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8
只片刻的功夫,越來越多的人涌過來,其中有些人見過當年的太子,再三確認后,激動地大喊:“沒錯,就是太子殿下!” 隨著眾多確認的聲音喊出來,眾人驚醒過來,全都跪在地上,邊給太子磕頭邊說出感恩戴德的話。 百姓們無人組織,聲音煩亂,太子等人只能依稀判斷出一些字眼。 然這樣的場景,尤為震撼,一時間一行人被圍在中間,皆忘記作出反應。 太子未想到會有這樣的場景,但他迅速反應過來,立即請皇阿瑪先行離開,并且囑咐四阿哥等人照看好皇阿瑪。 他為康熙的安全考慮,因此未稱“皇阿瑪”,實際并不無錯處,可康熙離開時,視線劃過太子和沂州府百姓,眼神十分復雜。 康熙的微服私訪自然作廢,便臨時改道到沂州府。 如今的沂州知府正是當年因貪污而被撤銷的知府繼任者,對當年之事極為了解,在皇上問時,恭敬詳盡地說出當年沂州百姓乃至山西百姓對太子的感激。 康熙沉默。 而一路來的異常,也有了解釋…… 第213章 太子在皇阿瑪安全離開人群中央后, 方才沖周圍百姓一拱手,大聲道:“當年賑災,吾尚且年幼, 非吾傾一人之力可行,乃是皇恩浩蕩?!?/br> 有一個青年滿眼崇敬地喊道:“當年沂州知府貪腐,是太子殿下向晉商借糧借棉衣賑濟災民,小民當時年幼, 可仍記得父母拿到衣食的神情!” “我家就在五臺山下, 是太子殿下組織人將我族人從雪中挖出來!” “老兒的小兒子, 就是靠太子殿下的一塊兒餅撐了過來!” “太子殿下愛民如子……” 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歷數太子當年對沂州百姓的恩情, 而如今太子身邊的護衛,除一兩個經過當年的境況, 其余皆是八旗的年輕一輩兒, 站在太子身邊,神情激動,與有榮焉。 太子心中亦有些觸動, 然此時安撫民眾最為重要,便再次謙遜道:“當年我所借欠款, 乃是由當今圣上做主歸還,后續賑災事宜亦是由朝廷下達?!?/br> 百姓中有機靈的,忽而喊問:“剛才滿身威儀的老爺, 是皇上嗎?” “眾星拱月,還教太子殿下如此尊重, 定然沒錯?!?/br> 太子還未來得急回答, 周圍的百姓便好似已確定此事, sao亂起來。 侍衛湊近請示道:“太子殿下, 現下如何是好?” 周圍全是百姓,且還陸陸續續有百姓聞風而來,越在此逗留恐怕越難出去,因此太子沖周圍高聲道:“聚眾恐發生意外,請諸位讓開路?!?/br> 太子話音落下,侍衛們便分出兩人上前開路,其他人依舊護衛在太子周圍。 百姓們感恩太子,倒也不胡攪蠻纏,先時還有些擁擠,不久便慢慢讓開一條路。 太子見有些百姓擠作一團,擔心出現踩踏意外,邊走邊囑咐兩邊百姓“注意安全”。 百姓們見到太多大官小吏好大的官威,如今見太子這樣高貴的身份,依舊如此平和的殷殷囑咐,那是個個恨不得為太子拋頭顱灑熱血。 太子一行人向康熙等人離去的方向而去,路上依舊有不少百姓趕來,另有跟隨在他們身后的百姓,人始終不見減少。 約莫一刻鐘后,他們與康熙身邊的侍衛以及衙門的差役碰頭,太子聽聞侍衛匯報方知,皇阿瑪到達知府衙門后,便命沂州府知府派人保護他的安危。 半個時辰后,太子在侍衛和衙差的護衛下來到知府衙門。 百姓們在他進入知府衙門后,仍然守在衙門外,久久不愿散去,更是在得知皇上也在衙門中,自發跪地,大喊“皇上萬?!薄盎噬先实隆钡仍?。 衙差不敢向平時一樣呼喝,只得作人墻將他們擋開,空出衙門前的一片空地。 衙門內,康熙等人聞聽到外頭的呼喊聲,命人去查探一二。 太子與查探的侍衛一同入內,一見到康熙,便對方才使得皇阿瑪幾乎落荒而走的情況,愧疚道:“皇阿瑪,兒臣適才考慮不周……” 康熙看到太子平安歸來,輕抬手,淡淡道:“回來便好,朕已命沂州知府準備,稍后便擺駕回行宮?!?/br> 太子的話堵在口中,只得一拱手,退到一側。 而后,侍衛向康熙稟報百姓們在外高呼皇上圣明的緣由,期間自然免不了提及太子的所作所為。 康熙面無波瀾地聽完,語氣平淡地夸贊了太子幾句。 太子……原本有許多話,在皇阿瑪這樣的態度下再說不出,只得謙辭幾句便沉默下來。 御駕離開知府衙門,百姓一路送到城外方停下,因康熙表面上對太子依舊持表揚認可的態度,隨駕巡幸的大臣們屢屢以此事對皇上和太子歌功頌德。 不出幾日,康熙決定擺駕回京,所有人皆忙碌起來。 太子絕非畏事之人,且他一直以來受姑姑的影響便是,有話一定要說清楚,不可留有誤會,便來到皇阿瑪寢殿外,命人進去通報。 寢殿內,康熙正在用膏藥熱敷右手,聽說太子過來,立即命梁九功撤下熱敷帶,拉下袖子,沉聲道:“點上檀香,叫太子進來?!?/br> “是,皇上?!?/br> 太子在外等候少許,才得應允入內,然即便有檀香遮蓋,太子依舊聞到些許淡淡的藥味,立即便關心道:“皇阿瑪,您可是身體不適?” 康熙并未回答他,只淡漠地問:“太子,你來此有何事?” 太子的熱情一下子便被澆滅,沉默稍許,出聲道:“皇阿瑪,兒臣那日在沂州府,實在擔憂您安危,因此才請您先行離開,其后便對百姓們道明實情……” “太子?!笨滴醮驍嗨?,認真道,“朕乃是自行離開,與你無關,反倒還留下你一人?!?/br> 此時只有他們父子二人,他此言似是發自內心,太子便越發不能懂,“皇阿瑪……” 康熙抬起左手制止,眼神中有些許復雜道:“太子之能為,朕從未懷疑過,也一直相信你會是一個好的繼承人?!?/br> 桌下,康熙的右手動彈一下,腫脹帶來的不適便提醒他,他已不再是那個年輕力壯、龍精虎猛的帝王,而太子和皇子們還正值壯年…… 那些年康熙如何的壯志凌云,如今便越發難以坦然地面對老去,嫉妒無法避免的滋生。 康熙不愿本就爭權奪勢的朝臣們知道他在變老,不愿教一向崇拜他的兒子們知道他其實并非永遠強悍。 這種無法對抗時間流逝的無力,使得康熙每每心態失衡,理智和心情之間的拉扯,承受的自然便是最親近的人們。 一個帝王的自尊心,幼稚地可笑。 康熙面無表情地對太子道:“回去吧,你不需要對朕解釋?!?/br> “皇阿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