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1
發揮戰斗力十分有利,但同時也大大限制了追擊的速度,王震兵團的指戰員們雖然不惜體力地連續急行軍,卻還是讓敵人逃掉了不少,好在現在是和方永樂部東西夾擊,敵人就算能夠擺脫自己的追擊,也會撞上友軍的槍口王震兵團在西線的大捷令英印軍的有生力量再次受到嚴重損失,在曼尼普爾戰役之前還有不下八十萬人的英印軍至此已經僅剩不到30萬兵力,而且其中超過一半都是還未訓練完成的新兵蛋子,其余的也大多是印度土兵,來自英國本土或者英聯邦中其它發達國家的精兵總數不足兩千。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的戰術變得異常大膽,前線甚至出現了輕步兵師推進速度比裝甲部隊還快的怪事,這讓胡衛東都不禁嘖嘖稱奇,一問之下才知道那些家伙居然直接利用火車將部隊運進敵人的縱深地帶,而坦克卻得等后面的補給跟上,速度當然趕不上火車…正常情況下這么做是非常危險的,且不說很容易自投羅網被人包餃子,哪怕只是被人伏擊一下,損失都會異常慘重。但是胡衛東的那些老部下卻認為敵人現在已經完全亂成一團,不太可能再有嚴密的防御,而且就算火車遭到伏擊,只要不在橋上,也最多損失一半,以英印殘軍現在那慘不忍睹的士氣和戰斗力,半火車的中**隊就足以打敗敵人的一個師了,這可不是他們吹牛,真有中國一個團擊潰敵軍一個師的戰例,而且還不止一次不過這也沒什么好奇怪的,一方面英印軍現在大半都是新兵蛋子,戰斗力只剩以前的幾分之一,另一方面英軍連番大敗之后,印度士兵已經遠不像以前那樣敬畏他們,再加上印度赤色黨一直宣傳中**隊是為了解放印度而來,他們能有多少戰意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是能夠打贏的戰斗,或許他們還能夠習慣性地服從命令,但是擺明了打不過,他們何必要為了英國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性命?何況,殖民地軍隊就連所謂軍人的榮譽感都遠比國防軍要淡泊得多(狗腿子可不是什么光榮的事),指望他們在逆境下還能拼死作戰本來就是不現實的別說是印度人了,就連來自本土的英軍情況也好不了多少,西方軍隊由于習慣了在良好補給狀況下作戰,因此一旦補給線被切斷就很容易喪失戰意,能撤則撤,撤不走又打不過的話就干脆投降是十分常見的做法,而解放軍的連戰連捷和優待俘虜政策則進一步瓦解了他們的斗志。而且中英戰爭打到現在,英國的下層官兵對于政的怨念也越來越大,現在明明本土的戰局危如累卵,大家都想要回國保衛家園,政卻不肯跟中國談和,而讓他們這些有心保衛國家的戰士不得不在萬里之外跟中國人毫無意義地死戰下去,殖民地固然重要,但歐洲才是自己的家??!這些客觀情況使得前線部隊的冒險收到了奇效,但即使是最大膽的前線指揮官,也不敢無視那些鐵路大橋,且不說火車過橋時被炸的話一車人幾乎肯定全部完蛋,光是被炸斷后短時間內難以修復這一點就足以令人頭大了,而更令人頭疼的是,印度降水充沛、境內河川縱橫,因此鐵路橋特別地多第五百八十六章侵掠如火還好前指提前幫他們把這個問題想到了,楊伯濤自從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暫時也是惟一一個空降師之后,一直都沒有什么用武之地,這次終于有了出場表現的機會,正是靠了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飛奪XX橋”,中南野戰軍才能如同疾風掃落葉一樣,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席卷印度半島。2552.不過在此期間空降師的損失也是非常大的,雖然空降師的官兵都是野戰部隊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但是一來空降部隊必然缺乏重武器,二來肯定會遭到圍攻(注1),短時間內得不到補給和增援,兵力上也是絕對劣勢雖然戰事出奇地順利,但隨著解放軍的迅速推進,后勤補給的壓力也迅速增大,即便印度人遠超想象的馴服令他們不必太擔心后方的補給路線遭到破壞,情況也依然令胡衛東憂心忡忡,原因很簡單,印度與緬甸之間沒有連通的鐵路,僅有一條公路將兩地連接起來,就算將其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也難以支持數十萬大軍深入印度作戰 對于這一難題,胡衛東提出了“以戰養戰,就食于敵,盡量節約?!钡闹鲝?,在武器彈藥方面,要充分利用繳獲到的槍炮彈藥,以減輕后方的運輸壓力,反正現在敵軍的主力已經基本都被消滅,解放軍就算換裝英式裝備并且將彈藥省著用,打那些印度新兵也不會有太大的難度;而對于糧食等生活必需品,胡衛東認為完全可以就地解決,印度再窮,畢竟養活了超過3億人口,從中擠出一點就夠前線部隊吃用了,即使是花錢購買,攻占印度各個大中城市時繳獲的金錢也足夠支付這些費用了。不過印度可不是國內,由于黨的白區工作得力,當年即使紅軍或者解放軍到敵占區進行外線作戰,也可以多少可以發動部分群眾,再加上國府對基層全無控制能力,所以花錢也多少能買到一點;而印度畢竟是外國,光是語言不通就會有很大的妨礙,印度赤色黨雖然發展很快,但畢竟基礎薄弱,現在黨員總數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多人,在印度群眾之中的影響力也不夠。因此胡衛東覺得還是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花錢也買不到的話,可以考慮強制征收的手段。“這樣做違反了政策吧?”,如今已經升任中南野戰軍副政委兼參謀長的彭雪楓蹙眉道。“沒關系,只要不侵害貧民利益就不算嚴重錯誤,而且可以讓印度同志去做)?!?,胡衛東不以為意地答道,他自然知道這樣做會令印度赤色黨激起富裕階層的廣泛敵意,對其解放印度十分不利,但胡衛東本來就沒想過要幫助印度獨立解放,在他看來,中國扶植印度赤色黨只是為了讓英國人難受、并在戰后削弱蘇聯對印度的影響罷了,如果印度赤色黨發展太順利,他反倒要擔心了,畢竟印度也是人口眾多、資源豐富(不過全面性比中國差遠了)的大國,而赤色思想又正是種姓制度這一印度身上的毒瘤最大的克星,一旦印度完全赤化,搞不準就真成中國的勁敵了,這顯然是胡衛東不想看到的由于印度赤色黨根基太淺,此時幾乎完全依賴于外來的中**隊,因此即使心存疑慮,但中國同志的要求還是得到了盡可能的滿足。只是印度貧富極其懸殊,糧食除了殖民政的庫存之外,大多都集中在那些富人手中,其中對那些親英的土邦王公早在大軍過境時就順便鏟除了,存糧自然全被沒收補充軍資,但對于其它富人手中的余糧,印度赤色黨一開始還是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代中方花錢購買,可是在執行的過程中,這一政策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