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6
由于不久前冒充志愿軍在印度被中**隊打得落花流水,該師一度缺員超過三分之二。中英和議達成后,該師被調到了瓦胡島,將美國地面部隊的頭號王牌陸戰一師替換了下來,令美國政府可以將后者投入到歐洲戰場。誠然,即使補充大量新兵后編制重新變得完整,美軍第24師的實力也遠遠不能與陸戰一師相提并論,但當時美國政府從未想到日本居然會對美開戰、而且放著近得多的南洋不打,反而萬里迢迢直撲太平洋艦隊的老巢珍珠港,再加上珍珠港本身的守備力量就已經非常強大,所以根本沒人意識到這樣做的危險性。但事到如今,因為參加平安夜party而僥幸未在空襲中喪生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新任總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卻只能希望24師稍微爭氣一點了……可美國陸軍第24師是在今年才剛剛擴編出來的新建步兵師(之前美國陸軍的常備軍僅有3個師,再次感嘆美國的地理位置是真的好啊。),還未訓練好就被送往印度打了一場惡戰,結果本就不多的骨干老兵幾乎損失殆盡,回國后補充的又是比那些殘兵敗將更水的新兵,戰斗力很自然地進一步下滑。美軍的訓練效率并不低,如果日軍再晚半年進攻珍珠港,或許24師還能形成戰斗力,但現實卻是新兵才編進去一起訓練了幾天(而且還是過節前的幾天,能有多大效果可想而知。),就不得不參加這次前所未有的惡戰了……結果由于士兵普遍缺乏經驗,加之大多還未完全從猝然遇襲的慌亂中恢復過來,行軍過程中的隱蔽工作沒有做好,結果被一架日軍飛機發現,機上的飛行員立即向艦隊呼叫炮火支援,結果來自十幾艘日艦的猛烈炮火頓時將沒有迅速散開的美軍第24師完全覆蓋……由于美軍一直以來都是火力占據絕對優勢的一方,因此美軍部隊大多對如何發揚火力殺傷敵軍較為擅長,但在敵人的優勢火力下如何保存自己,他們就做得很一般了(朝鮮戰爭時期有很多戰例可以說明這一點),尤其24師當中超過一半都是基本訓練都未完成的新兵,遭到日軍艦炮猛轟之后頓時驚慌失措地到處亂跑,結果不但進一步增大了傷亡,也令整個24師軍心大亂,還未碰到預定要攻擊的敵人,美軍第24師已經完全亂成了一團……日軍登陸部隊的指揮官是曾為日本惟一一個裝甲軍的軍長的西竹一男爵,陸軍遭到撤銷后,裝甲軍也是“落地的鳳凰不如雞”,雖然因為崇仁考慮到日本侵華失敗后人力已經嚴重不足,必須提升地面部隊的機械化水平來保證整體戰力維持在必需的水準之上,西竹一才得以被海軍方面留用,成為了海軍陸戰隊的一名高級軍官,但原來的那支裝甲軍已經被裁撤到僅剩一個旅團的編制,而由于貴族出身的緣故,西竹一的中將軍銜卻得以保留,這就令原本就剛而自矜的他愈發受到排擠,也常常有人在背地里以“中將旅團長閣下”代指西竹一加以嘲諷。因此,這次登陸戰就成了西竹一證明自己,并說服天皇擴建裝甲部隊的最好機會……而從海航發來的電報中得知美軍陷入混亂后,西竹一立刻意識到這是絕佳的戰機,在與海航溝通過、請求其提供空中支援后,不等大部隊上岸,就徑自率領已經上岸的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朝著美軍第24師的方向全速突擊了過去……第六百二十六章投降與暴亂以坦克的速度,數公里的距離用不了幾分鐘,此時的美軍第24師才好不容易恢復了一點秩序,又哪兒還來得及構筑反坦克陣地?沒有陣地掩護和阻滯敵軍的推進速度,面對高速奔馳中的坦克和裝甲車,該師裝備的大量無后座力炮和反坦克火箭筒并沒有發揮出太大的作用,尤其該師新兵比例太高,射擊時難免心慌意亂,精度實在是難以保證。眼看第24師轉眼間就有被日軍裝甲部隊沖垮的危險,瓦胡島的守備部隊被迫動用之前即使在空襲中也沒有暴露出來的超大口徑迫擊炮(總數有好幾十門,其中口徑最大的達到了406mm口徑,最小的也有305mm,必須承認美帝在瓦胡島的防御確實是固若金湯……)轟擊日軍,試圖將其擊退。但是迫擊炮的彈道弧度極大,炮彈在空中的飛行時間很長,對于高速移動的目標難以精確瞄準,加之西竹一采用的又是學自中國的裝甲騎兵戰術,指揮麾下的坦克與裝甲車不斷變向機動,在將美軍第24師切割得支離破碎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被美軍命中的幾率。只是大口徑榴彈的威力實在太大,即使沒有直接命中,只要日軍的坦克距離在數米、甚至更大的半徑之內,就會被炸毀炸傷而失去作用(乘員被震死震暈、或者坦克被震出機械故障之類。)。而裝甲相對薄弱的裝甲車就更是損失不小。甚至就連旅團長西竹一也受了輕傷,若非所乘的是日本現在最先進的“一式中型坦克”(設計上相當于歷史上的“四式”,并且性能更加出色,畢竟這個時空的日本生產管理大幅進步,還先后得到了美國和德國轉讓的先進科技和工藝配方。),裝甲防護比其原型九八式中型坦克強得多,西竹一只怕小命不?!?/br>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島上美軍守備部隊的炮火支援卻并沒有能夠挽救美軍第24師的命運,因為日軍穿甲部隊穿插進了美軍第24師之中而造成大量誤傷(步兵的防御遠不如坦克和裝甲車,因此美軍重炮干掉的自己人比敵人多很多。不過這種事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不說。其間還有幾十輛日軍坦克和裝甲車先后趕到了戰場,迅速彌補了西竹一空虛的兵力,而日軍的龐大機群也再次光顧瓦胡島,這些缺乏保護的超大口徑迫擊炮可不像海岸炮臺那樣堅不可摧。很快就被聞風而來的日軍轟炸機先后炸毀。美軍炮兵傷亡慘重。此時美軍第24師的傷亡已經超過5000人(接近一半是自己人造成的)。還被不斷穿插的日軍裝甲部隊打亂了建制,這支新兵占據了絕大多數的部隊再也堅持不下去了,該師師長眼見失敗已成定局。而且很明顯在24師被日軍消滅之前不可能再有援軍趕到,為了避免無謂地犧牲,他最終率領殘余的六七千人(15000人沒有全帶出來,剩下那幾千人中大部分都被用于防備日裔居民借機暴亂。)向日本海軍陸戰部第一機步旅團投降。這次投降雖然符合美軍的相關規定,但卻令美國政府在后面的戰爭中一度陷入了極其困難的境地,更付出了難以用數字來描述的巨大損失,因而后來這位師長重獲自由之后并沒有像其他被俘的將領那樣被捧為英雄,而是立刻就被送上了軍事法庭……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