母妃時的無力感——當美人婆婆打定主意不開口時,你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或許,三爺是對的,美人婆婆確實需要一些事情拖著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最好的選擇。 太后出殯,葬入皇陵后,被建隆帝下旨召回的烏羽也沒回來。因為緊鄰漠北的黑山軍司主帥蕭擎舉旗兵變,烏羽被攔在漠北,無法歸京,再過兩日,西北傳來八百里加急,匈奴和契丹聯手與大周開戰,邊關危在旦夕。 國家興亡大計在前,建隆帝哪還有心思去管烏羽這點小事,“匈奴主力借道契丹,與契丹主力合在一起,進擊漠北,諸卿可有良策?” 堂下群臣俯首,誰也不敢第一個發言。就在建隆帝的臉色越發鐵青時,益霽候鄭宏霖第一個站出來,聲音鏗鏘,“萬歲,末將請旨,帶兵去漠北平亂?!?/br> 益霽候年輕時的確是一員虎將,但如今他已經六十八歲,須發皆白,騎馬一路顛簸到西北還能抄得起丈八的鐵矛?! 眾人心領神會,五十八歲的閣老、武將出身的安國公莊立坤也出列,“末將請旨!” 年輕時也曾征戰沙場的建王出列,“臣弟請旨!” 緊接著,朝堂上呼拉拉跪倒一大片,都是請旨出戰的。隨說這里邊大半是瞎吆喝,但這群臣激昂的氣氛還是讓建隆帝很滿意,他微微點頭,目光落在文臣這邊。 為首的左相這才道,“蕭擎謀逆,等于截斷了中原去漠北的大半通道。另一半通道在黑水軍司之內,但時至今日,黑水軍司主將勒峻卻遲遲未向軍中遞軍情折子。以此來看,他應在觀望之中。圣上,此時決不可議和,否則西北和漠北大片山川,將落入賊子之手?!?/br> 李奚然這話一出口,已經打好了腹稿,準備在他之后提議建隆帝派人去西北議和的程無介,只得閉了嘴。 感覺到建隆帝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三爺亦出列,“父皇,兒臣請旨,帶兵平亂?!?/br> 晟王這一請戰,眾人都消停了。晟王雖然年輕,但他帶領右威衛掃平西南叛軍,又先后在右金吾衛、羽林衛供職,與三衛將領頗有些交情,派他去平亂,確實比老邁的益霽候等人更合適。 嚴昌那逆子逃出京城,應是去了西北。他那不爭氣的四兒子嚴曇也在西北查軍糧一案,若是再讓嚴晟去,等于他的四個兒子,三個都去了西北,這可不行! “眾卿不畏生死請戰,何愁西北不平!”建隆帝將兒子和群臣夸了一遍后,才下令道,“傳朕旨意,讓柴嚴曇領西北諸路督軍,蔣常勝為副督軍,即刻趕往黑水軍司,守住通關要道;勒峻謀逆,罪不可恕,令黑水、白馬兩軍司出兵征討,能斬下勒峻首級者,官升三級,平亂之后論功行賞!” 讓曇郡王和蔣常勝督西北軍?眾人咧了咧嘴,曇郡王那是個不中用的,蔣常勝乃是柴嚴昌的舅父,他的心向著誰還不一定呢! 圣上是老糊涂了么?他們哪能跟晟王相比。 三爺早就知道建隆帝不敢派他出京,所以面上并無絲毫不瞞。 群臣不敢反駁,易王出列道,“父皇,漠北軍三面受敵,危在旦夕,應即刻派兵前往增援?!?/br> 建隆帝點頭,“眾卿覺得,派哪路人馬合適?” 眾人紛紛獻策,大周十衛除了右金吾衛,被他們點了個遍。建隆帝便問,“嚴晟,你說呢?” 三爺再出列,“兒臣舉薦郭南源之孫郭永靖少將軍,此子驍勇善戰,頗有其祖父當年英姿?!?/br> 建隆帝點頭,又看向二兒子。易王想了想,才道,“郭家祖孫率領驍衛鎮守北關,若是他們去增援漠北,北關空虛,契丹必定來犯。兒臣愚建,可讓郭永靖帶一隊驍衛,與右金吾衛一同出征?!?/br> 易王此言一出,滿朝皆靜。右驍衛與右金吾衛,被譽為大周的兩根定海神針,勇不可當,無堅不摧。十七年前,右金吾衛在漠北折戟,雖然三年前烏鐵崖帥軍將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