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6
水、有百獸園、還有這老些嬪妃可以一塊說話、一塊打葉子牌、一做新衣裳。像臣婦這樣的農婦,只能在家圍著鍋臺轉,出門圍彎腰在田里干活,也是哪都去不了的,趕上天下雨不用下地,咱們就做在炕頭上幾個女人一塊說說閑話,舒坦得像過年一樣……” 太后更沉默了,她深深體會到師無塵跟她講過許多遍的一個道理: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她問秦氏這些話,純粹就是對牛彈琴。 見太后和皇后敗下陣來,易王妃上場,“秦安人,不只皇宮的女人不愁吃穿、有錢看病有錢抓藥,高門大戶的女人也是能的。你說了這貧苦人家的諸多難處,為何還不愿意讓小暖和小草嫁入高門大戶呢?” 是??! 太后和皇后深以為然。 咋又繞回來了? 秦氏眨巴眨巴眼睛,如果不是跟著小暖學了本事,她現在一定暈頭轉向了。不過她可不是兩年前那個別人說啥就是啥的村婦了,她現在只相信一個人的話——她大閨女的! 小暖說,別管別人說什么,只要心里記得自己想要啥、想說啥就成。 秦氏沉淀了沉淀,非常老實地回話,“大戶人家是啥也不愁,可也得有本事的人才能到大戶人家當媳婦的。臣婦的閨女們不會讀書,不會琴棋書畫,只能種地拔草、養豬喂雞,所以不能去禍害人家?!?/br> 得,又回來了!太后看看皇后。 可是有人想讓你家閨女禍害??!皇后看看易王妃。 臣婦無能,實在跟她說不通啊……易王妃慚愧低頭。 秦氏見三個貴人都臉色不好,也跟著低下頭,暗自琢磨她那句話說得不好,為啥說了半天沒把她們哄高興,反而還讓她們不高興了? 學了這許久還是不成,她還不如小草會說話……秦氏慚愧。 見殿內陷入尷尬中,大太監安順立刻稟道,“娘娘,肅王妃到了?!?/br> “快宣!” 莫說是跟她有話可聊的肅王妃,現在就是阿貓阿狗來了,太后都想宣進來! 跟秦氏聊了這一會兒,她很是郁悶,忽然覺得自己這不愁吃喝的女人天天琢磨著自己過得痛快不痛快,就是沒事找事! 待一頭銀發的肅王妃被人扶進來后,秦氏被太監請了出去。好在安順還記得這位可能是晟王的岳母,不敢有絲毫怠慢,讓大宮女采珍送她去側殿烤火吃茶。 出了正殿,秦氏忐忑問道,“采姑姑,我方才是不是說錯話,惹太后生氣了?” 原來您自己也知道??! 不過采珍基于和安順同樣的理由,不敢得罪秦氏,含笑敷衍道,“安人說得很好,太后娘娘是聽了您的腓腹之言心中感慨萬千,所以一時不曉得說什么才好?!?/br> 原來這是這樣??! 秦氏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待在側殿內見到翠巧和齊嫂擔憂的模樣時,趕忙道,“太后娘娘就問了幾句話,娘娘因為我說得很好,感動得說不出話了?!?/br> “啪!”退出側殿的采珍,一不留神趴在了門框上,疼得淚流滿面。 第四八七章 三爺給的壓歲錢 采珍這一撞,撞得殿內命婦們的嘴角跟著一咧,都替她疼…… 后仰的采珍被手疾眼快的玄邇過去扶住,秦氏關心道,“采姑姑,可還好?” 好……個鬼!采珍顫抖擺擺手,“無……事,沒事?!?/br> 玄邇不著痕跡地幫她按了幾個xue位止痛后,額頭紅了一大塊的采珍才算緩過來,勉強笑道,“讓安人見笑了。如棋,照顧好秦安人,待晚宴開始時再領安人過去?!?/br> “是!”側殿內的管事宮女立刻屈膝應了。 秦氏慌忙搖頭,連道不敢。 偏殿內的老、中、少女人們見采珍撞了門,本以為她是被秦氏的話驚的,秦氏熱了太后生氣。 可似乎又不是這樣,看太后身邊的紅人采珍姑姑對秦氏這恭敬的態度,如棋那殷勤程度,還真似這個鄉下來的六品小安人真入了太后的眼,所以這幫宮女把她當一二品大員的婦人恭敬著。 能到這兒的人,沒幾個是糊涂的。待采珍走后,眾人客氣地與秦氏打了招呼,各自落座。 這里坐的都是等著太后召見的命婦,她們坐一會兒就被招去正殿,然后下一批再帶著寒氣和興奮走進來,各種寒暄,各種叮囑自家女兒或孫女。 只秦氏三人在角落的小屏風后守著炭火盆舒服坐著,還有管事如棋派的小宮女伺候。 秦氏非常滿意,因為她們不冷又不用在人前端著。翠巧更是滿意,因為她可以從外邊的夫人們言談舉止中學到許多東西。貌似老實木訥的玄邇知道慈寧宮中還有比這更舒服更好地去處,但秦氏被安排在這里也算不錯了。 這過來伺候的宮女年紀不大,但知道的事不少。進偏殿的命婦十有八九她都認得,而且每進來一個,她還給秦氏介紹一番。 于是,在這個角落里,主仆三人透過屏風的縫隙,過足了八卦癮。 這個就是昌王妃啊,沒有易王妃好看,看著跟柴玉媛挺像,脾氣不好…… 安國公府的續弦國公夫人真是年輕又漂亮…… 右相家的姑娘、皇后的兩個侄女,真是不凡。讓她們一比,太后的侄孫女、寧侯家的方挽離也不顯得姿容出眾了…… 慶國公府的姑娘沒她的表姐柴玉媛好看,不過這脾氣看著比柴玉媛要好不少…… 這頓晚宴是在慈寧宮旁的一座大殿內吃的。 太后和皇后居于上位,然后各家命婦按品階高低依次在左右落座。 秦氏品階最低,但她是被太后親自下詔邀請遠路來的,所以被安排在在諸位王妃之下,挺靠前的位置。 柴玉媛的祖母靜太妃看著坐在自己不遠處的土包子,氣得牙疼。她努力了一輩子,居然扎眼之間就與一個無知村婦同座! 靜太妃知道大殿內人都等著看她的笑話,所以她不能成為笑話,要讓秦氏成為笑話! 于是,接下來將近兩個時辰的晚宴中,靜太妃一直盯著秦氏,等著她出丑,然后立刻與滿殿的人一起嘲笑她。 大殿內抱著和靜太妃相同念頭的人不少,就連太后的目光也不時地掃到秦氏這邊,怕她丟嚴晟的人。 但秦氏該動筷子的時候動筷子,該喝湯的時候喝湯,竟一次丑也沒出。 太后掃了一眼平白無故帶了條額鏈的采珍。采珍不著痕跡地上前低聲道,“是秦安人左后側的丫鬟一直提醒她該怎么吃?!?/br> 太后挑挑眉,采珍又低聲道,“那丫鬟名叫翠巧,本是濟縣當地一富商家的丫鬟,富商家落敗后跟在秦氏身邊伺候?!?/br> 太后微微點頭,能在這樣的場合下知道如何應對,這丫鬟的眼力和膽量也是相當不錯的。 跟著秦氏在下鄉種田倒是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