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8
占不久,當地居民對于蘇聯的敵意大過認同,因此蘇軍以為的內線作戰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外線作戰,這使得蘇軍本就存在問題的后勤補給再次拖起了后腿。此外,自蘇德戰爭至今,蘇軍陣亡、失蹤和被俘的人數累計已經接近1250萬人,如果再算上因傷徹底失去作戰能力與目前還在養傷的蘇軍官兵,總人數更是多達1400萬人以上,此外蘇聯死亡和失蹤的平民也已經超過了1600萬。這樣觸目驚心的損失無疑令蘇聯元氣大傷,縱使蘇聯的動員效率天下第一、而且現在蘇聯已經基本收復了歐戰爆發之前的全部國土而令人口大為增加,他們的人力資源也還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瀕臨枯竭的境地……1947年10月蘇軍的“秋季反攻”發動時,蘇聯雖然還有總數超過800萬的軍隊,但是其中女兵居然有200萬以上,男兵當中也以老弱居多,蘇聯的窘境顯而易見。而德國雖然同樣面臨人力見底的艱難處境,但防守時兵員素質的影響要比進攻方小得多。結果蘇軍的攻勢很快就宣告失敗,蘇聯陣亡、失蹤和被俘的人數超過15萬,而德軍的傷亡卻不到10萬,若非朱可夫冒著遭到斯大林懲處的風險及時下令中止進攻,蘇軍的損失還要大得多。倒是之前一直打得很差的北線戰場卻傳來了令斯大林驚喜的捷報,兵力得到優先增補(注1)的蘇聯列寧格勒方面軍和卡累利阿方面軍大敗北歐三國的聯軍,不但成功“光復”了卡累利阿地峽,而且還殲滅敵軍25萬余人。但這樣的結果其實并沒有什么好奇怪的,北歐三國的軍隊戰斗力雖強,奈何人口太少,相應的兵源自然也就十分匱乏,尤其是作為核心的芬蘭,早在蘇芬戰爭的時候就已經損失了大量的軍隊,蘇德戰爭爆發后雖然屢戰屢勝,但總的傷亡數字累積下來也已經相當驚人,以芬蘭不到400萬的人口,素質較高的精銳兵員在這次戰役之前已經幾乎損耗殆盡了……注1:卡累利阿地峽事關列寧格勒的安全,是無論如何必須拿下的,反而是南線因為蘇聯人自己也有些沒底,秋季攻勢很大程度上有著試探的性質,加之基本盤已經收復,所以反而沒這么堅決。第八百一十二章雙線進攻而與之相比,蘇軍兩大方面軍經過增補,總兵力又重新恢復到百萬以上,北歐軍隊這次又沒有寒冬幫忙,曼納海姆元帥的軍事才能再怎么厲害,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下,也是根本無力回天的……再次折損十幾萬軍隊后,芬蘭的主力部隊已經幾乎完全損失殆盡,一向持反蘇立場的曼納海姆此時也只得派出密使向蘇聯求和,甚至做好了放棄卡累利阿地峽的準備。然而蘇聯政府得勢不饒人,不但要芬蘭再次承認卡累利阿地峽為蘇聯領土,更要求曼納海姆等“戰犯”接受審判并改組政府,而最過分的則是,蘇聯居然提出了“借道”芬蘭進攻另外兩個北歐軸心國(歷史上中間的瑞典一直保持中立,所以沒有這樣的借口,但這個時空斯大林顯然不會放過這一點不加利用。)的要求,實際上是要在芬蘭大量駐軍,這是曼納海姆和芬蘭政府絕對無法接受的。談不攏就只能再打了,但是雖然芬蘭政府情急之下甚至大量征召老弱婦孺入伍,使得芬軍的總兵力再次膨脹到30萬以上,但是戰斗力與昔日的精銳相比,已經根本無法相提并論,縱然有10萬德軍(包括黨衛軍維京師)的幫助,依然被蘇軍的人海淹沒,蘇聯現在人力再緊張,也比芬蘭這樣的人口小國多得多,在將北歐三國作為攻擊重點后,首當其沖的芬蘭無論如何也是頂不住的。雖然蘇軍也付出了傷亡逾40萬人的沉重代價,但終究還是在1947年的寒冬來臨之前占領了芬蘭主要的人口聚居區、包括首都赫爾辛基在內的所有人口超過萬人的城鎮全都落入了蘇軍之手。曼納海姆也在突圍失敗后自殺殉國。雖然其后芬蘭人民依然沒有停止抵抗,充分利用芬蘭境內湖泊眾多、森林密布的優勢大打游擊戰,給駐芬蘇軍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但畢竟人口太少經不起消耗,芬蘭終究還是沒能逃脫亡國的命運。雖然是格魯吉亞人,但斯大林無疑比大多數俄羅斯人都更像是俄羅斯人,雖然顧忌國際影響沒敢貿然宣布吞并芬蘭,但是蘇聯遲遲沒有扶植起一個哪怕是傀儡的芬蘭政府,就足以看出他的真實想法。蘇軍吞并芬蘭的意圖立即招致了美英的強烈不滿,反對蘇聯的侵略行徑是一方面。更主要還是兩國擔心蘇聯乘勢席卷北歐、獲得可以直接進入北海的不凍港。但在德日實力仍存的情況下,美國又不敢從此完全斷掉對蘇聯的援助。于是,美英兩國只得也派兵進攻北歐,力圖搶在蘇聯之前控制挪威和瑞典。從而繼續死死地封住蘇聯出海的通道。如果能夠迫使其放棄吞并芬蘭的想法就更好了……雖然此時德國已經向北歐派出了援軍。但是由于地緣上的劣勢,終究難以同時對抗均有百萬之眾的盟軍和蘇軍,沒過一個月的時間。挪威政府就向盟軍投降了,而瑞典政府見勢不妙也主動宣布退出軸心國加入盟國陣營并立即被美英兩國宣布接受,此外美軍還及時派出空降兵搶占了幾個要沖,并暫停對蘇援助以施加壓力。斯大林終究沒敢真與美國翻臉,只得命令那些已經殺入瑞典的蘇軍立即退回芬蘭境內,也放棄了直接吞并芬蘭的想法,而是扶植了一個“芬蘭民主共和國”作為傀儡,這樣在國際上多少容易交代一點,斯大叔雖然名叫“鋼鐵”,但是該靈活的時候,他也可以很靈活……芬蘭雖然人口很少,工業的總體規模也不大,但是精工水準卻相當高,將其控制在手心里,對于工業較為粗放的蘇聯來說是有很大幫助的。只是沒能取得直接面向大西洋的出???,還是令斯大林十分遺憾,他很清楚戰后難免要跟美英翻臉,到時候這海上封鎖是免不了的……由于中國爆炸了原子彈的消息令羅斯福深感不安,美軍的進攻速度由此大幅度地加快了,甚至有時不惜冒險來搶時間。在1947年里,美軍不但在西歐大陸上開辟了第二戰場(雖然只是半調子的第二戰場,對德國構不成致命威脅。),更在太平洋上瘋狂反撲。在美軍凌厲而持續不斷的攻勢下,日本很快丟掉了新西蘭和所羅門群島,而澳大利亞的精華地帶東南沿海地區也在激戰后被迫放棄,殘余的日軍一潰千里,退到了根基相對穩固的澳大利亞西部和北部才驚魂未定地停了下來。而在此期間,美軍以20萬人的傷亡擊斃和俘虜日軍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