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0
力,即使印度已經因為連年的戰亂而滿目瘡痍,但畢竟3億多的人口擺在那里,即使僅僅充作炮灰,也多少能夠解一點盟軍現在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印度革命的失敗令斯大林意識到赤化印度已經沒了可能,再加上蘇軍也被阿富汗泥潭弄得越來越焦頭爛額,斯大林最終無奈地下令從阿富汗撤軍。而蘇軍撤離阿富汗不但令蘇聯與美英盟國之間的關系有了彌合的契機,更讓蘇聯龐大的軍事力量騰出手來,僅此一點就足以讓之前堅持“東守西攻”策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德國人坐立不安。羅斯福自然不會看不到這一點,當即派出密使訪問蘇聯,不但許下了一大堆美妙的承諾,更直接轉讓了一些蘇聯早就眼熱的先進技術,希望將其拉上盟國的戰車,從背后攻擊德國。而斯大林早就有心赤化歐陸,更對德國的日漸強大心存忌憚,即使美英不給好處,他的“大雷雨計劃”也已經開始準備實施,兩者當即一拍即合。但為了打德國一個猝不及防,雙方并沒有公開結盟,只是暗中達成了默契。盡管蘇聯入盟一事暫時還是秘而不宣,但在東方的中國,偉人在得知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后,就已經預見到了其可能引發的國際形勢變化。經過中央領導們的討論,大家普遍認為蘇聯如果真的入盟,必將導致戰爭的天平完全倒向盟國一邊,如果德國準備不足,被蘇軍可怕的鋼鐵洪流一下子沖垮都有可能,到時候二戰很可能會出人意料地提前結束。事實上,即使蘇聯不入盟,盟國的勝算依然比軸心國大得多,因為雖然戰場上依然處于被動,但美國那恐怖的工業實力與動員能力已經漸漸露出了冰山一角……第六百七十六章美蘇之強1942年6月,美國飛機的產量首次突破3000架大關,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f4u“海盜”艦載戰斗機比歷史上更早地定型并開始了批量生產,從而改變了之前歷次戰役中美軍艦載戰斗機遠遠落后于日德的不利局面;6艘埃塞克斯級重型航母和由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的6艘獨立級輕型航母也都先后下水,預計將在三個月內全部完工入役,當它們形成戰斗力后,美國海軍的實力將遠遠超越珍珠港事變之前……陸軍方面,較為先進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開始大量裝備部隊,月產量也不斷增加,1942年6月首次突破1200輛大關(僅指m4這一種型號的產量),超過軸心國該月(所有型號類別)坦克產量的總和;即使是輕武器,也同樣受到了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為了在火力上全方面地壓制日德,美國政府早在珍珠港事變之前就準備用突擊步槍全面替代拉栓式和半自動的步槍,經過半年多的研制,美國的第一款自動步槍m14問世并開始裝備部隊,雖然它后來在戰斗中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但的確大大加強了美軍的步兵火力……比起軍火產量的激增,美軍恐怖的擴編速度更是令人震驚,距離珍珠港事變不過半年時間,在先后損失了超過10萬軍人的情況下,美軍的總兵力已經如滾雪球一樣迅速增加到了200萬以上,而這同樣只是一個開始……美**火產量的增加由于保密措施得力。各國政府對此并不十分清楚,但胡衛東這個穿越者卻可以根據歷史上的情況作出大致的估測,而美**隊的迅速擴編則是根本瞞不住的。與美軍暫時只有潛力而實力尚顯不足相比,現在的蘇聯紅軍無論是在空中還是在地面,都擁有不遜于德國的強大實力,1942年6月蘇聯的作戰飛機數量已經超過2萬架、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的總數同樣超過2萬輛,火炮數量更是超過全世界所有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如今蘇軍的武器裝備已經大多完成了更新換代,雖然暫時還比不上德軍,但差距已經不像歷史上蘇德戰爭爆發時那么大(注1)。而蘇聯的動員能力更是德國所望塵莫及。光是常備軍就有550萬人。同時因為其獨特的“隱形部隊”制度,令其可以在極短的時間(理論上只需要24小時,實踐中也只需要不到20天。)內再動員數量相當的后備軍,他們的戰斗力雖然比不上常備軍。但因為軍官都是現役作戰軍官。而非預備役人員。他們軍事素質過硬,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而且彼此之間本來就長期一起共事。配合上也十分默契,而軍官是一支軍隊戰斗力的關鍵,所以新動員的軍隊比起常備軍也差不了太多,遠非其他列強的預備役可比。而且蘇聯的動員體制并非到此為止,“隱形部隊”成為正規軍后,他們自己的“隱形部隊”軍官班子也會迅速建立起來,使得蘇聯的兵力源源不絕。在不丟地盤的前提下,蘇聯能夠一直維持超過1000萬的軍隊規模,并將其中500多萬投入一線的戰斗,這是德國根本無法比擬的。綜合這些因素,胡衛東認為如果德國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被蘇軍偷襲到了,很可能連一年都撐不過去就被橫掃了,即使蘇聯像歷史上那樣被德國人先下手為強而吃了大虧,只要美國提供足夠的經濟支持給蘇聯,二戰的結局也一樣毫無懸念,區別只是盟國要為勝利付出多大的代價而已。當然,這些估測都是排除了中國這個因素的前提下作出的……因此胡衛東認為,之前確定的疏遠軸心國的策略必須作出一些調整,為了讓二戰打得更慘烈一點、持續時間更長一點,中國必須想辦法幫幫軸心國。當然,直接參戰是不可能的,那只會將綜合國力還很有限的中國拖入深淵……為了表明中國嚴守中立的態度,也為了避免給蘇聯干涉的借口,中國政府最終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將德國在華的武裝人員統統趕了出去,但與此同時卻又秘密與德國進行了最后一次技術交換,與此前都是中國占便宜不同,這次中國政府并沒有在價格上斤斤計較,胡衛東一分錢沒要就將59式中型坦克的設計圖交給了德國,以德國的工業基礎,完全有能力將這款具有5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的優秀坦克山寨出來,而能夠在美蘇先進坦克裝備部隊后繼續保持德國坦克的性能優勢。胡衛東給的59式設計圖只是最初的型號,性能與后世的所謂“59魔改”根本沒法相比,但在二戰時期也絕對可以橫著走了,堪比重坦的火力、防御力和強于中坦的機動性、可靠性結合在一起,那簡直就是無敵。而且胡衛東考慮到目前各**隊都大量裝備了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炮,甚至坦克炮的炮彈也大多采用了反裝甲能力超強、并且受炮彈初速影響不大的破甲彈,而特地給59式的原型增加了格柵裝甲(可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