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3
艦隊也同樣比傳統的打法更好。敵機若是沖出來攔截或者追擊,就不得不在失去、至少是部分失去防空炮火保護的狀態下與日軍護航機編隊交戰,別說是美國海軍垃圾的f4f戰斗機,就算是相對先進的美國陸航p38戰斗機,在中低空(p38是高空高速戰斗機)也不是日本零式戰斗機的對手,何況日軍航母編隊主要在南太平洋中部活動,幾乎不可能碰到美國陸航的飛機。而如果敵機不敢沖出來攔截或者追擊,則日軍機群大可以在擊沉部分敵艦后大搖大擺地揚長而去,那樣對敵人士氣的打擊更是致命……新戰術令日軍艦載機群的損失率大幅下降,加之日軍兩支航母編隊碰上的都是沒有主力艦的美國反潛護航編隊,因此戰斗幾乎全是一邊倒的結果。而且在賣掉了之前一直拖累艦隊速度的加賀號航母后,日軍航母編隊的所有艦船最大航速都超過了32節,而艦載機群的速度就更不要說了,別說是最大航速才18節的盟國運輸船,即使是高航速的巡洋艦與驅逐艦,一旦被日軍航母編隊盯上也很難逃脫。打不過又逃不掉,盟軍的損失之大也就可以想象了……在日本聯合艦隊兩支航母編隊持續時間并不長的行動中,盟國先后有2艘重巡洋艦(注2)、2艘護航航母、8艘驅逐艦和29艘運輸船被其龐大的艦載轟炸機群擊沉,一個師的美軍援兵和數量驚人的武器彈藥還沒送上澳洲的土地就隨船沉入了太平洋……此外,還有14艘盟國運輸船在護航艦艇都被擊沉后眼見無法逃脫,無奈地向日軍投降,而讓日軍獲得了足夠裝備兩個師團的重武器和按照日軍標準足夠3萬陸軍用上一整年的彈藥給養……注1:為了保證基本的精度,日機利用魚雷和火箭彈發起攻擊時也不能離敵艦太遠,而大口徑高射炮的有效射高普遍超過8000米、射程更是動輒十幾公里,想要完全不被打到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不進入彈片密度較大(高炮夠得著的敵艦越多,該區域的彈片密度就越大。)的區域,已經足以讓飛機的損失率降低到原先的幾分之一了。注2:都是排水量被限制在萬噸出頭的條約型重巡,防空能力還不如新型輕巡,而美國針對太平洋戰爭需要設計建造的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最快也要到1943年才能完工,所以美國現在的重巡都存在著定位不明的問題,因此美國海軍部干脆讓它們去帶護航艦隊了,在沒有多余航母的情況下,重巡上搭載的水上飛機還是有些用處的……第六百九十一章尼米茲的應對比起不錯的戰果,日軍在這些戰斗中的損失之小更是令山口多聞和國內的崇仁天皇與山本五十六欣喜不已,被擊落和重傷(無法修復才算,以后不再贅述)的飛機全加起來僅有區區37架飛機,而飛行員死亡和失蹤的人數更是只有15人,各項交換比均刷新了太平洋戰爭以來日本海軍的最高紀錄……在這幾次戰斗中,盟軍的護航航母雖然也冠以航母之名,但在真正的航母編隊面前卻根本毫無還手之力,這也讓美國總統羅斯福充分認識到護航航母只能在己方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海域專門反潛,而派它們到敵人主力艦隊出沒的海域活動,則簡直和送死無異,于是他很快就下令將當時還在太平洋上活動的另外9艘護航航母統統調往大西洋對付德國的潛艇部隊,在那里因為美英海軍牢牢掌握了制海權,這些護航航母的作用應該能夠更好地發揮出來……比起艦船和人員物資的損失,南太平洋航線幾乎被完全截斷更令羅斯福如坐針氈,畢竟他也知道美軍對補給是多么地依賴,萬一因為斷了補給而士氣崩潰,日軍則趁機向澳大利亞或者新西蘭大舉進攻,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但是尼米茲卻在電報中堅決反對太平洋艦隊立即與日本海軍決戰,在他看來。只需再等一段不長的時間,美國海航就將大量換裝先進的f4u“海盜”艦載戰斗機,同時整整12艘新式航母和依阿華級戰列艦中的前兩艘也將全部完工并形成戰斗力,到那時太平洋上盟軍的力量就會具備絕對的優勢,決戰的勝算要比現在大得多,如果過早與日本海軍主力決戰,將極可能因為兵力不足而遭受失敗。而且珍珠港事變后美軍的老兵損失已經極大,如果再次大量折損,美軍日后入役的新艦戰斗力也勢必會受到很大影響,這個損失實在是太大了……尼米茲知道總統現在的壓力比他還大。因此同時也在電報中安慰他說。日軍主力艦隊肆虐南太平洋的危害其實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大。首先是日本雖然早在戰前就已經開始竭盡所能地儲備商船,但畢竟財力有限,這兩三年里能夠建造和買到的商船數量在他看來并不足以完全解決日本海運能力的短板,何況現在日本已經占領了太平洋上大半(只論數量。不算大小。)的島嶼。戰線之長甚至超過了當初日本侵華。日軍的后勤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且據尼米茲推測,日本主力艦隊現在最前沿的主基地應該是幾內亞島上的莫爾茲比港,因為能夠容納那么多主力艦的港口里。她是距離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最近的。但是直到所羅門群島全被日本人控制以后,幾內亞島上的盟軍殘余部隊才因為徹底斷了補給而被日軍完全消滅,莫爾茲比港的安全性由此才基本得到保障,日本政府應該是從此以后才開始加大向莫爾茲比港運送物資補給的力度,而根據在那一帶活動的美國潛艇發回的報告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結論。因此莫爾茲比港目前儲備的補給物資不可能十分充裕,而既然相對靠后的莫爾茲比港都是這樣,日軍新占的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等南太平洋上的小島就更是如此了,再加上日軍主力艦隊的規模極其龐大,它們根本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勞師遠征,要知道日軍主力艦隊當時活動區域的最南端距離莫爾茲比港已經超過了3000海里!尼米茲準確地判斷出,日軍主力艦隊很可能這一次行動就將之前積存在莫爾茲比港和南太平洋諸島上的燃油用掉了大半,它們應該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來一次了,何況由于距離太遠,它們開到那片海域的時候油耗已經相當大了,即使是這次行動也肯定持續不了幾天了。因此澳新盟軍補給的中斷只是暫時的,而光是目前集中在在新西蘭以東數百公里處的美國太平洋后勤艦隊剩下的那些軍需物資就夠澳新幾十萬盟軍和尼米茲艦隊一兩個月的需要了,所以補給短暫中斷根本無需多慮,不過向基層官兵們解釋清楚以免引起恐慌倒確實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