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1
兩國政府完全忽視了。在中國政府的強烈要求下,美國政府同意放棄戰后派兵進駐日本的權利,并愿意將其占領的小笠原群島歸還日本(注1),但同時也提出為了給國內民眾一個交代,發動太平洋戰爭的主要責任人必須受到審判和懲處。最終在中日兩國政府協商之后,由崇仁宣布廢止天皇制并重組共和制度的日本新政府而給了美國人一個可下的臺階,雖然戰后很多懷舊的日本人都對“萬世一系”的終結感到悲傷,但也有很多日本人認為這才是日本徹底鏟除封建遺毒而獲得新生的開始,甚至就連主動退位的崇仁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他在戰后甚至還組織了一個學術研究會,專門論證“徐福是日本人祖先”這個命題(歷史上崇仁就這么干過,這個時空就更不用說了。),為日本并入中國提供歷史依據,因為在崇仁看來“一滴水要想永不干涸,只有融入大海之中?!?,但中國政府考慮到國際影響和國內的糧食安全,一直都沒有同意……美國政府同時還為昔日侵華和后來排華的“過錯”公開道歉,并以放棄對日戰爭索賠的聲明來擠兌中國放棄了對美國的索賠要求,同時由于中國人死要面子的老毛病,這個小插曲也讓中國政府放棄了重新對日提出戰爭賠款要求的想法。不過由于當初第一次中日停戰時已經得到了一些賠款、再加上解放軍進入日本后清算戰犯期間的獲利,收獲已然不小,因此即使是胡衛東也沒有對此公開表示不滿。而中美日三國和談的最后一個難點,則是依然盤踞在澳大利亞西部和北部堅持抵抗的數十萬日軍和上百萬的日本移民。經過三國、主要是中美兩國的討價還價,最終美國政府同意說服澳大利亞政府放棄清算那些日本軍民罪行的要求,并提出由美國政府出錢來將其遣返回國。然而,由于戰后國際形勢的突變,這次大遣返才進行了三分之一就進行不下去了,而中國政府也開始對這兩地持續輸出人口(基本都是非法移民)以便控制澳大利亞最主要的鐵礦區和鈾礦區,這些都激起了澳大利亞白人右翼分子的極端不滿,最終引發了被認為是這個時空戰后初期三大局部戰爭之一的“西北澳戰爭”,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注1:其他的太平洋島嶼則都被美國占據,即使那些戰前還歸日本所有的島嶼也是一樣,美國人將其稱為必要的懲罰,但由于戰后國際形勢的突變,日本的新政府后來一直對此不予承認。第八百二十七章德國投降雖然太平洋戰爭沒能取得徹底勝利,但和談的成功還是令美國可以集中全部的力量對德作戰、同時也是跟蘇聯爭搶歐洲。但因為此時德國實力尚存,美軍還是選擇在南歐打開局面,由于德軍必須留足兵力防止盟軍在法國登陸,因此能夠派到伊比利亞半島和意大利的軍隊數量有限,再加上石油和鋼鐵產量的下降令德軍的機械化程度開始倒退而嚴重影響了戰斗力,終究沒能擋得住兵力雄厚而且小弟眾多的美國人。但在德軍的頑強抵抗下,盟軍大舉越過比利牛斯山脈北上法國的時候,已經是1950年的8月了……這個時候,美國與德國的人力都陷入了瀕臨枯竭的境地,但是美國畢竟地大人多、而且還有眾多的小弟提供炮灰,因此在死了上百萬人(其中美軍約有40萬左右)之后,美軍還是搶在這一年的冬天來臨之前打到了巴黎城下。其間兩國還用老方法對扔了一些原子彈,但由于美國的原子彈產量比德國要大三倍以上,而且空投原子彈的殺傷效果遠好于核魚雷(注1),因此核打擊對德國造成的損失比美國要大得多。在前線節節敗退的情況下,德國國內反對小胡子的人數越來越多,加之美英政府也發動宣傳攻勢聲明只要小胡子還是德國元首、就絕不跟德國政府談和,更加激發了德國國內反希人士將其除去的決心。1950年12月。小胡子遭到刺殺,雖然幸運地暫時逃過一劫,但是軍中那些已經對其完全失望的將領卻乘著混亂發動兵變,而對小胡子依然忠心耿耿的將領也同樣不少,結果很快演變成了內戰的局面,給德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傷和苦痛。本著“趁他病、要他命?!钡南敕?,蘇聯與巴爾干聯軍趁機在東線發動猛攻,軍心動搖的德軍全線崩潰,蘇聯的鋼鐵洪流突破防線后迅速發揮出了機動性的優勢一路狂飆突進,搶在盟軍行動之前就將現代德國的發源地東普魯士給拿了下來。并很快包圍了德國首都柏林。在蘇軍官兵不顧犧牲的猛攻下。已經成為孤城的柏林終究還是陷落了,而小胡子也在絕望中自盡身亡……到了這個時候,盟軍最高司令部才對前線的部隊下達了全面進攻的命令,但終究還是慢了一步。他們才剛解放了低地三國和德國西南部的一小塊土地。其他的德國領土就已經全被蘇聯人占領了。美軍的少爺兵或許也很勇敢。但在冰天雪地的艱苦環境中,戰斗力卻遠遠不能和蘇軍相提并論。國土都被占光了,德國人就算不想投降也不成了。而正式舉行受降儀式的時候已經是1951年的2月中旬了。雖然二戰全面爆發后,盟軍在各個戰場竭力奮戰,但因為這個時空中國提前崛起并成為了一個令世界列強都深惡痛疾的攪屎棍,歷史上1945年就結束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居然一直打到了1951年,對世界各國造成的破壞和損失自然也比歷史上要大得多……根據戰后各國政府的粗略統計,如果從西班牙內戰(中國政府希望以“七七事變”作為二戰的起點,但西方國家出于“西方中心論”的想法,又不能否定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便將西班牙內戰定為了二戰的起點。)算起,二戰期間全世界因此而死的人數超過1.2億,總軍費開支多達2.6萬億美元,如果再算上戰爭中的財產損失,則接近6萬億美元,而間接的經濟損失更是難以統計……和歷史上一樣,這個時空二戰期間損失最大的國家還是蘇聯,而且無論是數據還是實際情況都充分反映出蘇聯受創的程度遠比歷史上更重,不但有超過4000萬軍民死亡(歷史上是2660萬左右)和不少于5000億美元(歷史上是200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還在東方丟失了上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乍看上去似乎已經完全失去了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但如果蘇聯能夠將其在戰爭中吞并的北歐三國完全消化,其發展潛力并不會比歷史上遜色,盡管這并不容易做到……雖然損失的絕對值肯定最大,但與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