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8
限制,而且小笠原群島由于先天不足、很難成為盟軍登陸日本本土的可靠補給基地,因此盟軍太平洋戰區司令部決定還是要再打沖繩。而這段日子里,美國又有5艘中途島巨型航母先后完工入役,而巴拿馬運河也終于重新貫通,使之能夠很快就進入太平洋戰區,從而大大增強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這更是令尼米茲等美軍高級將領信心大增。但是日本政府也知道沖繩的戰略意義,因此即使在新敗之后,依然盡可能地派出了足夠多的噴氣式戰斗機與最好的飛行員進駐沖繩,而守軍的兵力也加強了一倍以上。然而,在美軍壓倒性的??諆瀯菹?,沖繩終究還是沒能守住。由此日本終于走到了亡國邊緣,盡管澳大利亞西部和北部還有數十萬日軍精兵和一百多萬日本移民,盡管小胡子趁著美國海軍主力移向太平洋的機會向北歐的挪威和瑞典發動了進攻,也依然難以改變日本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國內迅速出現了涇渭分明的兩種論調。以日共親中派為代表的左翼勢力積極主張接受中國政府的條件以換取援助,只要有足夠的石油和新式武器,再廣泛發動國內群眾,迄今為止已經死了500多萬軍民的美國絕對無力征服全民抗敵的日本,實在不行的話,日本還可以請求中國出兵救援。因為日本落入美國的掌控對于中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壞消息。而日本那些當初逃過了清算的戰犯、絕大多數財閥、甚至是左翼(包括日共)中的反中派(因為日共重建的時候他們都在坐牢。所以又被稱為“坐牢派”……),則普遍認為與其投靠中國、還不如向美國投降算了,他們的理由主要是美國富裕、有能力迅速幫助日本人民擺脫目前的窮困,而且還妄想著美國到時候能夠允許日本保留朝鮮南部等中方要求日本放棄的地盤。但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向美國投降可以讓自己避免被中國人清算……日本人狂躁偏激的民族性格令爭論迅速升級。很快就發展成了內戰的局面,右派試圖在東京發動政變挾持天皇,卻被己方武裝下層的赤色分子告密而立即遭到了鎮壓。東京之外的右派分子頓時四處掀起暴亂、并主動發出電報請求美軍趕快過來“解救”日本,但是美國政府卻擔心傷亡太大,而選擇了對日本丟下原子彈以逼迫日本政府主動投降。由于日本陷入內亂,防空體系變得脆弱不堪,美軍的b-47噴氣式戰略轟炸機輕易地深入日本境內,在廣島上空丟下了一顆上個月才造好的當量1.5萬噸的原子彈,結果造成超過10萬人先后死亡,并重創了本來就已經開始明顯下滑的日本工業……但是美國政府沒有想到的是,這顆原子彈卻反而促使本來思想就較為左傾的崇仁天皇下了決心背叛自己的階級和出身,次日就正式發出電報向中國政府求援,而在此之前,中國政府就已經對美軍使用原子彈轟炸無核國家的野蠻行徑表示了強烈譴責……雖然日本政府在求援的同時已經公開同意了將朝鮮半島南部歸還給朝鮮人民共和國的要求,但由于朝鮮南部的十萬日軍同樣陷入了內亂之中,因此朝鮮人民軍的接收多少遇到了一點阻礙,但在中國解放軍也大舉南下之后,日軍頑固派的抵抗很快就被瓦解,就連海上的濟州島,也被中國人民海軍很快攻占,至此朝鮮半島終于全部解放了……但是解放軍與人民軍并沒有停下腳步,收復朝鮮半島南部后,兩軍只是稍作修整就進軍對馬島,以便為大軍登陸日本掃清障礙。這個戰略意義十分重要的島嶼倒是已經被日本的左派控制了,但是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主力卻如同當初干涉中國抗戰時那樣進入對馬海峽試圖恫嚇和攔阻。但這時的中國海軍已經今非昔比,絕不會像當初那樣無奈退讓,而數百枚重達20噸以上的“海鷹-1”重型反艦導彈更是給自認為消滅了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后已經是天下無敵的美國海軍來了一記當頭棒喝……本來“海鷹-1”的射程雖遠,但與美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相比還差一大截,因此想要打到美國航母并不容易,誰知美國太平洋艦隊竟然大搖大擺地開進了狹窄的對馬海峽試圖再一次地阻止中**隊渡?!?/br>太祖的確是個百年不遇的偉人,但他對信用這種事一向都不很在意,既然現在美國人自己露出破綻,中國政府就不會錯過重創美國海軍主力的機會,至于因此逼得美國人跟中國不死不休,他也并不怎么擔心,對于戰前人口才不過1.3億的美國來說,迄今為止五六百萬軍民的死亡數量已經可以說是傷筋動骨,他們還有多少血可以流?于是中國的岸艦導彈部隊絲毫沒有客氣,在幾百枚“海鷹-1”的飽和攻擊下,實力幾乎超越全世界其他所有國家海軍之和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了滅頂之災,4艘依阿華級戰列艦、5艘中途島級巨型航母(另外2艘正在維修而幸運地逃過一劫)和數十艘其他艦船被擊沉,而那些逃散的美軍艦船又很快遭到了攜帶空艦導彈的千余架中國陸基飛機的瘋狂追擊,最終除了16艘被迫投降的和19艘僥幸逃出的外,這支龐大艦隊的其他一百多艘艦船全被擊沉……第八百二十四章核反擊這個消息傳出后頓時震驚了世界,各國海軍也由此徹底放棄了繼續發展戰列艦的計劃,因為航母至少還可以依靠攻擊范圍的優勢規避反艦導彈的威脅,而戰列艦那就是純粹的靶子??!即使如今還未成為歷史上后世的超級霸權,在艦隊遭到中**隊的攻擊后,美國政府也還是立即就作出了強硬的反應,羅斯福雖然明知在這個時候跟中國全面開戰并不是一件好事,也還是毫不猶豫地立即對中國宣戰了。但或許是雙方的心照不宣,中國政府并沒有加入軸心國,而美國政府也只是單獨對華宣戰、并沒有拉上整個盟國陣營,為日后可能的妥協留下了余地。不過話說回來,即使美國想拉,其他盟國也未必會會輕易摻和就是了,就連跟中國過節不小的英國,由于二戰至今已經損失了超過14%的大量人口,現在已經接近人力枯竭的境地,就連對付大敵德國都開始力不從心,自然更不敢在德國投降之前跟中國這個戰爭潛力堪稱恐怖的大塊頭打起來……事實上,即使是美國自己,也有著相同的顧慮,因而雖然已經對華宣戰,卻沒敢直接派兵進攻中國本土,而局限于在第三國與中**隊作戰,其中雙方爭奪最為激烈的,莫過于日本了。由于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遭受重創。加之心存忌憚不敢再進入對馬海峽,使得中國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