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1
起攻擊,并在射出魚雷后悄然撤退,美軍反潛艦艇往往要遭到攻擊后才能反應過來,那時再追已經根本來不及了,而這個年代還沒有拖曳式聲納使得反潛飛機面對通氣管上加裝了雷達波偵測裝置而能提前預警的德國潛艇,更是完全無可奈何……不過,技術分析能力天下第一的美國海軍參謀人員還是找出了德國潛艇唯一可被利用的弱點,那就是它們總得與總部或者其他的潛艇聯絡。這時它們必須上浮。而以美國天下第一的無線電定位技術,不難確定德國潛艇的位置,這樣的話,如果離得近就立即派出飛機趁其還未來得及下潛或者是下潛深度不夠的時候將其干掉,如果離得遠那就集中大批反潛艦艇對那片大概的區域進行拉網式搜捕,雖然這樣也不一定就能將其揪出來,但至少比以前的方法成功率高得多。這個方法很快收到了效果,德國人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損失了9艘通氣管水滴形潛艇,這個數字超過了他們此前的損失之和。不過令鄧尼茨慶幸的是,那9艘潛艇無一向敵人投降。因此美國人還未得到通氣管水滴形潛艇的實物。否則萬一被他們找出更多的弱點,那可就真不妙了。由于當初胡衛東曾經提過潛艇通訊可能會招致危險,對于造價相對昂貴的水滴形潛艇尤其值得注意,因此鄧尼茨的應對十分迅速。他當即下令以后所有的水滴形潛艇一旦出港都不再需要與總部聯絡。除了出港前指定的作戰區域和任務類型。其他的均由艇長自己決定,而多艇聯合作戰的方式也基本不再使用,通氣管水滴形潛艇此后均以單艇“游獵”的作戰方式為主……這樣一來。盟國的反潛就變得更加艱難了,唯一令羅斯福與丘吉爾松了口氣的是,這種作戰方式同樣令敵人潛艇的作戰效率大幅下降了,也是由此開始,盟國生產商船的速度才第一次超過了損失的速度。若非如此,即使美英兩國的造船能力再強,商船噸位的底子再厚,在之前那簡直令人絕望的交換比下,也必然會在幾年之內被軸心國的無限制潛艇戰拖垮。但是這樣并不能讓羅斯福安心,因為德國的新式潛艇是這一年才開始成為主力的,也就是說,德國生產新式潛艇的速度還遠未提升到極限,以后它們的產量還會繼續增加。而基本放棄了海上無線電聯絡之后,德國新式潛艇的隱蔽性簡直強得不可思議,除非它們意外開進了盟軍反潛艦艇被動式聲納(由于美英反潛技術更加先進,加上水面艦艇尺寸更大,因此德國潛艇雖然也裝有被動式聲納,但偵測距離卻相對要近一些。)的探測范圍,否則根本就不會被盟軍發現。而其后的兩個月里盟軍總共只“疑似”擊沉了2艘德國新式潛艇,無疑是最好的證明。產量飛速增加,而損失又小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以后德國潛艇的保有量會以驚人的速度持續增加,哪怕單艇作戰的效率會大幅下降,只要數量上去,一樣可以彌補,意識到這一點后,由不得羅斯福不擔心……而且軸心國如今在各個戰場上勢如破竹的表現也令一度被美國狠手震住的拉美諸國政府又開始生出二心,尤其是一向親德的南美第二大國阿根廷,雖然他們嘴上還是嚴守中立,但卻暗地里給德國潛艇提供補給,使得德國潛艇部隊依靠卡薩布蘭卡(阿拉伯聯邦)、達喀爾(塞內加爾【注1】)這兩個重要的補給港與阿根廷的港口連成一線(注2),將大西洋南北的交通幾乎完全截斷了……在巴拿馬運河迄今未通的現狀下,這條可怕的大斜線對于澳洲六七十萬盟軍本就不妙的后勤補給必將造成致命的打擊,但是阿根廷畢竟是南美大國,即使是美國在無法集中全力的前提下也很難一下子將其摁死,逼得太緊可能反而會令其下決心加入軸心國,因此羅斯福決定還是先從這條大斜線的另外一頭下手,只要將蛇頭掐斷,這條該死的海上封鎖線也就維持不下去了……注1:前文提到過,克里姆在阿拉伯聯邦成立前后派人南下解放了大片西方殖民地,并幫助當地人建立了一個個共和制的政府,塞內加爾伊斯蘭共和國就是其中之一。阿拉伯聯邦入軸后,在小胡子的斡旋下與維希法國政府達成了和解,克里姆承認維希法國在除阿拉伯聯邦本身之外的其他非洲前法國殖民地擁有特殊的權益,因此維希法國海軍很快就在昔日的重要軍港達喀爾恢復了存在……注2:雖然距離遠了點,但是德國歷史上搞出來的水滴形潛艇就有15500海里(即29000公里)的恐怖續航力,這個時空就更不必說,因此德國通氣管水滴形潛艇往返于大西洋兩岸并完成作戰任務的時候并不存在補給方面的困難。第七百一十二章大軍集結羅斯福比丘吉爾有遠見得多,他深知法國人雖然戰敗,但肯定不會甘心為小胡子賣命,因此始終反對將維希法國作為打擊的目標,以免刺激法國人、令其產生報復盟國的心理而死心塌地為德國人作戰。他的策略果然起到了一定效果,維希法軍、特別是海軍雖然一度出于報復英國偷襲土倫港以及后來某隊英國轟炸機“誤炸”法國水庫的心理而參加了對英作戰,但想到這是在為滅亡了自己國家的德國人幫忙,大家的戰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影響,發現盟國海軍和空軍在盡量回避與自己交戰后,法國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也就不再全力以赴、開始磨洋工了,這無疑大大減輕了盟軍的壓力。羅斯福知道維希法國的命脈都被德國卡緊,想要倒戈反水的話,很快就會被鎮壓下去,但只要他們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對盟國來說就是一大利好,否則這樣一個昔日列強如果堅定地為小胡子出力,那么這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可就遙遙無期了。同樣是出于不刺激法國人的考慮,美軍放棄了稍近一些、也更容易拿下來的達喀爾,而選擇了阿拉伯聯邦摩洛哥省、也即是克里姆起家之地的首府和最大海港卡薩布蘭卡……雖然是盟友而非維希法國那樣的附庸國,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對“伊比利亞雙熊”的心態卻也是差不多的,在兩國政府與盟國方面心照不宣下。美國大西洋艦隊主力雖然中途經過西葡兩國的島嶼,但卻兵不血刃地開到了卡薩布蘭卡港外,并直接對港內守軍發起了最后通牒,勒令其立即投降。在美方主帥艾森豪威爾看來,阿拉伯聯邦的領袖克里姆目前遠在中東平叛,急切間根本來不及返回,卡薩布蘭卡的守軍沒了心靈支柱,以其作戰艦艇上百艘、并擁有數艘戰列艦的強大艦隊和超過30萬人的龐大登陸部隊,拿下卡薩布蘭卡不過是輕而易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