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3
聯盟的陸軍人數并不遜于意大利、而其發展潛力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光比陸上實力的話,阿拉伯聯盟打三個意大利都沒問題。其實,若非當初對意大利的海軍還抱有較大的期待,小胡子只怕早就踢開意大利而拉攏阿拉伯聯盟了,可塔蘭托戰役卻將意大利海軍的外強中干完全暴露了出來,對其徹底失望的小胡子當即無視意大利人將來難以避免的強烈反對,派出代表與阿拉伯聯盟進行密商,當然小胡子并不愚蠢,在一切談妥之前他是不會公開此事的,否則萬一新盟友沒拉攏過來、反而讓舊盟友先反了目,那可就虧大了。至于西班牙?他們早在殘酷的內戰和對摩洛哥的戰爭中將血流盡(兩者相加,死難的人數不下百萬。而西班牙此時的總人口還不到3000萬,而經濟損失就更是驚人,目前的西班牙還有一點守備國土的力量,但進攻的力量卻已經根本談不上了。),如果佛朗哥不識相的話,小胡子并不介意順便滅掉,將其直接置于第三帝國的掌控之下……與英國人相比,德國沒有海外殖民地在這個時候反而成了優點,小胡子不會像丘吉爾那樣擔心反殖民斗爭擴大,反倒鼓勵阿拉伯聯盟解放更多的殖民地。因為那些地盤基本都是敵國的。這就為談判掃平了最大的阻礙……克里姆得知德方的這一態度后大喜過望,心中的天平立即就倒向了軸心國一邊,而當小胡子同意向阿拉伯聯盟提供全面的技術和軍事援助(當然,“量”的方面不如之前與中國展開的合作。不過這本來就沒有必要。阿拉伯聯盟雖然國土廣闊。人口也不算少,但和中國還是沒法比的。)之后,克里姆很快就力排眾議、決定與德國簽署正式的同盟條約對盟國作戰。但考慮到蘇聯和中國之前對北非反殖民斗爭的支持,克里姆拒絕了小胡子希望阿拉伯聯盟加入的要求,對此小胡子并不怎么介意,反正就算阿拉伯聯盟愿意加入,他們對蘇聯也是鞭長莫及,能夠幫著對付西方就已經很不錯了……雖然雙方的談判是在秘密中進行的,但進度卻快得驚人,從接觸開始算起、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全部談妥了。根據雙方正式簽署的,德國政府將在三年內向阿拉伯聯盟提供總價值不少于10億美元的巨額援助(只算純粹的援助,兩國之間的貿易不算在內。),幫助其建立起雖然規模不算很大、但卻相當齊全的軍工和基干工業體系,而被克里姆視為將來阿聯經濟支柱的采礦業也在德國幫助下飛速發展起來,比如摩洛哥的磷礦(占全世界的一大半)、阿爾及利亞的鐵礦(總儲量有大約40億噸)和潛力巨大的石油天然氣(這個更不必說)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因為歐戰爆發而滯留歐洲的中國地質勘探人員也接到國內的命令而紛紛前往阿聯助其勘探礦藏,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人民的友誼,同時在客觀上也幫了德國一把……得到德國的大力支援后,新生的阿拉伯聯盟國力迅速強盛了起來,不過這也得感謝當初西方殖民者在北非留下的良好基礎。要知道當初西班牙與法國政府可是將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注1)以近乎于本土的標準來建設的,雖然由于定位的關系而沒有留下什么工業基礎,可是三地居民的平均識字率卻已經高達**成,以中國傳來的技工速成法,這些文化程度較高的識字人口很容易被培訓成為合格的產業工人,再加上德國人大力支援的機器設備和高端人才,這三個地區工業化、至少是初級工業化的進度要比中國快得多,而超過三千萬人口完成初級工業化所能擁有的工業實力,至少不會比現在的西班牙遜色……德國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自然是要有回報的,首先,是德國海軍可以在阿聯沿海的任何港口停泊和補給,這無疑將令德國艦艇的作戰范圍大大擴張,而德國空軍也可以通過協商、有條件地使用阿拉伯聯盟境內的機場。作為交換,只要克里姆提出要求,德國必須無條件地派出不少于一個滿編裝甲集團軍的陸軍裝甲部隊和不少于3個航空聯隊的德國空軍來到北非助戰,但作戰對象僅限于盟軍。其次,阿拉伯聯盟出口的各種礦產要優先供給德國,當然反過來也是一樣,由于兩國的經濟具有極大的互補性(甚至同類商品也是這樣,比如摩洛哥盛產磷礦、而德國需要進口,北非煤炭和鉀肥奇缺、而煤礦與鉀鹽卻恰恰是德國的兩大優勢資源。),所以這一條算得上是互惠互利,并不能稱之為是單方面的要求。真正關鍵的,在于第三點,那就是小胡子要求克里姆進軍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并繼續向東進軍掃平中東。這樣一來,英國不但會直接地失去大片殖民地,而且英國本土與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之間的海上交通也不得不繞個大圈子走好望角航線,不但浪費金錢,也給了德國潛艇更多的戰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稱其被切斷了也不為過……注1:與這三地相比,利比亞的基礎相對要差得多(主要是宗主國意大利的工業化程度太低,甚至連日本都不如,而且意大利對利比亞的重視程度也要差一些,畢竟當時的利比亞人口少不說,資源也基本都沒勘探出來。),但它的人口很少,連阿拉伯聯盟當時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因此影響并不大。第五百五十四章小胡子的路線同時,解放中東后,阿拉伯聯盟的國力必然進一步躍升,尤其是人力和資源,這將很可能成為小胡子將來與終極大敵美國決戰的堅實后盾。而且小胡子還認為,一旦印度與英國本土之間的聯系切斷,那么之前一直努力克制的中國政府很可能會忍不住出兵解放印度而坐上軸心國的戰車,再加上現在秘密談判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的日本將來也可以南下襲取南洋諸島和澳洲,軸心國陣營的整體實力將較現在有極大的增強,而盟國的實力則此消彼長……“如果這一切都能達成,那么即使蘇聯和美國聯起手來,也絕不是第三帝國的對手!”,這段時間以來因為一連串勝利而變得愈發驕狂的小胡子充滿信心地yy道。雖然小胡子的路線圖只是他的妄想,但現在的阿拉伯聯盟也確實有席卷中東的實力。由于擔心中**隊向印度發起全面進攻,英國人已經將印度的駐軍總數增加到了上百萬,其中英國本土和戰斗力較強的澳大利亞、新西蘭軍隊合計超過50萬,這樣一來不可避免地導致相鄰的其他殖民地的防御力量大幅下降,畢竟歐戰爆發后英國必須留足守備本土的軍力,因此只能從別的殖民地和盟國抽調兵力,現在英國