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2
不屑之人,可出頭鳥已經碰壁,他們自不會再觸霉頭。 兩個時辰后,江寧織造府和南巡儀仗排查結束。 隊列中類似瘧疾癥狀的官員只有先前那一人,其余二十三人,皆是侍衛;織造府中,曹家主子并無染病之人,只下人中查出患病者一十三人。 這些人中,具體有多少是患有瘧疾的,還需要太醫一一檢查過后方能確定,但隨行的御醫和太醫人數不多,容歆能夠調動的也只那么三人,是以進度稍慢。 容歆并不在意,慢些也無妨,左右早晚都能查出來,她現在要做的便是盡量確保剩下的人不會繼續染上瘧疾。 從貧苦百姓更容易得瘧疾,到此時查出的人侍衛和下人居多,即便沒有常識也可推測出,處于更加惡劣環境中的人,更容易染病。 侍衛和下人們住宿之處相對悶熱潮濕,衛生程度也稍差,而織造府中,種滿驅蚊草,每日皆有專人打掃,在這里居住行動的人,沒有染病。 如此,容歆的防護措施,便可有針對性的安排下去,有條不紊,完全不像是才來織造府幾日,第一天接管織造府的人。 容歆不需要織造府原有的下人信服,她只要他們聽話便可,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容歆只需要將她的安排準確無誤地傳達給李氏和淺緗。 這一系列安排,她并沒有避諱任何人,御醫和容歆討論過后,認為可以實施地,便會匯報給康熙,再由江寧府知府公告百姓自行防護。 東珠習慣于待在容歆身邊,這一次寶嫻幾人無需阿瑪交代,也跟在容歆身邊,看著她下的一道道令,記在心里,不懂便會詢問,努力學習。 容歆空閑時,便會為幾人講明她做某一件事的緣由,便是完琦和娜仁圖雅偶爾傻乎乎的問題,也不會隨便對待。 這樣的機會不可多得,李氏不是個傻的,她先前那般輕視花匠的病情,只是因為那些官太太都有的養尊處優的習慣,不代表她不重視容歆。 事實上,李氏比丈夫曹寅都更明白容歆的能力,那是她親眼見過的,便是閨中時那些傳聞中有名的擅長管家理事的夫人們,也沒有幾個如容歆那般游刃有余。 世家大族給女兒找教養嬤嬤是為什么,而容歆這樣侍奉過元后,教養過太子,頂級的女官,那是宮外各家花多少錢都求不到的教養嬤嬤。 于是李氏難得不顧她織造夫人的顏面,厚著臉皮命兩個嫡出的女兒,時時刻刻跟在身邊,能學多少便學多少。 容歆看在眼里,對她的心思不反感,甚至也鼓勵李氏的兩個女兒提出問題。 不過容歆發現,李氏這人旁的且不說,教養出來的女兒確實出色,聰敏靈慧,一點便透,相較于她們二人,完琦和娜仁圖雅遜色不少。 當然,容歆并不是認為完琦和娜仁圖雅笨,只是兩人根本不愿在管家理事這一道上耗費心神,有些時候便稍顯懵懂。 各人有各人的處事方式,便是對姑娘家也該因材施教,因而容歆并沒有強制性地“糾正”她們什么。 織造府十分有序,待到查清楚織造府和南巡隊列中染瘧疾的具體人數,直接送到康熙命人專門安排出來的隔離之所,統一治療之后,織造府便徹底平靜下來。 清查整個江寧府要比容歆清查織造府困難許多,容歆也是聽太子說,才知道,原來江寧府官員為了接駕,控制百姓出行,貧民和流民也不許隨意進出城,去醫館看病的只有官家富戶,尋常百姓少之又少。 容歆便是只聽太子說,已是氣憤至極,但就像李氏將那個患病的花匠隨意地趕出府一樣,官員為了讓皇上看到一個“盛世”,一直無所不用其極。 哪怕太子第一次下江南,也心知江寧府的手段,甚至算是相對溫和的。 容歆提不起嘆氣的心,轉而問道:“殿下,醫館中查出多少人患瘧疾?” “已逾兩百人?!?/br> “這么多?那百姓……” 太子沒有說話,可容歆知道,只會遭不會更好。 隨后的幾日,每一日都要重新更新江寧府染瘧疾的人數,康熙正式下令暫停南巡,先行救治百姓。 康熙命京中送賑災銀和藥材到江寧來,太子和大阿哥等人則是聯通本地商人富戶,先是借一個大宅子收攏富家病患,然后又在江寧城外搭建臨時收攏之所,救治百姓。 然而此次瘧疾來勢洶洶,城中所有的大夫全都召來救治百姓,康熙連御醫和太醫也派了出去,依舊挽救不了眾多百姓的性命。 太子每每聞聽便心痛不已,思來想去,唯有一個辦法能控制瘧疾,那便是來自于西方國家的金雞納霜。 “此法不可?!笨滴鹾敛华q豫地拒絕,“另想他法,不可向百姓宣揚此等神藥?!?/br> 太子勸道:“皇阿瑪,為何不可?如今百姓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既有救治之法,為何不可?” 在場只有康熙、太子和三位阿哥,太子兩個“為何不可”問出來,大阿哥、四阿哥和三阿哥皆抬頭看向皇阿瑪,等待皇阿瑪的回答。 康熙平靜地問:“宮中的神藥乃是傳教士進獻,數量不多,太子以為,能救治這眾多百姓嗎?” “便是真的拿出來,你想救誰?你又能舍棄誰?” 只要是被舍棄的,沒有人會理解他們的難處,只會怨恨。 “皇阿瑪?!碧硬⒉灰蛩脑拋y了分寸,拱手道,“那神藥源于一種名為金雞納的樹,兒臣先前請福建海商帶回一些,如今栽種在云南,或可命人快馬加鞭帶回來研制藥物……” “百姓等得起嗎?” 太子抿嘴,然后堅持道:“總不能什么也不做,但凡有一個百姓治好,便不是無用之功?!?/br> 康熙不是能夠看著眾多百姓去死的帝王,否則早在發現的一刻便會離開江寧府,也不會花費大量的錢財救治。 但是,康熙有底線,面無表情道:“你想研制神藥,朕可以不阻攔,但絕不能教百姓知道神藥的存在?!?/br> 太子想也不想地答應下來,隨即便告辭離開去準備,其余阿哥們與他一同告退。 大阿哥昂首闊步地走在太子身邊,習慣性譏諷道:“還以為太子改性了,不想著知難而上的本事,還是教人自愧不如?!?/br> 十三阿哥年輕,不好在兄長們面前出聲,只老老實實跟在后頭。 四阿哥一向與太子要好,便擔心道:“太子二哥……” 太子搖頭,知道四阿哥要說什么,可是他意已決,并不準備再更改。 大阿哥則是諷刺歸諷刺,沒想過太子會改變決定,扔下一句“去城外看看”,便要大踏步離開。 太子提高音量,提醒道:“大哥,御醫配的藥,記得戴在身上?!?/br> 大阿哥已走遠,不知道他有沒有聽見,十三阿哥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