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8
,還要幫著二哥跑接待使節的差事,正忙得不可開交之際,臨江的來信到了。 與信一起來的,還有一個白發老翁。 這老翁乃是與母妃定親的燕鳥山楊家的老奴,楊伯。當年楊家人自坪溪回燕鳥山途中覆船,楊伯自燕鳥山前來辦喪,扶著主人一家的尸體回鄉安葬后,便由同去的華遠懷將其安頓回老家養老。 華遠懷接了外甥的信,仔細回想青信這個人的模樣。他在六公主夭折時進宮,曾見過青信一次,他確信自己之前并未見過此人。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華遠懷派人去潮州燕鳥山接了楊伯,將他送到京城,讓他幫忙辨認meimei身邊的大太監青信是否是楊家什么人。 “絕不會是我家少爺,少爺是老奴親手安葬的。翻船后兩日,老奴在江下游找到少爺的尸體時,雖然被水泡脹了,但老奴還是認得出我家少爺的模樣。少爺背上的刀傷,有這么長啊……”雖然已過去了二十多年,但說起當年事,楊伯依舊是難掩悲愴。楊家人死得,實在是冤屈。 三爺點頭,又問了楊家是否有四十歲上下的男丁,并形容了青信的樣貌。 楊家在燕鳥山也算大戶,同族人不少,楊伯只根據這些描述也說不出什么。三爺便命人安頓他住下,吩咐人給青信畫像,然后才認真看舅父的來信,信上詳細講述了當年事。若非三爺問起,華遠懷必定不會提及,因為當年的憋屈,他不想讓外甥知道。 看過后,三爺額頭的青筋都冒了起來。 外祖父當時在縣里雖然做個不大不小的文官,但文聲卓著,母妃和舅父也頗有才名。當年三月三,十五歲的母妃受知縣之女的邀請前去游玩踏青,這種女兒家的聚會在當時并不少見,所以誰也沒提起警覺。 誰知,游船竟遇上了秘密出巡的建隆帝,自此改變了華楊兩家人的命運。 華遠懷在信中寫道,他事后調查才知,當地官員是為了討建隆帝歡心,才將各家女兒集中在一起,任建隆帝挑選。 建隆帝一眼就挑中了其中最出色的、已經定親的母妃。 當地官員見逼迫母妃的父母不成,不只暗殺了楊家人,還陷害外祖父貪墨,陷害舅父私通海盜,這樣樣都是要掉頭的死罪。母妃知道了家中的難處,主動站出來隨著建隆帝去了,才化解了這場危機。 外祖父覺得自己無能,心中積郁,幾年便與外祖母先后撒手人寰;舅父也因此滿懷愧疚,踏上了報仇之路。 舅父言道,“該殺的仇人都殺了,晟兒無須費心。那潮州刺史輾轉與右相程無介有些關聯,當年程無介便是你父皇南巡時的隨行小官。你當警惕此人,他或許也是知情者。若是需要動手,一定要慎之又慎。當年的兩份婚書,匆忙間我也不知其去向,這些年也未尋到。想必都被那些人藏了或者銷毀,這兩者所為何故,晟兒當能明白?!?/br> 燒了,是為了銷毀證據;留著,是為了有朝一日他們想用母妃做事時,以此要挾她! 深諳建隆帝喜好的程無介,可能是這件事的直接推手,否則婚書也不能最終落在他的手中;否則他也不會平步青云,由翰林院的小官,十幾年的時間便升為宰相! 他是建隆帝的走狗,比右相更甚,更無良知! 三爺滿眼殺意,嘴角竟微微翹起,勾出嗜血的弧度。 三爺這樣嗜血的笑,玄散已經多月未見了,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剛剛制成的毛筆,站起身等候三爺下令。 三爺吩咐道,“將程家的買賣、店鋪、田莊列個單子,交給秦中天,讓他集秦記之力,將程家的生意逐個壓垮,斷了他們的財路!” “是!”玄散響亮應了。 這還是三爺第一次用秦記做跟賺錢無關的事兒,玄散倒要看看已經拽上天的秦中天,到底有幾斤幾兩。如果他斤兩不夠瞧,干脆讓位,讓秦日爰出任秦記的大東家。 若是姑娘掌管秦記,擊垮程家的生意不過是動動手指頭的事兒! 待到青信的畫像送到楊伯面前,楊伯仔細辨認了半天,也不太敢確定,“老奴看著他的眉眼確實有幾分熟悉,可若說他是哪個,老奴一時還想不起來……” 看來青信的確與楊家有關系了,有必要讓青信與楊伯見個面,好確認他的身份。 三爺徑直去了二哥那里,過兩日便是圣上出宮去皇陵祭祖的日子,太后和皇后都會隨行,他想跟二哥商量商量,讓母妃跟著一起去。母妃出宮,青信必定要跟著,到時讓楊伯仔細辨認一番,若是此人真有嫌疑,直接在宮外將他處理了就是。 母憑子貴,三爺現在是最得圣心的皇子,安排母妃隨著建隆帝出行也不是難事。 太后知道了雖然不高興,但也只能忍著。嚴晟雖然是她親手帶大的,但華嬪是他的親生母親,給華嬪顏面就是給嚴晟顏面,太后也無可奈何。 華嬪得了消息雖然意外,但兒子說是想讓她出去散散心,雖然她不覺得去皇陵有什么好去的,但還是開心地應了。 昨夜央求了建隆帝半夜,也沒得了出宮機會的鄭美人,靠在正殿門口,看著青信吩咐人收拾行裝,不陰不陽地說著風涼話。 青信聽煩了,只冷冷說了一句,“此處風大,娘娘當心被風吹著,傷了身子?!?/br> 是了,現在什么也沒她的身子重要!鄭美人裹緊披風,輕輕護住自己的肚子,讓人扶著小心翼翼地回了側殿。 第八四九章 青信的堅持 最后,不只華嬪跟著出來了,連德妃也跟來了。德妃在宜壽宮前跪了一個寒夜,抱著美人兒睡在殿中的建隆帝不知出于什么考量,居然就點了頭。 因為有被貶的大皇子母妃德妃隨行,所以華嬪的跟隨出行就不是那么地顯眼了。 浩浩蕩蕩的祭祖隊伍從皇宮魚貫而出,在威風凜凜的千牛衛護衛下,直奔皇陵。 二皇子在前開路,三皇子在后壓陣,倒霉催的四皇子前幾日喝多了酒耍酒瘋,樂極生悲失足落入湖中受了寒氣,只能在家養病,又被眾人輪番問候教訓了幾頓。 出行的皇后和德妃都比華嬪嬪位高,所以華嬪的馬車在最后,三爺墜在后邊,離著母妃的車很近。 皇上出行,自然引來無數百姓的參拜。城里城外,被侍衛隔開的路兩旁都是人,楊伯也混在其中,仔細打量騎馬跟在華嬪娘娘馬車邊的大太監青信。 起初時,楊伯還認不出,待追著看了一陣后,青信覺察到楊伯的注視,側目與楊伯眼對眼,楊伯的雙眼猛地睜大。 他,認出這是誰了! 因為楊伯被晟王府的人喬裝易了容貌,青信卻沒認出這老翁是何人,只是淡然地收回視線,騎馬慢慢跟在華嬪的馬車邊。 傍晚時分,踩著吉時,一行人到了皇陵的行宮。待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