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6
然而寶嫻的單子哪里比得了她十三叔,剛開始被阿瑪抱起還未反應過來,等到坐在阿瑪頸上,忽然便凄厲地叫了一聲,然后便哇哇大哭起來。 大阿哥無論如何也未想過他的親近竟會教女兒哭成這般,一時無措,驚立在那兒,慌亂地不知該如何反應。 先前容歆扶著寶嫻,也未反應過來大阿哥的動作,此時見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而大阿哥還扛著她,頓時一急,便跨過圍欄,小跑過去。 容歆耳邊不止寶嫻的哭聲,還有受了驚的十五阿哥在哭,到了大阿哥身邊,未曾多想,在大阿哥手臂上拍打了好幾下,這才教大阿哥醒過神來放下寶嫻。 “嗚哇哇——”寶嫻抱著她的脖子哭得好不傷心。 容歆邊撫著寶嫻的背安撫,邊忍不住又瞪了她沒分寸的阿瑪一眼。 大阿哥呆呆地一動不動地看著容歆,不遠處的阿哥們亦是面面相覷,皆對容歆所為驚奇不已。 至于康熙,自然地轉開頭,目之所及,無事發生。 第137章 小孩子委屈了, 那是越有人哄越委屈,哭聲越響。 寶嫻平時多安靜的小姑娘,此時抱著容歆的脖子哭得十分用力, 小小的身子都在抽動。 容歆撫著寶嫻的后背柔聲安撫時,已是反應過來她方才對大阿哥的做法不合規矩,卻也并未生出一分追悔莫及的心情。 “嬤嬤……嗚嗚……” 寶嫻的哭聲漸漸減小, 抽抽搭搭地模樣軟乎乎的。 容歆無奈地拿出帕子,輕柔地為她擦臉, 哄道:“阿瑪是想陪格格玩呢,阿瑪不是存心嚇你的?!?/br> 寶嫻抽噎著瞥了一眼她的阿瑪, 迅速又收回來,再不去看。 眾阿哥們瞧著小侄女哭得可憐兮兮的, 立即圍過來,紛紛開始說話逗她開心,不多時便教寶嫻破涕為笑。 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遠遠地聽到女兒的哭聲, 當額娘的如何能坐得住,立即快步走過來, 直接越過大阿哥,疼惜地抱住女兒。 “寶嫻,額娘在呢,莫怕莫怕?!?/br> 寶嫻回到額娘懷中,委屈重新浮上心頭, 又小聲抽噎起來。 太子妃抱著皇長孫弘昭過來,太子妃心疼地和寶嫻說話, 弘昭則是向容歆伸手要抱。 而弘昭到了容歆懷里, 一雙大眼睛便看熱鬧似的盯著在額娘懷中哭得惹人憐惜的堂姐, 全不似他十五叔那般, 跟著大哭。 唯獨大阿哥胤褆,獨自站在外圍,孤零零地,竟是無人理會。 許久,寶嫻總算不再哭,終于雨過天晴。 太子胤礽對這個乖巧的侄女也很喜歡,見她重新展顏,嘴角也微微上揚。 五阿哥胤祺哄孩子的方式頗有些煞風景,極認真地對她說:“今日膳房不是準備了烤rou嗎?小寶嫻吃幾塊兒烤小羊腿,瞬時便可煩惱全無?!?/br> 寶嫻眼圈兒還泛著紅,而她也不能吃多少烤rou,但還是教五阿哥吸引去了注意。 太子見狀,便對貼身太監小棠子吩咐了一聲,命他去看看膳房準備的如何了。 五阿哥踱步到容歆跟前,一邊伸出食指戳弘昭手上的rou窩,一邊對她道:“容姑姑,您叫雪青姑姑過來可好?聽聞她另有一套烤rou秘方,胤祺想要嘗嘗?!?/br> 容歆自然是爽快地應下,當即便叫人去尋雪青。 五阿哥這才滿意下來,而由他引頭,眾人便開始談及旁的,遺忘了適才大阿哥父女的小插曲。 待到膳房在園中備下烤架,太子親自去請皇阿瑪,又和五阿哥胤祺、十四阿哥胤禎去迎了皇太后過來同聚,及至皇太后的到來,這天下最尊貴的一家人便其樂融融地聚到了一處。 皇太后自太皇太后去世便開始吃齋念佛,是以并不與眾人一道吃烤rou,只吃著清淡的素菜,但有眾多皇子們陪著說話,臉上的笑意始終不斷。 康熙政務繁忙,且他也知道他在此,皇子們必定極不自在,因此等皇太后用好,便陪著皇太后一同離開。 而兩位長輩一離開,氣氛頓時一變,三阿哥胤祉性子活泛,有他帶頭,場面便熱鬧地漸漸有些不受控。 太子妃和大福晉先前是陪皇太后在一桌用膳,皇太后走后,便只剩下她們二人、容歆并幾個孩子。 大福晉并未因女兒的大哭教大阿哥當眾難堪,但容歆和太子妃還算了解她,大福晉平素和大阿哥處于同一處時,望向大阿哥的眼神總是柔情似水的,滿是情意。 先前亦是那般,可自從寶嫻受驚嚇,她雖未說什么,卻一直未看過大阿哥一眼,顯然還是心中有氣。 太子妃抱著弘昭,容歆端著一碗軟爛的白粥喂他,偶爾眼神對視,皆看見了對方眼中的了然。 弘昭剛開始嘗奶水以外的食物,但興趣一般,只喝了幾口便翹起腳,小手抓腳玩兒,無視喂到嘴邊的粥。 太子妃見他不想吃,便放開他,轉而抓起大福晉的手道:“我幼時,阿瑪便常背著我在家中花園里玩耍,長大了出門做客,聽從前閨中的友人說起,方知,并不是每家長輩皆如此待家中女兒?!?/br> 更何況大阿哥還將長女扛在脖子上。 這與太子和大阿哥蹴鞠時扛著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還不同,畢竟在一般人看來,一個女兒是比不得皇家兄弟情深重要的。 弘昭放下腳又去抓勺子,容歆便拿了一只干凈的遞給他玩,口中附和太子妃道:“仁孝皇后娘娘幼時,首輔大人也曾親自抱著她啟蒙,這是長輩的親近?!?/br> 大福晉自是知道女兒其實極為仰慕阿瑪,只是想起女兒哭得凄慘的模樣,便心情不虞,“我并非和殿下置氣,只是寶嫻向來膽子不甚大,大阿哥這個阿瑪又不是不知道……” 容歆抬頭,見大阿哥也在瞧著這里,便知道他心中也有愧疚,到底是從小看到大的孩子,他是個什么糙性子,她還能不知道嗎? 于是,容歆便低聲對大福晉道:“父女能親近也就這么幾年,待大了想親近也無法,您既是知道格格想親近阿瑪,自是該多促成才是?!?/br> 大福晉聞言,看了一眼女兒,點點頭,神情緩和許多。 眾人用的差不多了,年紀小的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便拉著寶嫻在草坪上放風箏。 而風箏飛上天之后,寶嫻人小,自是拉不住地,轉了一圈兒,將風箏線輪交到容歆手里,“嬤嬤,給?!?/br> 容歆已差不多要聽習慣,神色自然笑著接過來,偶爾扯一扯,風箏一動,寶嫻便歡喜地小聲驚呼。 年長的阿哥們對放風箏沒興趣,便席地而坐,而大阿哥瞧著女兒抱著姑姑腿的模樣,忽而道:“寶嫻這性子,較金嬋實在是弱上許多,往后出嫁了豈不是要教人欺負了去?” 皇室公主撫蒙的規矩已有多年,因此他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