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0
就算蒸發了也還是可以變成降水再返回地表,因此完全可以說是用之不竭。理論上它甚至可以將中國所有的沙漠都變成草原或者可耕地,到那個時候,就算中國人口達到30億,糧食也一樣能夠自給自足了……但是貝加爾湖海拔太低,中間又隔著一個蒙古高原,因此只能采用類似歷史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做法,消耗電力來逐級提水,可是這樣做的話,除了浩大的工程量之外,平時的維持費用也同樣驚人,因此這項工程的規模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而作用也主要局限于滿足沿途城市的用水而已,至少“抽水灌溉蒙古高原上的沙漠戈壁”這個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海拔高就好了,到時候只要開出一條運河,湖水就會自己順流而下,不需要再耗費那么多電能,同時還能收到航運之利?!?,胡衛東生出這個想法后,很快就想到中國其實并非沒有海拔很高的豐沛水源,青藏高原上的雅魯藏布江不但海拔奇高,而且水量充沛,超過兩條黃河,如果能夠將她的河水引入新疆,意義難以估量??墒窃谇嗖馗咴闲迼l公路都那么艱難,更何況是建一條運河?因此胡衛東也只能在心中yy一番,但這個時候一項新科技的發明,卻令藏疆大運河的建設成為了可能……當年胡衛東雖然以自己的影響力讓教育部每年都選出少量優秀的高中生學習特斯拉當年創立的,并且也有人在理論上作出了進一步的發展,但由于主流的物理學界研習的還是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以及建立在兩者基礎上的分支學科,因此這些科學家的地位一直非常尷尬。但就在這樣的困難下,還是有一位科學家成功地設計制造出了體積大大縮小、而效能卻極大提高的“超級特斯拉線圈”,利用它可以讓電流的瞬間輸出功率暴增幾萬倍、幾十萬倍甚至更多,雖然這并不能實現特斯拉“無限能源”的設想,但依然具有廣泛的用途,其中激光器上的應用特別值得一提。有了“超級特斯拉線圈”的幫助,即使只用體積不大的電池組也能產生驚人的瞬間輸出功率。足以催動大功率的激光器,而不必像以前那樣必須依靠裝機容量巨大的大型發電機。這不但令實用型激光武器的研制成為可能,更意味著激光引發核聚變的最主要限制條件——電能供應大為放寬,雖然僅此一點還不足以實現具有經濟價值的可控核聚變,但胡衛東卻敏銳地意識到了另一個潛在的重要用途,“或許我們可以用‘電池組+超級線圈’代替原子彈作為氫彈的引爆器?”試驗不久便取得了圓滿成功,胡衛東當即激動不已,因為這個的意義實在是太重大了。大家都知道,與裂變材料相比,聚變材料是相當廉價的。如今有了這種物美價廉的新型引爆器。中國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造出了幾萬顆、甚至幾十萬顆、幾百萬顆氫彈了,而且這種氫彈還基本不會產生放射線沾染……由于這些年的冷戰下來、傳統的氫彈就足以毀滅世界,除非即將滅國,否則哪個國家的政府都不會輕易使用核武器、特別是戰略核武器。所以這項發明在軍事上的意義倒并不是特別巨大。但是氫彈變成白菜價、而且沒有了污染之后。卻可以有另外的用法……靠著無數顆氫彈的一路轟鳴開路,中國政府花費了將近十年時間,成功地在世界屋脊上將一條條山脈成功破開。一顆炸不開、那就十顆、百顆,再高大的山脈也能撕開造出一條大峽谷來,再在此基礎上將其連接成了一條“天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位水利專家的勸說,胡衛東放棄了起初將雅魯藏布江水直接引到新疆的想法,而是連續貫通了雅魯藏布江和怒江、瀾滄江、長江的上游,最終匯入黃河,令其水量增加到原先的3倍以上,再從黃河引水灌溉內蒙古的沙漠,大大減少了工程量,而同樣開辟出了過億畝的良田和面積更大的草原和森林。此外,中國還在外蒙古和北疆充分利用地表徑流發展灌溉農業,并且利用氫彈炸開了阿爾泰山脈和天山山脈,讓西伯利亞的水汽能夠進入新疆,令其平均年降水量暴增了好幾成,雖然還不足以完全將浩瀚的沙漠變成可利用的土地,但是僅僅是面積至少增大了10萬平方公里的草原就已經具有莫大的價值。雖然水資源分布的急劇變化令這些地區、甚至更廣闊的區域都出現了嚴重而頻繁的自然災害,但在撐過一段時間、水循環重新建立了新的平衡之后,中國的可耕地面積卻因此增加了6億畝以上,如果再算上新增的草原、森林和水域,中國就算人口增加到25億以上,食物方面依然可以完全自給自足了。此外,前后累計過萬顆氫彈的瘋狂爆破還意外地炸出不少礦藏,使得中國僅剩石油還不能完全自給自足。而中國先后炸響了一萬多顆氫彈的瘋狂做法更是完全震懾住了世界列強,美蘇這兩個超級大國居然放下意識形態的矛盾聯手了,但是以如今的中國之強,就算與整個世界為敵,又有何懼?而美蘇的聯合其實主要也是為了自保,現在誰敢主動跟中國對抗,那一定是瘋了……隨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華人在海外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因此移民海外的華人也不斷增加,只是目的純粹是為了方便賺外國人的錢,與歷史上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條件、甚至僅僅是由于崇洋媚外的心理而出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1990年時海外華人華僑的總數已經多達1億以上,并在超過國家成為了人口比重最大的民族,而更多的國家也被華人控制了經濟命脈,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也由此愈發擴大。依靠著眾多大工程的刺激,接下來的10年里中國經濟增速不降反增,2000年時中國的實體經濟總量已經占到了全世界的60%,而gdp也接近一半,就連很多外國人也開始習慣于以“中國人”和“外國人”這兩個名詞將世界上的幾十億人口一分為二……這十年里計劃生育政策的效果進一步顯現,2000年時中國人口才首次突破18億大關,算上海外華人也不滿20億。而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中國的育齡夫婦越來越不愿要孩子,老齡化的跡象初步顯現,再加上如今吃飯已經不再是問題,因此開始有人提出建議廢止計劃生育政策,但是由于計劃生育政策是全國計生委上百萬人的飯碗所在,這個提議遭到了很多的批評。好在這時已經脫離一線多年、安心從事科學研究的胡衛東出來力挺,才避免了中國在成為發達國家之前就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也是胡衛東最后一次在政治上發揮他的影響力。這個時空的蘇聯因為前面有中國支持、后面有美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