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0
較感興趣的書,對九阿哥道:“可否請您幫忙,命鴻臚寺的大人先將這些書翻譯出來?” 九阿哥二話不說便接過來,看向她們正在封箱的書,問道:“那些是什么?” “是些別國的宗教書籍,不便傳播,我準備等太子殿下回來,便交由太子殿下封存起來?!?/br> 九阿哥嫌棄地皺眉,“這楊鎮難道不知道甄別嗎?帶這些烏七八糟的書回來作甚?” 那些外國的傳教士,有一些確實為大清帶來許多先進的東西,可還有一些人,傲慢地對大清指手畫腳,不遵守大清律法,朝中眾多人極為厭惡。 人們對異族本就易存偏見,且九阿哥因為打交道的多一些,見識過一些百姓被洗腦,是以更加不滿。 容歆也聽聞過一些,因而也不去勸解九阿哥,只為楊鎮說話:“太子殿下命楊先生收羅,他自然不敢擅作主張?!?/br> 就像容歆所說,這些東西有沒有用,拿回來,太子自然會評判,但是楊鎮不能主觀評斷。 此次借用海商的商船,他們拿回來的有限,等到太子和大阿哥的商船回來,估計上頭的東西更是五花八門,需得更加費力的甄別,這是為保安全,必須要做的步驟。 而他們做這些究竟有沒有用?恐怕得百年后才能見分曉。 第207章 太子隨駕出巡, 便無監國之責,隨康熙回京后, 并不去關心朝政,而是問候過太子妃和孩子們之后,第一時間請容歆出宮去看商船帶回來的東西。 太子妃看太子風塵仆仆的模樣,勸阻道:“殿下,您才回來,好歹休息一日,明日再出宮也不遲?!?/br> “皇阿瑪下月要巡視塞外,這期間有許多事亟待解決, 恐怕不得空閑?!碧又粊淼眉昂纫槐? 便起身道,“我和姑姑會早些回來?!?/br> 太子身上便是常服,連衣服都不用換, 容歆卻需得再換一身衣服,便請太子稍等片刻。 東珠立刻跟在容歆身后,寶珠見她們的動作, 連忙手腳并用向軟塌邊緣爬去。 太子妃迅速伸手抓住她的后襟, “你想去哪兒?” 寶珠兩只小胖手已經碰到軟塌邊緣, 被額娘生生拽回去,滿眼不甘,大聲控訴起來, “寶珠也要出宮玩兒!” “不行!”太子妃箍住女兒,不容拒絕道,“額娘都不能出宮玩兒, 寶珠孝順, 怎能放額娘一人孤苦伶仃?” 額娘怎會孤苦伶仃?寶珠不信。 太子妃繼續哄騙:“你別看你兄長和jiejie成日在外跑, 他們幼時也要陪在額娘身邊孝敬的,這可是孝道?!?/br> 寶珠依舊懷疑,轉向阿瑪,“阿瑪?是真的嗎?” 太子自然順太子妃的意,點頭表示肯定。 寶珠欲哭無淚,悲傷地靠在額娘懷里,嘴上說著孝順的話:“額娘,寶珠陪你?!?/br> 太子妃掩住眼中的得意,極欣慰道:“額娘就知道,額娘的寶珠最是乖巧?!?/br> 太子垂眸沉思,太子妃的話或許只是隨口一言,卻入得他心。因而,太子對太子妃道:“頌宜,我會向皇阿瑪請示,你侍奉皇瑪嬤去暢春園避暑,到時帶姑姑和孩子們一同過去?!?/br> 太子妃看向太子,眼神繾綣。 夫妻二人對視,滿是濃情蜜意,寶珠小大人一般無聲嘆氣,小胖手捂住眼,非禮勿視。 容歆和東珠換下宮裝回轉來,便見到夫妻倆含情脈脈的模樣,眼神在兩人身上來回,問道:“太子殿下,出宮……可要延后?” 太子收回視線,面不改色道:“不必,這便走?!?/br> 如果他耳朵沒紅的話,容歆便真的要相信太子從容不迫了…… 而立之年的人,還來純情的戲碼,太子還在和太子妃交代回來的時間,容歆看得好笑,未免教太子看出來害羞,趕忙撇開眼,牽著東珠的手先出去安排。 兩刻鐘后,三人終于在宮門口坐上馬車。 容歆問太子:“您難得隨皇上出巡,心情如何?” “甚好?!碧游⑿?,“無思無慮,方能看見沿途風物?!?/br> 容歆打量太子的臉色,笑道:“瞧您這面色,確實不錯,想來在外時確實未有水土不服?!?/br> “我身體向來不錯?!碧幼旖歉由蠐P,“且在宮外,皇阿瑪對我十分和顏悅色?!?/br> 原來還是因為康熙的態度……容歆心下微嘆,對這父子二人如今的關系十分惆悵。 此時乾清宮內,康熙聽內閣大臣們匯報完近來朝中之事,思及從前太子留京監國時,并無這許多未決之務,讓他每每回朝皆輕松不已,便對梁九功道:“派人去毓慶宮一趟,請太子過來與朕一道用晚膳?!?/br> 梁九功未動,躬身道:“回稟皇上,太子殿下未時著人來報,要出宮一趟,您當時正與朝中大人們議事,點頭應允過,此時太子殿下應是已在宮外……” 晚膳不見得能回來…… 康熙恍惚片刻,想起來,確有這一事,他竟是忘了。 梁九功恭敬地請示道:“皇上,可還要奴才派人去毓慶宮?” 康熙依舊點頭,卻改口道:“不用請太子了,叫弘昭來陪朕用晚膳?!?/br> 梁九功躬身退出去,須臾之后返回宮殿內。 殿內一片安靜,康熙狀似在專注地看奏折,實則視線許久都未動過,許久,手一松放下奏折,問道:“太子為何去宮外?” “回稟皇上,奴才聽聞,太子殿下先前請人出海帶了許多箱子的物件兒回來,容女官前些日每日出宮整理,想必是為此事?!?/br> 康熙復又拿起奏折,聲音極淡道:“太子如今是越發不務正業了?!?/br> 梁九功垂首而立,不敢應聲。 另一邊,容歆、太子、東珠三人到達宅子,太子目的很明確,第一時間便翻看畫卷。 容歆之前整理時已發現,這些畫筒都有按照順序標上數字,因而她擺放時也都按照順序排列,不過有著重標注較為重要的。 太子拿起她做過標注的畫筒,抽出畫卷,第一幅便是一艘巨大的船,畫師清楚地畫出海船的每一個細節,還標注了大概的尺寸大小和吃水。 容歆看太子手中的畫,道:“我先前看時便覺這海船跟咱們大清的戰船和商船差異甚大,多了數張帆?!?/br> “許是為了方便遠航……” 容歆點頭,那日楊鎮也說,雖不知內里如何,但rou眼可見的是,西方有些國家的海船比大清的速度更快,也更堅固。 不過哪怕稍有不如,已本朝人的聰明才智,只要有心,想要造出一樣甚至更為先進的船,容歆并不認為是難事。 是以,容歆建議道:“咱們到底是門外漢,屆時將這畫送到造船師那里,想必會有更明確的看法?!?/br> “姑姑說得是,日后我和大哥的船要常出海,造船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