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1
由于占領冰島耗時太長,德國海軍的大批潛艇先后來到了附近海域,并對美軍艦船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如果來的是老式的船型潛艇,相對來說還好對付一些,畢竟水下航速實在太慢,想要發動攻擊的話必須得先通過水面航行接近美軍艦隊后再下潛準備攻擊,因此很容易被美軍的艦載機發現而遭到攻擊,要知道雖然美軍艦載機在之前的戰斗中損失慘重,但幾天之內便獲得增援(美國當初敲詐英國獲得的那些大西洋島嶼成為了飛機轉場的中繼點)而恢復了實力,至少對付潛艇還是夠用的,艦隊航母雖然一般不用于反潛,但那只是因為耗費太大、而且萬一遭受損失代價過于沉重罷了,但這并不是說艦隊航母的反潛能力不強……然而,在美國艦艇首次遭到潛艇攻擊的近十天后。部分德國的水滴形潛艇也趕到了戰場,這下美軍艦隊可就遇到大麻煩了。水滴形潛艇可在水下連續航行五六百公里,而且加裝了新型聲納后不必伸出潛望鏡即可尋找并瞄準目標發起攻擊(注1),因此美軍很難提前作出預警,而氧氣魚雷(庫存沒這么快用光)與過氧化氫魚雷航跡極不明顯的特點,又令美軍艦船更加防不勝防。同時,由于水滴形潛艇水下航速極快,魚雷射出后可以迅速撤離,而美軍聲納的探測范圍又相當有限,因此就算美軍派出大批飛機和驅逐艦也很難將其揪出來。大部分時候都只能白白挨打。偶爾美軍撞大運或者德軍潛艇犯下錯誤,才會有那么一艘水滴形潛艇被美軍找出來,而且即使在那種情況下,潛艇依然有一些瞞天過海的辦法。未必就一定逃不掉……結果在先后被德國潛艇擊沉1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19艘驅逐艦、11艘運輸船、5艘登陸艦、2艘掃雷艦并重創1艘戰列艦、擊傷2艘戰列艦、1艘重巡洋艦后。美軍艦隊僅僅取得了炸沉11艘德國舊式潛艇并迫降1艘的戰果。而那8艘水滴形潛艇卻無一損失,若非魚雷用盡,一時間對其毫無辦法的美軍艦隊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艘艦船……好在美軍于此役中迫降了首艘德國潛艇、進而了解到水滴形潛艇的存在和其基本的特點。令美國海軍最終想出了一些限制其作用的辦法,盡管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想像歷史上完全粉碎德國潛艇“群狼戰術”那樣近乎完全地消除水滴形潛艇的威脅,卻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上,在這次潛艇戰中,水滴形潛艇就暴露出了一些弱點,首先是由于水下航行全靠蓄電池組供能,因而即使是水滴形潛艇,在長距離航行的時候一樣主要采取上浮后在水面航行的方式,而它們的水上航速卻遠比舊式潛艇慢得多,因此它們雖然與敵軍作戰艦艇交戰時的表現遠遠強于舊式潛艇,但因為長距離航行速度偏慢的緣故,跨海域調動起來卻要麻煩得多。也正因為這樣,德國的8艘水滴形潛艇不但抵達戰場比舊式潛艇晚了好多天(當然這也與它們接到命令時所處的海域位置有關),而且魚雷耗盡后的返航和再來冰島的航程都同樣需要更多時間,使其錯過了再次重創那支美軍艦隊的機會,因為那個時候冰島的機場已經被美軍修復,數百架美軍飛機進駐冰島,用不著再將龐大的艦隊留在這里,因此重返戰場的水滴形潛艇就只能拿美軍的運輸船和盟國的商船來撒氣了……而在破交戰的過程中,水滴形潛艇又暴露出了第二個弱點,那就是效費比偏低,因為一艘水滴形潛艇造價抵得上好幾艘舊式潛艇、而且艇員的訓練也需要更多時間,因此對付商船這類相對低價值的目標時,它們的效費比反而不如那些造價低廉、形成戰斗力也更快的舊式潛艇。事實上,真正讓水滴形潛艇徹底將舊式船型潛艇淘汰了的,還是美英盟軍迅速提升的反潛能力,敵人的反潛能力越是強大,水滴形潛艇相較于船型潛艇的優勢就越發明顯……不管如何,本就已經遭受重創的美國大西洋艦隊主力再次被擊沉近20艘作戰艦艇,這無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但由于德國此時已經丟失了好不容易才獲得的制海權,使得英國可以從容地派出大量輔助艦艇支援美軍,助其最終完成了占領冰島的任務。由于德國海軍缺乏主力艦,就算現存的幾艘修好之后,他們也沒能力將冰島再奪回去,光是美英兩國在大西洋的戰列艦,就足以將它們輕松壓制住了,因此冰島一旦拿下后,安全問題完全不必擔心……有了冰島這個重要基地后,美軍就好像多了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此后光靠陸基飛機就能夠控制那片廣闊的海域了,而不再需要航母艦載機的幫助,這樣美國海軍就可以將僅剩一半的艦載航空兵部隊全部投入到太平洋戰場。更不要說冰島從德國手里奪走后,美國就不用再擔心本土遭到德國的直接威脅,同時還能更加方便地援助英國并堅定他們抗戰到底的決心,其戰略意義怎么高估也不為過,因此即使是雙方損失對比上美國吃了大虧,但從長遠來看,哪方是勝利者還很難說……注1:伸出潛望鏡容易暴露潛艇的位置,白天自不必說,就算是夜晚,敵機的機載雷達也能發現潛望鏡,雖然因為目標較小的緣故,有效探測距離并不遠,但終歸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威脅。第六百五十五章截斷巴拿馬感謝書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打賞,繼續求推薦票^_^雖然占領冰島令美國在戰略上獲益極大,但是自珍珠港事變以來連續遭受重大損失還是令羅斯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尤其令他不安的是,他發現軸心國的實力遠比他預想的強大得多,即使以美國的家大業大,若是露出破綻,也會遭到重創,而偏偏以美國的體制,在戰爭初期想要不犯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當年丘吉爾曾經損過美國人說“他們總是要嘗試過所有錯誤的方法后,才能找到正確的辦法?!保?,于是羅斯福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美國天下無雙的可怕工業能力和他不惜冒著被趕下臺的風險效仿蘇聯經濟體制搞出來的強大動員體系了……到1942年初的時候,美國同時在建的作戰艦艇已經超過了400艘,比其目前所有艦艇的總數之和還要多出三成以上,而且驅逐艦這樣的輕型艦艇在流水線造船法的幫助下建造速度快得驚人,從開始建造到完工入役往往只需要幾個月時間,因此美國海軍雖然在這一個月里損失慘重,但是輕型艦艇和運輸船等非戰斗艦船的損失僅需兩三個月就能完全彌補過來,而且比損失掉的那些更新更強……主力艦由于建造時間較長,珍珠港事變中的巨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